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硖石中学八年级备课组统一检测(二)社会·思品学科试卷(2017年5月)温馨提示: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全卷采用开卷形式。2.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3.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卷一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成书于明朝中期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B.《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工人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C.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D.明朝中期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3.下列关于世界近代史有关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革与革命是欧美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方式B.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社会变革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历史的倒退D.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4.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巨大。对下列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B.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大革命达到顶峰C.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D.爱迪生发明电灯,由此“点亮了世界”5.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主要反映了资产阶级A.否定宗教信仰的思想B.倡导由开明君主执政的思想C.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D.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性的思想6.“世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在革命的暴风雨中崛起,他为法兰西的新生立下了赫赫战功,也曾经给欧洲留下了难以抚平的战争创伤。”文中的“他”A.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B.率领议会军击败王军,建立了共和国C.领导大陆军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D.废除君主制,把路易十六推上断头台7.十五世纪先后出现了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到达美洲两大航海壮举,它们的共同作用是A.扩大了中国的海外影响B.加速了亚非拉地区的开发C.促成了新的民族的诞生D.加强了不同地区间的联系8.某校九年级学生李强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内容时,将它与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次改革运动有以下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A.改革前两国同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改革实现了农奴的“解放”D.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9.观察右边漫画《整治》(漫画背景:从教育部获悉,各地中小学校将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这说明①党和政府保障公民的健康权②有效提升了公民生命的价值③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体现④公民的人格尊严权不容侵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下列各项中,属于公民履行基本义务的有①小军应征入伍,实现了当兵的梦想②老王信奉佛教,决定出家为僧③小琳办了一家服装厂,每月主动去税务部门交纳税款④老周写信给有关部门对某机关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的粗暴行为提出批评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11.下面是小美同学复习思想品德课时所做的学习笔记,请你补充完整。A.①生命健康权 ②姓名权B.①姓名权②生命健康权C.①生命健康权 ②知识产权D.①继承权 ②姓名权12.如今加入“手机一族”的中学生越来越多,有的同学在上课时用手机玩游戏、发短信,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遭到老师的批评。这启示我们,中学生A.行使权利时要遵循自己的意愿B.行使权利时要征得老师的同意C.行使权利时不得侵害他人的权利、损害集体的利益D.不能享有使用手机的权利13.车尔尼雪夫斯基说:“道德义务、责任不是什么外部强加给人的东西,而是一种要这样行动而不要那样行动的内在需要。”这句话告诉我们A.道德义务靠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B.道德义务靠社会成员自觉自愿来履行C.人人有道德,户户讲文明D.法律和道德都靠风俗习惯确保履行14.2017年“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建言献策,许多群众还通过网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人大代表通过提出议案行使自己的权利。这说明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②人大代表可以超越法律行使特权③法律确认、保障公民的权利④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言论自由和批评建议权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④15.为减少“被精神病”乱象,2013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明确了非自愿医疗的概念、标准和程序等,以此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当事人是否有精神病;第二,当事人的精神病是否严重到必须强制住院。这体现了公民权利保障体制中的A.立法保障B.宪法保障C.司法保障D.国家保障16.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的权力;作为国家的公民,享有公民权利。这里的公民权利是指①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②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③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④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7.