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三单元 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人教版上册课件-第三单元 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5张PPT。第三单元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预学指导】带着下列问题阅读课本P52-54,用笔画出相关问题的解答,标注自己的理解,提出你的疑惑?1、为什么秦帝国只存在了16年?2、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时间、经过、结果、意义3、项羽、刘邦起义的过程以及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4、汉朝统治者如何治理国家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为什么庞大的秦帝国只存在了16年?秦的暴政材料一:秦始皇在骊山为自己建造了规模巨大的陵墓。为了完成这一工程,秦始皇征调的劳役人员多达70万。长年在外服役的人有二三百万。
材料二:秦朝时死刑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刑法的处治。
材料三:秦朝农民每年都要将收获的2/3以上上交给国家。
1.滥用民力,沉重的徭役2.残酷的刑罚3.繁重的赋税4.秦二世延续了秦始皇的统治方法,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暴政亡国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有人说,陈胜、吴广之所以起义,是因为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遇雨误期,按秦律当斩,才揭竿而起的。如果没有遇到大雨,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你知道下面这幅图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吗?(1)第一阶段:陈胜、吴广起义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陈胜等戍边农民因大雨无法按期抵达目的地,按律当死
秦的暴政使国内矛盾激化公元前209年大泽乡不到半年,起义军遭到镇压,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②时间:
③地点:
⑤结果:⑥意义:④经过:起义军很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陈胜自立为王,队伍也发展到几十万人自主探究
阅读书本53页(2)第二阶段:项羽、刘邦起义咸阳刘邦项羽先是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
与此同时,刘邦率兵西攻咸阳。
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楚汉之争公元前206—
公元前202汉朝建立楚汉之争破釜沉舟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楚汉之争鸿门宴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在鸿门设宴招待汉高祖。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击杀汉高祖,但项羽因不忍而不予理会。于是,范增便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想借机刺杀汉高祖。汉高祖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就出外召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常在沛公。”于是樊哙带剑拥盾进入宴会厅,指斥项羽不守信义,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汉高祖借机脱离险境。楚汉之争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之战
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在垓下,并让士兵们唱起楚歌,勾起楚军的思乡之情,楚军无心恋战,纷纷溃散四面楚歌结合阅读卡,分析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楚汉之争刘邦:①刘邦进入咸阳时,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时的苛法,赢得了民心。
②刘邦善用人才,得到众人的辅佐,如萧何、张良、韩信等人。
③刘邦有富饶的关中地区作为根据地。骄傲自大,听不进意见,纵兵杀掠,大失民心。项羽: 材料一:……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食。
——《史记·平准书》 以上图文资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时候的什么情况?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汉初汉文帝、景帝时期汉朝历代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汉初的统治 (1)背景(原因):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穷。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来恢复经济。角色扮演汉景帝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将田租定为三十税一。并进一步减轻刑罚。汉文帝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连续12年免除全部田税,把徭役改为三年一次。减轻刑罚,废除肉刑。汉高祖刘邦下令让士兵复员从事生产,免除若干年的徭役;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乡,发还原有的田宅;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将田租定位十五税一。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2)主要的措施:文景两朝重视发展耕织生产,努力减轻人民负担,并且注意法纪,因此社会比较安定。文景之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