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区2016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杭州市萧山区2016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期末试卷(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萧山区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试题卷
答题前请注意以下几点
①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②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帝王休。该“历史朝代歌”末句应补充完整的朝代信息是
A.商周
C.两晋
D.明清
2.央视《海峡两岸》在今年4月播出了《蔡英文当局破54年惯例“降格”郑成功祭典》的
新闻后,两岸民众纷纷指责蔡当局这是在文化和历史上割裂与大陆的关系,是数典忘
祖。下列事迹表述属于郑成功功绩的是
A.打击倭寇,维护东部沿海安全
B.在雅克萨之战中击败俄国
C.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D.从俄国手中收复伊犁地区
3.如果《朗读者》举办方想组织一期关于“明清小说”的节目,下列属于该期节日应选择的
书目是
①《西游记》②《窦娥冤》③《红楼梦》④《三国演义》⑤《水浒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4.起源于明朝的八股文是一种
A.官府文书体例
B.科举考试答卷的文体
《四库全书》的编撰体裁
D.明清小说的固定格式
5.19世纪的科学家达尔文在论证生物进化论和物种变异学说时,曾多次引用明朝医学家
李时珍所著的医书。该医书是
A.《农政全书》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
《本草纲目》
6.秦始皇设丞相和明太祖废丞相目的都是
A.以备顾问
B.跪受笔录
C.加强皇权
D.侦察臣民
7.右图为1843年和1855年中国丝、茶产
品出口统计图。促成图中这种趋势的因
8400万斤
素有
①中国门户被打开
②西方列强在中国大办工厂
300万斤
00斤
③中国农业经济倒闭后的大甩卖
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43年1855年1843年1855年
(茶)
A.①②
(第7题图
C.②④
D.①④
8.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最早被英国割让香港区域之一的香港岛是在
A.1997年
B.1842年
D.1898年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试题卷第1页(共5页21.《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出的农民的强烈愿望是
A.获得政权
B.获得科学技术C.获得土
D.获得人身自由
22.2016年的中国杭州G20峰会,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开放、精彩、活力的杭州。但杭州在近
代史上曾被殖民者强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与此关联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3.下列历史信息组合有密切关联度的是
①英国对华贸易入超—鸦片战争
②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义和团运动
③辛丑条约—洋人的朝廷
④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清政府派造幼童赴美留学
A.①②③
①③
D.②③④
24.美国汉学家芮玛丽曾评价清政府于19世纪60年代发起的一场“自强”和“求富”运动
时说:一个王朝,一个文明……由于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
延续了60年。这些杰出人物是
①乾隆帝②李鸿章③曾国藩④左宗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毛泽东同志在谈到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的张謇。”下列关于张謇的
说法正确的是
A.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B.主张教育救国
C.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
D.卒清军与英军在海门激战
6.公车上书后,议论时政风气被打开,当时宣传维新变法并居于舆论界领导地位的刊物是
①《时务报》②《国闻报》③《革命军》④《申报
C.③④
D.①
27.明朝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史称
A.东学西渐
B.西学东渐
C.东学主体
D.西学中源
28.给下列英雄人物按与其关联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关天培——虎门大战
②洪秀全——太平天国运动
③邓世昌——黄海大战
④谭嗣同——戊戌六君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29.甲午、戊戌、辛丑等名词是
A.地址名称
D.纪年名称
30.史学家认为世界近代史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两者
相差的时间是
非选择题(31题6分;32题6分;33题8分;34题10分;35题10分;共40分)
31.连线题:将左边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与右边的历史信息连上线。(每线1分,共6分)
但丁
中国早期启蒙思想者
伏尔泰
启蒙运动的旗手
黄宗羲
艺复兴的先驱
哥白尼
明大王
牛顿
科学革命的开端
爱迪生
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年级历史与社会试题卷第3页(共5页)9.文艺复兴是一场
①思想解放运动
②宜扬人文主义的运动
③繁荣文学艺术的运动
④增强中世纪宗教色彩的运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不久,费城制宪会议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至
今仍然有效的美国联邦宪法。请完成10-11小题
10.该宪法从成文于世至今年,其纪念周年数字是
