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41张PPT。 ????? ????? ???? ????? ??? ?????: ?????? ?????? ?????? ?????? ?????? ????? ????? 三件事使心长寿:看水,看绿草、看美丽的面容。 —— 穆罕默德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请从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方面来描述阿拉伯人的生活家园,并推测阿拉伯部落的生产生活特点。地理环境沙漠广布,只有少数绿洲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亚洲西部,三洲交界,地理位置优越游牧生活商业活动地理位置气候地形 六、七世纪之交,阿拉伯半岛上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和牧场而相互仇杀,社会矛盾十分激烈。 阿拉伯人生活的家园伊斯兰教的创立:填一填穆罕默德610年(七世纪)麦加穆斯林《古兰经》号召人们放弃多神崇拜,只信奉唯一的神安拉,默罕默德自称是安拉的使者。主张赈济贫民,善待奴隶,反对高利贷穆罕默德对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部落界限,促进半岛统一。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 出生于麦加,自幼失去父母,替人放羊为生,生活贫困。12岁开始经商,受雇于麦加富孀赫蒂彻。25岁时,他与40岁的赫蒂彻结婚,成为贵族,开始认真思考社会现状。穆罕默德 闭目瞑思时,忽然听到一个声音:“你读!” “我不会读。”“你读!”又是那个声音。 “我不会读。” 那声音第三次命令他:“你读!” “我读什么?”“你以安拉的名义诵读吧!他从一个胚胎造化了人类。你诵读吧,安拉是至高至大的,他教人用笔,他教人所不知道的。”“披大衣的人呐!起来去警告世人吧!”610年,41岁时,得到真主安拉的“启示”,要他作为 “使者”传教,从而创立了伊斯兰教。麦加的克尔白神庙穆斯林朝觐 观察3—26图,阅读61页阅读卡资料,了解《古兰经》的内容及装祯的精美,《古兰经》在穆斯林心目中的地位如何? 在穆斯林眼中,它是安拉的语言,因而是无比神圣的。 装祯如此精美,表明《古兰经》在穆斯林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1437 (伊斯兰历): 2016.09.12古尔邦节(宰牲节) 一般的穆斯林都在节日之前准备好到时要宰杀的牲口,分骆驼、牛、羊三种,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决定。宰杀后的肉要分成三份,分别留作自用、赠送亲友以及施舍给穷人。开斋节1437 (伊斯兰历): 2016.07.06 封斋:穆斯林在斋月(伊历九月)履行斋戒的义务。从黎明到日落期间不饮不食、不娱乐。直到太阳西沉,方可进食餐饮。斋月最后一日寻看新月,见月次日开斋,即为开斋节;如未见新月,则继续封斋,节期顺延。 “斋戒是为了让有钱人品尝饥渴滋味,以使他们不要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要节衣缩食,省出钱来周济穷人”。 节日中,家家户户炸散子、油香之类食品,赠送他人。每个家庭应在节日开始前向穷人发放开斋布施。 在麦加贵族的百般打击迫害下,穆罕默德不得已于622年率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在麦地那,他受到部落和当地居民的支持,领导穆斯林军队获得胜利(圣战),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权。 63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逝世,享年63岁。至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完成统一。出走麦地那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与阿拉伯半岛统一的关系伊斯兰教用一神教取代阿拉伯人民原始的多神宗教,适应统一的需要。2.《古兰经》对国家建立后的伊斯兰社会的政治法律规范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帝国统一的过程。伊斯兰教的产生穆罕穆德的继承人——哈里发阿拉伯帝国在阿拉伯帝国之前,还有哪些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哈里发为了争夺商路和土地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先后征服西亚、北非、西班牙和中亚等地。到8世纪中叶,阿拉伯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8—9世纪鼎盛,10世纪衰落,1258年被蒙古西征军灭。1世纪前6世纪7世纪耶稣穆罕默德亚洲地区欧洲北美亚非地区经典《金刚经》《圣经》《古兰经》乔达摩·悉达多世界三大宗教巴格达城 该城的建设历时4年,调集雇佣了10万建筑师和工人。哈里发的宫殿修建的富丽堂皇。街道上买卖兴旺,叫卖声不绝于耳,一派繁荣景象。巴格达城建成不久,便成为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世纪著名城市。 巴格达(今天伊拉克首都)帝国最初100年,国势强盛,经济繁荣。阿拉伯帝国的历史年代尺622年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632年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权8世纪中叶阿拉伯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10世纪帝国逐渐衰落1258年帝国首都被蒙古军攻克,帝国灭亡阿拉伯民族善于学习,重视文化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穆罕默德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阅读书本38—39页,说说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的主要成就。阿拉伯文阿拉伯数字代数学之父:花拉子密拉齐斯——《医学集成》,伊本·西那——《医典》清真寺《一千零一夜》东西方文化的桥梁中国发明、印度糖、稻米、棉花传入欧洲 830年,在巴格达建立了智慧馆。被馆中的几十名学识渊博的语言学家翻译成阿拉伯语的著作达几百部。