“抢盐风波”“山西地震”“军车进京、北京出事”……近年来,网络上谣言迭起,“网络水军”泛滥。为此,国家有关部门依法对制造和传播这些谣言的责任人和网站予以了惩处。这表明①公民在网络上不享有言论自由 ②公民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③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和法律 ④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8.在杨澜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擅自出版发行《杨澜给女人24堂幸福课》一书,作者为李某。该书不仅以杨澜的姓名命名,还大量使用其肖像照片。出版社及该书作者涉嫌侵犯杨澜的①名誉权②肖像权③姓名权④荣誉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9.某乡镇采石场工人李某和杨某正在作业,不法青年黄某前来敲诈并手持木棒拼命殴打李某。杨某上前劝阻无效后,遂抡起锄头把黄某手臂打断,李某得到解救,殴斗事件也停了下来。杨某的行为①是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正义之举②属于正当防卫③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④应受到法律制裁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0.某乘客在客车半路休息时丢失6万元钱赶紧报警,随后当着警察的面对车上所有乘客搜身检查但未果。失主搜身行为侵犯了乘客的①人身权利②人身自由权③肖像权④姓名权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卷二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21.(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6年10月13日,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揭晓,有助人为乐的王福昌、见义勇为的赵勇波、诚实守信的江玉珍、工作尽心乐于奉献的于敏和孝老爱亲的李玉枝等62名道德模范。材料二:2016年3月,云南昆明火车站发生一起严重暴力恐怖事件,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恐怖活动,导致29人死亡,100多人受伤。社会各界对此纷纷谴责,昆明市民纷纷为受害者献血。(1)材料一中的道德模范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哪些公民基本道德规范?(3分)(2)从生命健康权重要性角度阐述为什么要强烈谴责暴徒的恐怖活动?(4分)(3)社会各界对新疆分裂势力的暴力行为纷纷谴责,体现了公民履行哪一基本义务?昆明市民纷纷为受害者献血符合公民履行义务的哪一要求?(4分)(4)综合以上材料,请从法律、道德两方面谈谈青少年怎么做才能成为一个合格公民?(4分)22.(11分)阅读某中学八年级某班微信群里的部分聊天记录,回答问题。微信昵称聊天内容问题快乐达人哈哈哈!太好玩了!今天中午我趁同桌不注意,抽掉了他的椅子,结果他摔了个屁股开花,还打碎了文具盒,水杯里的水也泼了他一身,活像一只落水狗。(1)“快乐达人”的“好玩”做法可能会侵犯到同桌的哪些权利?(2分)自在由我靠!李某因嫉妒同21世纪教育网某,偷拍王某在浴室内生活照,在同学中传看,甚至造谣说王某吸毒。王某痛苦万分。(2)李某的行为侵犯了王某哪些权利 你认为王某应该怎么办 (6分)爱心天使晕!这是班级群啊,你们也太大胆了,什么话都往外掏,以后可得注意点啊!(3)“爱心天使”的善意提醒,从正确行使权利的角度来看,网上聊天时应该注意些什么?(3分)23.(10分)近年来,日本右翼围绕着( http: / / www.21cnjy.com"\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钓鱼岛问题”制造各种事端、开展日美联合夺岛军演等系列活动,引起中国人民对巩固国家统一、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等问题的极大关注。某班同学针对“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这一主题进行归类学习,收集到了以下图片和材料,让我们一起阅读与感悟。材料一:HYPERLINK"http://www.21cnjy.com"\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材料二: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 http: / / www.21cnjy.com"\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1)图一中的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2分)(2)图二情境发生在1662年初我国的某宝( http: / / www.21cnjy.com"\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岛,与此密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清朝如何加强对这一岛屿的统治?有何历史意义?(5分)(3)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 http: / / www.21cnjy.com"\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所涉及的史实体现了材料二的哪一观点 请你再用清朝的一例史实来证明材料二的另一个观点。(3分)24.(12分)近代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文明的国家,在下两个世纪里,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大国崛起》解说词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17世纪英国“抢了先机”的主要史实,并说明其影响。(4分)材料二:美国人是一个善于发明的民族。1876年,定居美国的苏格兰人贝尔试通电话成功。1879年,“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了电灯。1896年,亨利·福特制造出他的第一辆四轮汽车……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发明家们的发明,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4分)(3)英美两国的崛起,给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4分)2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马克思《美国内战》(1)结合材料一,指出美国南北矛盾的核心。(2分)(2)1865年,美国内战以哪一方的胜利告终?从政治的角度指出该方最后获胜的原因。(4分)材料二: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改革使俄罗斯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3)材料中“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障碍”的制度是什么?俄国“19世纪最后十年的转型”表现在哪里?(4分)(4)上述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