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思想的牢笼(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冲破思想的牢笼(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课件22张PPT。  --文艺复兴运动冲破思想的牢笼中世纪5-16世纪
欧洲封建时代特征基督教占思想统治地位天主教会的绝对统治宗教愚昧,服从上帝伽利略在宗教裁判所“文艺复兴”的兴起  出现时间:14世纪
  出现地点: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
  发起人:新兴的资产阶级
  核 心:人文主义精神
性质:资产阶级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根本原因: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
(1)物质前提:3.背景(文艺复兴为什么首先起源于意大利?)(3)人才优势:(4)文化环境:(2)阶级基础: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工商业发达,有雄厚的财力,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需求(打破神学束缚)众多博学多才的学者古希腊罗马丰富的文化遗产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号称振兴古典文化,但只是借助其形式,内容主要是宣扬人文主义思想和文化,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容其它思想和学说传播,封建神学的理论体系大多是依据古希腊、罗马的科技思想文化成果,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还无力与神学正面冲突,故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为名,而行反对封建神学,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之实。文艺复兴真是古典文化的复兴吗?为什么要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掩护?达·芬奇《自画像》 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新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科学家,知识渊博、多才多艺。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镇,卒于法国。恩格斯对他的评价很高,赞扬他“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与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
达·芬奇与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美术三杰,尤以《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等画驰名于世。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剧作家。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许多反映人文精神的剧本和诗歌。《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电影哈姆雷特的一个镜头《蒙娜丽莎》对比一下这两幅画,你觉得人物的表情有什么不同?蒙娜丽莎的微笑有什么含义?中世纪的镶嵌画这两幅画上的人物表情形成了鲜明对比。中世纪镶嵌画上人物神情木然 ,反映了人们在神权的束缚下,不能自由地表达人的内心情感;而《蒙娜丽莎》中的妇女神态自然,口角含着一丝微笑,恬静之中带有隐约的哀伤 ,富有生命的活力。这两幅画上的人物表情形成了鲜明对比。中世纪镶嵌画上人物神情木然 ,反映了人们在神权的束缚下,不能自由地表达人的内心情感;而《蒙娜丽莎》中的妇女神态自然,口角含着一丝微笑,恬静之中带有隐约的哀伤 ,富有生命的活力。 《哈姆雷特》写于1610年,描写的是古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部作品不但反映了英国社会的政治现实,更重要的是通过哈姆雷特这一形象,反映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人文主义主张。电影《哈姆雷特》剧照《哈姆雷特》中主人公的一段独白: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 在智慧上多么像 一个天神!
宇宙的精华! 万物的灵长!思考:哈姆雷特的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是对人在宇宙中的价值与地位的肯定,是对人的理性和智慧的褒扬5、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它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人为归宿的精神。它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一种思想态度。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 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从宗教愚味中解放出来。(P11)6、意义或影响:“教皇的奶牛”的解放什么是“教皇的奶牛”,
为什么称为“教皇的奶牛”二、“教皇奶牛”的解放  16世纪,罗马天主教会凭借对人们信仰的控制,千方百计掠夺钱财,其中德国受教会剥削最重,因此德国被人称为“教皇的奶牛”。出售免罪符 1517年,通过行贿当上大主教的亚尔伯特为了偿还行贿欠下的巨款,自愿充当教皇的代理人,在德意志推销“赎罪券”。他宣扬道,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  德国神学教授马丁·路德不满罗马天主教会,决心进行宗教改革。路德发起宗教改革(1)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2、背景(宗教改革为何最早开始于德国)(2)天主教会对欧洲特别是德意志的压榨。(3)教皇出售赎罪券(导火线)1、兴起于:16世纪的德国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免罪孽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获得救赎天主教主张除了信仰外,必须通过天主教的神职人员,才能得到上帝的 恩典;新教则认为,人只凭信心即可得救。天主教认为,教皇是上帝在人 间的代表,各级神职人员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介;新教则认为,人人可以 直接与上帝沟通等。
教皇与路德采取行动的依据有什么不同?路德的主张和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有什么相通之处?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 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 教会;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寻找经典依据。人文主义者通过“ 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宣传人文精神,而路德也从基督教的经典中 寻找理论支持。(1)主要思想(“九十五条论纲”) :信仰上帝就可获得救赎;信仰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基督徒都可直接与上帝对话。 3.马丁·路德的主张看图5-15 分析新教分布的区域特征及影响。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全国,各地的教会纷纷独立。这一时期,瑞士、英国等西欧国家也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宗教改革运动,相继摆脱了罗马教会的控制,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