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9张PPT。 红桃K:欧洲中世纪 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一世,后来建立了查理曼帝国,被尊为查理曼大帝。西欧封建国家和基督教文明欧洲中世纪: 从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世纪,是西欧的封建社会时期,史称“中世纪”。法兰克王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许多日耳曼人的国家纷纷建立。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他们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法兰克王国疆域的变化和封建制度的形成一.西欧封建国家 请结合书本知识和疆域变化图中的信息,思考:简单列出法兰克王国发展历程。 5世纪末期,法兰克王国建立 8世纪中叶“丕平献土” 800年查理曼帝国诞生 843年查理曼帝国一份为三法兰克王国是通过什么手段促使疆域变化的?军事扩张法兰克王国的军事扩张,连年征战对农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农民破产,被迫投靠封建主成为农奴在扩张中,国王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兵员枯竭,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军队呢?变以往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为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在法兰克王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西欧的封建制度随之形成。 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把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农奴依附于封建主。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每一层的上下级之间都是领主与附庸的关系,都是主从关系。西欧封建社会流行的一条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如: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直接隶属他的小封建主。这种复杂的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和义务”,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生争夺和混战。 理一理特点之一条件:破产的农民变成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特点之二封建农奴制封建等级制度 条件:土地层层分封欧洲封建制度教权与王权联手统治西欧统治整个西欧的查理曼,为什么要跪在教皇面前接受加冕? 教会宣扬“君权神授”的观点可以论证国王地位的合法性,维护国王权威,巩固国王的统治地位教皇为何乐意为国王加冕?教权和王权是什么关系?教会也需要借助国王的势力传播和捍卫基督教,同时利用世俗王权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如占有地产,干涉和控制各国事务教权和王权相互利用的关系及其联盟的建立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日尔曼国家的兴起 法兰克王国向查理曼帝国的转变843年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 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 西欧奴隶社会结束 —— 法、德、意等国 逐渐形成 理一理:西欧封建制度的建立教皇国的产生丕平献土 丕平(714—768),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大帝的父亲,他原为宫相,751年在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为了报答教皇,丕平将意大利中部一片领土赠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从此,罗马教皇国的基础得以奠定。教皇国二、基督教会在西欧的统治当今的教皇国梵蒂冈 别看它如今占地不过0.44平方千米,上溯1 000年,它可是中世纪历史舞台上一个重要和显赫的角色 。 材料一:天主教会拥有大量田产。此外,教民按照教会当局的规定或法律的要求,捐纳本人收入的十分之一供宗教事业之用,主要用于神职人员薪俸、教堂日常经费以及赈济。 材料二:德皇亨利四世召开宗教会议,宣布废黜教皇。教皇随即宣布开除亨利四世教籍,并策动德国贵族反叛。最后,亨利四世向教皇请求宽恕,他赤足披毡在城堡外的雪地里等候了三天,方得进见。 材料三:西欧中古时期,广大民众普遍没有文化,不少上层贵族也目不识丁,由教士垄断了文化教育。教皇宣称“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强调知识服从信仰,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天主教神学。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基督教会在西欧的统治政治领域:一度教皇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经济领域:直接占有大量的土地、经营庄园;十一税精神文化领域:占统治地位,打击“异端”,垄断教育和文化,宣传教义有财有权有势 三、西欧的封建庄园经济观察课本图2-3 “欧洲中世纪庄园”回答:(1)庄园中有哪些建筑?庄园的主人是谁?(2)庄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2)生产、生活设施齐备; 经济上自给自足; 体现出森严的等级界限。(3)这样的布局对庄园内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3)庄园基本满足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可以说是一个封闭自守的小天地。(1)庄园的主人可以是国王、贵族或教会通过对比,说明农奴的生活状况? 农奴为取得份地的使用权,他们必须承受地租和名目繁多的捐税杂役,领主侵吞了他们绝大部分劳动产品。他们终年辛劳依然得不到温饱,低矮的茅舍内潮湿拥挤,许多人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过早死去。 西欧的城市都坐落在封建领地上,国王和封建主可以对城市居民任意盘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许多城市通过赎买、起义等斗争方式,最终赢得了自治权。与此同时,城市居民也摆脱了封建领主的种种控制,成为真正的自由人。在中世纪的德国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讲的是按照惯例,如果一个农奴在自治的城市里住满101天,就取得了自由民的身份。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假如有个农奴有幸从庄园里逃了出来,他应该跑向何方才能摆脱庄园的悲惨命运?四、西欧城市的兴起 西欧在中古初期,由于战乱和经济衰败,昔日繁荣的罗马城市大多变为废墟。11世纪前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人们把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使原有城市复苏,新城市涌现西欧重要城市想一想,这位乡下学者为什么会惊讶不已?1、乡村的农奴缺乏人身自由,城市中的市民相对具有很大的自由;2、乡村的庄园生活基本上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城市中商业发达,贸易繁荣,十分开放。巴黎一角:裁缝和理发师在忙碌地工作,皮货店和杂货店的主人正在叫卖生意。人群熙熙攘攘,逛街的市民自由往来,对商品评头论足、谈笑风生。中世纪乡村与城市生活的差异乡村城市政治经济生活在乡村的农奴缺乏人身自由,基本上被束缚在土地里,与庄园主人有依附关系城市中的市民则相对来说比较自由乡村的庄园生活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城市中商业发达,贸易繁荣,十分开放行会的出现 西欧行会制度:西欧城市手工业者按行业建立的同业团体组织,产生于11~12世纪。行会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反抗封建领主的欺压,保护手工业者的共同利益猜一猜:它们是哪些行会的徽章?面包师酿酒工裁 缝 中世纪城市规模不大,居民一般几千人,2万人以上就算是大城市了,英国伦敦人口4万,法国巴黎人口6万,中国北宋时期的开封就有100万人口。他们谁说得更有道理?我国宋代的城市比西欧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西欧市民阶级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了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级文化。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城市兴起的意义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进入了封建社会。这一时期,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上:基督教文化从被禁止,到成为欧洲的统治思想,古希腊、罗马文明几乎被完全废弃。政治上:教权和王权联合统治西欧,教会的势力更是凌驾于封建王权之上经济上:欧洲的封建土地制度和等级制度逐步形成。出现了封建庄园经济;11世纪起城市经济的繁荣,对后来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课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