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课件-第3单元第3课 汉武帝推进大统一格局 (共2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课件-第3单元第3课 汉武帝推进大统一格局 (共21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21张PPT。汉武帝导入新课 秦王朝没有像秦始皇期望的那样“传世万代”,仅仅十几年就被一个新的王朝所取代,那么汉武帝又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呢?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导航目录 讲授新课课堂小结 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恩令” 强化监察制度等史实,理解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历史功绩。
二、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学会全面、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评价汉武帝。
三、情感目标:
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影响深远。学习目标汉高祖刘邦
(休养生息)文帝、景帝
(“文景之治”)汉武帝时,国势最昌盛讲授新课 汉武帝 1.什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什么是“推恩令”?汉武帝为什么颁布“推恩令”?有什么作用?
3.汉武帝如何强化监察制度?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那日,汉武帝召集各地各家学者来到长安,询问治国方法。
到会的法家学者,他会说:
到会的道家学者,他会说:
到会的儒家学者,他会说:
汉武帝的决断:情景小短剧请你演一演,想一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1.什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是谁的建议?为推行这一政策汉武帝
是如何做的?2.为什么要推行这一政策?3.如何评价这一政策?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人:董仲舒
目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
内容:排斥和抑制其他各家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削弱封国势力1.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原因?
2.“推恩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推恩令”巧妙在哪里? 金缕玉衣二、削弱封国势力“推恩令”的主要内容: 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侯,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二、削弱封国势力  “推恩令”巧妙在:汉武帝不费一兵一卒,不损寸土,就削弱了诸侯封国的势力,使之无力与中央对抗,而且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此不仅没有反抗,还对皇帝感恩戴德。二、削弱封国势力1.汉武帝为了强化检察制度,他是如何做的?
2.司隶校尉和刺史的职责是什么?
他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3.想一想,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三、强化监察制度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地方设立刺史
职能:用以加强对京师百官、皇族和郡国官吏的监察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三、强化监察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
方面思想文
化方面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削弱封国势力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司隶校尉刺史中央地方太学官学长安地方课堂小结1.西汉时期出现大一统,进入强盛时期的皇帝是 (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C课堂演练2.西汉时期我国的最高学府是( )
A.书院 B.太学
C.大学 D.学宫
B课堂演练3.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是 ( )
A.主父偃 B.卫青
C.董仲舒 D.董宣????C课堂演练比一比: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谁的功劳大 ?秦始皇汉武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