资源简介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学目标: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2.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3.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相比时间早、规模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教学重点: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识图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闭关政策的影响。教学方法:师友互助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历史地图册、历史填充图册、课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 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中国的“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郑和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航海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伟大创举,凝聚了东方文明的智慧和创造力,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开拓、仁爱善良的民族秉性。二、师友互助、自主学习。(一)师友互助,检查自学情况(结合学习目标互助检查)1.运用地图明确“西洋”的地理概念。2.师友讨论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他最远到达什么地方?3.师友探究为什么说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4.找出并勾画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5.什么是闭关政策?6.师友讨论清朝前期为什么实行闭关政策?7.师友探究清朝的闭关政策有什么影响?(二)老师反馈学生的自学状况。三、走近历史,探究知识。(一)学习课本第一目: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引导学生回忆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情况,学生归纳出郑和下西洋具备的条件:通过归纳,使学生学会联系前后知识。2.郑和下西洋的情况每一师友小组派代表在《郑和下西洋航线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出发地、所经过的地区和最远到达的地方。(通过读图,解决这一重点问题)3.每一师友小组,通过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课下收集欧洲航海家航海的情况,制成对比表格,从时间、船数、航船大小和随航人数上来对比。3.郑和下西洋的影响由师友小组阅读课文提供的材料归纳完成。积极影响: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消极影响: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随着明朝国力衰退,远洋航海的壮举也最终被当成“弊政”而遭废止。(二)学习课本第二目:闭关政策1.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清朝在对外贸易上实行严格的限制政策,这种政策就叫闭关政策2.师友阅读书中相关的材料,试分析出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和归纳闭关锁国的表现。原因:一是经济上没有迫切的需要;二是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表现:限定通商口岸、实行行商制度、提高关税、限制进出口货物等。3.闭关锁国的影响这是本课的难点,可将全班师友小组分成两部分,以正反两方进行辩论。通过两方的辩论,从而客观地、全面地评价闭关政策的历史影响。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对抵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但闭关政策毕竟是消极落后的政策,它无法阻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相反他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它导致了中国航海事业的衰落,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商业,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切断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性。当资本主义的欧美各国日新月异、迅速发展时,而封建的中国停滞不前,差距不断扩大。三、课堂小结四、课堂练习五、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第23课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朝代明朝清朝背景国力强盛自己自足表现弘扬国威限制贸易影响促进交流导致落后政策体现走出国门闭关自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