其中包括从希腊语翻译过来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托勒密等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医学家,天文学家的著作100余部,从波斯语翻译过来的有关语言,文学,历史方面的著作20余部,从梵语翻译过来的数学,医学,天文学著作30余部,此外从古叙利亚语,希伯来语翻译过来的著作,也达几十部.这个翻译运动保存了古代文明的丰富遗产。阿拉伯帝国的翻译运动观测仪天文地理12世纪阿拉伯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制作的地球仪阿拉伯数字数学 阿拉伯“代数学之父”是花拉子密,他编撰的代数学著作传入欧洲后,直到16世纪仍为各大学的通用教科书。 现代“代数学”一词也来自阿拉伯文。这些数字是由谁发明的?又是谁传到欧洲的?医学家:拉齐斯——《医学集成》 伊本·西那——《医典》阿拉伯帝国的医学解剖图医学建筑风格:以圆顶寺庙为主体,坐落在正方或长方 形院子的中央,四周是带有拱门的回廊。墙壁上装饰有各种镶嵌图案 建筑清真寺世界三大伊斯兰教清真寺比 一 比中国清真寺巴基斯坦清真寺开罗清真寺印度泰姬陵 伊斯兰建筑文化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都具有圆拱顶、拱门和光塔等结构,但有的光塔是柱形的,有的是楼阁型的。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伊斯兰文明传到世界各地,与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晶,同时也说明伊斯兰建筑文化直到今天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国译为《天方夜谭》,该书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渔夫和魔鬼》、《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伯达航海旅行记》是其中的名篇。文学阿拉伯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特点领先地位 融合精神信息一: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 ——穆罕默德 人最美的装饰品是知识 ——阿拉伯格言信息二:在一个曾经贫瘠、荒凉的干旱半岛,古代阿拉伯人为什么能够创造出如此光辉灿烂的文化呢?(1)阿拉伯民族是个善于学习、重视文化的民族。(2)独特的地理位置便于阿拉伯人从东西方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3)历史原因:商业贸易和政治扩张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形成的原因:材料一: 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毁坏流失,阿拉伯学者们认真研究它们,还把许多古代作品译成阿拉伯文。西欧人后来是通过阿拉伯文译本才又重新认识希腊、罗马文化成就的。材料二: 阿拉伯人足迹遍亚、欧、非三大洲,他们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保存文化——承前启后传播文化——连贯东西创造文化 —— 兼收并蓄,改进创造材料三: 阿拉伯文化是在长期发展中由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帝国境内众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具有很强的融合性,阿拉伯人善于将其改造、加工,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一个人物一种宗教一个国家一种文化穆罕默德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课堂小结感悟 通过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学习,你认为对发展中华文化有什么借鉴意义? 世界文明是在不断的碰撞与交融中发展的。历史上文明之间的交流是各个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同时,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精华;要有宽容心态理解和尊重人类社会不同文明 。1、按时间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正确的是( ) ①大体统一阿拉伯半岛;②创立伊斯兰教;③出走麦地那;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 2、伊斯兰教的经典是( )A、《圣经》 B、《古兰经》 C、《佛经》 D、《道德经》巩固与练习BB3、伊斯兰教是在整个阿拉伯半岛处于分裂状态中创立的,这在当时最重要的意义是( )A、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繁荣 B、为动乱中的人们提供了精神的寄托 C、加强了阿拉伯与其他地区的联系 D、为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创造了条件4、下列关于阿拉伯帝国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到8世纪时地跨亚、非、欧三洲 ②是一个奴隶制国家 ③经历了百余年的繁荣 ④政教合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在巴格达,现在是哪国的首都(? )A、 伊朗???B、阿联酋?? C、伊拉克?? D、以色列DCC材料一 伊斯兰教在麦加的科里希特族的男女间传播开来。科里希特贵族把那批属于自己管辖权范围内的伊斯兰教徒关在监牢里,并尽量引诱他们脱离伊斯兰教。材料二 穆罕默德命令他的信徒配备起来,并准备出征所需的一切东西。后来,他告诉他们要进军麦加,并命令他们认真准备。材料三 穆罕默德在传教中提出“凡加入伊斯兰教皆为兄弟”的口号,并建立麦地那宪章宣称:一致对外。(1)材料一说明伊斯兰教开始在麦加传播的时候有着怎样的遭遇?为什么科里希特贵族要那样对待伊斯兰教?(2)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遭到贵族的反对;触犯了贵族的利益召唤、团结人民反对贵族的作用作业:《作业本》 P 19—2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