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章增强免疫预防疾病第一节 免疫★导学目标●情境导入每年春季和秋季是流感高发期,不少同学患了感冒,但也有些同学没有得病,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人体有抵抗疾病的防线吗?学习目标知识性目标1.描述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的免疫功能2.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技能性目标运用免疫知识来揭示生活中人体出现的免疫现象情感性目标关注计划免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1.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的免疫功能2.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自学导航一、填空题1.和筑成了保护人体的。答案:皮肤黏膜第一道防线2.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是。答案:能够阻挡各种病原体侵入人体。3.体液中的和构成了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二套防线的作用是。答案:杀菌物质吞噬细胞对侵入人体内的各种病原体具有杀灭作用。4.人体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的,叫做。答案:免疫非特异性免疫5.甲型肝炎疫苗是由经过特殊处理过的制成的,进入人体后能够刺激产生一种抵抗甲型肝炎病毒的,这种物质叫做。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答案:甲型肝炎病毒淋巴细胞特殊物质抗体抗原6.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可以预防;给餐饮业人员注射疫苗,可以预防。答案:卡介苗甲型肝炎甲型肝炎7.人体通过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这种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它通常只能对某一特定的或起作用,叫做。答案:免疫细胞病原体异物特异性免疫8.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脾脏、淋巴结等)和(淋巴细胞)组成。答案:免疫器官免疫细胞二、思考题1.为什么有些疾病(如天花)得一次就不会再得,有些疾病(如痢疾)却还能再得呢 2.为什么皮肤被大面积烧伤后容易被感染?答案:因为皮肤是人体最有效的屏障,大面积烧伤后皮肤的屏障作用破坏了,所以易引起感染。三、课堂活动探究请你与父母一同回忆,你已经接种过哪些疫苗?如果你将来成了一名生物防疫方面的专家,你将为人类创造哪些预防疾病的疫苗?答案:乙肝疫苗、卡介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可以创造艾滋病疫苗、流感疫苗、结膜炎疫苗。(开发性试题,合理即可得分)第2节疾病与预防★导学目标●情境导入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曾在我国大规模爆发,是一种传播快、来势猛、危害大的传染病。其外部表现主要为眼睛变红。“红眼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呢,这节我们一起来学习常见的疾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常见传染病。(2)列出传染病的特点。概括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3)列举预防各类传染病的具体措施。技能目标:(1)尝试运用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2)尝试辩论,运用讨论、交流、归纳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他人交流的习惯、能力。情感目标:(1)体验与人合作、交流及取得成果的情感。(2)关注健康对人类的意义。(3)建立改善生活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一些传染病的特点、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自学导航一、填空题1.疾病可分为和。传染病是由各种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与或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其特点是有、有和。答案:传染病非传染病病原体动物动物动物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2.病原体是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如细菌、病毒等)和的统称。答案:微生物寄生虫3.按病原体的不同,传染病可分为病、性传染病和性传染病。答案:寄生虫细菌病毒4.传染病在人群中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和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答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5.预防传染病就要、,。答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6.对传染病患者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答案: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二、思考题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哪些环节 答案: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三、课堂活动探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禽流感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动物传染病。禽流感病毒不同于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过禽传染给人,不能通过人传染给人。感染人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变异的新病毒,无须谈禽流感色变.目前没有发现吃鸡造成H7N9禽流感传染人的,都是和鸡的密切接触,可能与病毒直接吸入或者进入黏膜等等原因有关。(1)禽流感属于传染病,病禽属于该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的,禽流感病毒(AIV)是引起这种传染病的。(2)2013年3月底,我国在上海和安徽两地发现了新型H7N9禽流感病例后,国家卫生计生委迅速根据疫情寻找病原,捕杀病禽,并对病人及时隔离,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这种做法属于;并且要求对被污染的日常用品、餐具等进行消毒处理,这种做法属于。(3)由于本次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目前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所以,预防和控制成为了目前对抗禽流感病毒的主要手段。根据所学知识,请你提出一条预防H7N9禽流感的措施:。第3节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导学目标●情境导入12月1日这一天,预防艾滋病的志愿者佩戴红丝带,走上街头,用各种方式宣传防治艾滋病的知识。那么,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有什么危害?怎样才能预防艾滋病呢?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阐明艾滋病的病因和传播途径。能力目标通过调查收集信息并进行整理。情感目标关注艾滋病的危害,树立关爱人类,关爱社会的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认识艾滋病病毒在患者体内的生存场所,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发病者的主要症状。★自学导航一、填空题1.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的_______定为国际预防艾滋病日。答案:12月1日2.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中文译名是。艾滋病(选“是”或“不是”)传染病,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称为,简称。答案:AIDS获得必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3.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__________________中。答案:血液、精液、唾液、泪液、乳汁和尿液4.HIV侵人人体后对人的系统进行攻击和破坏。答案:免疫5.自1981年,首例艾滋病在美国被发现以来,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艾滋病的严重威胁。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已达100万。艾滋病已成为21世纪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请根据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那么HIV是这种传染病的______________。(2)下列不属于艾滋病传播途经的是()A.血液B.精液C.乳汁D.握手(3)不安全的性行为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经。为了预防艾滋病的蔓延,我国近几年在许多城市的公共娱乐场所免费提供安全套,这种做法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4)目前,很多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艾滋病疫苗,以希望使人们获得对艾滋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免疫。(5)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对待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答案:(1)病原体(2)D(3)传播途径(4)特异性(5)同情、关心并尽力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不扩散他们的病情。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家人,要像对待其他一切不幸的家庭一样,给予充分的同情、关心和帮助。(答案合理即可)二、思考题什么是艾滋病?答案: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三、课堂活动探究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常识”中你应如何做 提示:①要宣传预防艾滋病传播的知识,不接受被感染的血液和血制品,不使用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严禁吸毒。②平时做到:遵纪守法,严肃道德行为等。第4节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导学目标●情境导入当今社会,毒品犯罪已成为日益严峻的全球化问题,1987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既然毒品危害这么大,为什么还有人吸毒呢?毒品到底是什么?一、知识目标概述毒品的种类和对人体的危害。二、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收集信息。三、情感目标拒绝毒品珍爱生命。重点难点本节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毒品的危害。★自学导航一、填空题1.1987年,联合国将每年的__________定为“国际禁毒日”,并提出了___________的口号。__________,我国成立了禁毒委员会。答案:6月26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1990年11月2.毒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会产生很大的损害。答案:鸦片大麻吗啡海洛因冰毒可卡因摇头丸麻醉药品精神药品3.为了使人身心健康发展,保障社会安全。我国法律规定:,、和均属于犯罪行为。答案:吸毒贩毒制造毒品4.导致一些人吸毒的原因有一是,二是,三是。答案:好奇心驱使寻求刺激受骗上当二、思考题青少年主要吸毒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青少年以为吸毒新奇,刺激,好奇心驱使他染上毒品,特别是曾经吸过烟的青少年,极易染上毒品。(2)青少年学生有集群倾向,在成绩差或行为不良的青少年群体中,往往看到同伙吸毒,自己也跟着吸,以此与群体保持一致。(3)还有些青少年吸毒,往往是为了寻求自己行为价值的分量,为了在群体中自我炫耀,以获得在群体中同伴的肯定。三、课堂活动探究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这不关我的事,我管他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上中学的儿子成了毒品的俘虏.而且儿子的身体从以前的“体健如牛”逐渐变成“骨瘦如柴。”(摘自“新华网”)分析讨论:(1)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为什么?(2)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3)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4)在短短的两年中,他儿子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5)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毒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