B.230
C.157
11.对该宪法中关于立法、行政、司法三者关系的确立,影响最明显的学说是
A.人性解放
基督救世
C.君主立宪
D.三权分立
12.下列文献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是
空想社会主义B.共产党宣言
C.人民宣章
际歌
13.俾斯麦在一次演讲中说道:德意志的希望……不是依靠演说和多数票所能解决的,问
题必须依靠铁与血来解决。由此他获得的称号是
A.德意志大帝B.铁血宰相
C.元首
D.天可汗
14.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是
A.波士顿倾茶事件B.莱克星顿的枪声C.林肯当选总统D.林肯遭刺杀
15.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是
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
B.农奴制被废除
俄国从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留下大量的封建残余
16.1869年后,日本出现盖洋楼,吃西餐,穿西服,创办近代工业,设立欧美式新学堂等新气
象是得益于
B.大化改新
C.抗日战争
D.甲午战争
17.“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贸易公司,实际上是一个政权机构,负责英国对印度等亚洲国家
的殖民侵略。”它是在1600年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特许成立的。它的名称是
A.福特公司B.西门子公司C.江南制造局D.东印度公司
8.城市化在带来文明的同时,也产生很多问题。最初的城市发展没有规划,出现了各种各
样的“城市病”。下列现象属于“城市病”的是
①空气严重污染②住房拥挤③疾病蔓延④交通堵塞
A.①
B.①②2
C.①②3
D.①②③④
19.右图纪念封文字主题“《南京条约》:一道耻辱的優这条的B窝
界碑”的含义是
①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中国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统治工具
④中国把《南京条约》刻上石碑纪念
B.③④
C.②④
0.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洗劫北京城时,抢劫和烧毁了有“万园之园”之称的皇家园林是
B.圆明园
C.故宫
D.天坛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试题卷第2页(共5页)将左边的国家名称与右边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过程相关联的文献或战争连上
线。(每线1分,共6分)
英国
独立宣言
美国
《人权宣言》
法国
《权利法案》
日本
朝战争
沙俄
京都战役
德国
克里米亚战争
33.(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
的入口,在下面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英国》解说词整理
材料二:美国这个国家虽然只有235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
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大国崛起·美国》解说词整理
材料三: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位于欧洲大陆的最西端。三百多年前,它凭借路易十四
的强大王权,称霸一时;两百多年前,它依靠拿破仑的军功横扫欧洲。—《大国崛起
法囯》解说词簦理
(1)材料一中“17世纪,英国……抢占了先机”是指(▲)(2分)
①最先开辟新航路
②最早出现手工工场
③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
④较早确立君主立完制政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③④
(2)材料二中“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跟其哪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有关 (2分)
(3)评价材料三中拿破仑横扫欧洲的军功 (4分)
3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产阶级“使生产工具、生产关系不断苹命化”,“开拓了世界市
村从属于城市”,“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国家。”——《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
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
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
代谢》
(1)近代世界,“生产工具……不断革命化”把人类带入哪两个时代。(2分)
(2)古代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荫芽在什么时侯 结合两则材料,判断这一“萌芽”的命运
分)
(3)面对材料一中的“生产工具……革命化”和材料二中的“炮声”,当时的中国也顺应
潮流,进行了抗争与改良,请举三例史实说明。(6分)
年级历史与社会试题卷第4页(共5页)35.(10分)我们曾经以“丝路何其遥远”、“丝路何以畅通”等主题探究了古代陆上丝绸之
路。现请你以同样的主题完成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探究
材料一:东西方两次航海壮举路线图
(第35题图一)
(第35題图二)
材料二:“出海贸易的中国商船,每船装戟货物不得超过500石,只准带铁锅一口
每人只许带铁斧一把;…船只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许带米两升
材料三:英国公使马戛尔尼认为:清帝国实质上是及其虚弱的,它好比是一艘破烂
不堪的头等战舰,只需要几艘三桅战船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
材料四:2017年5月14日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晚会在北京国家
大剧院演出。第三个节目是由中囯民族乐器组合演奏的《碧海雅韵》,集萃了海上丝绸
之路的民间音乐。乐海击浪,扣人心弦,演绎一代代开辟海上丝路的壮丽航程
(1)读材料一,写出图一航海壮举的领导者和其到达最远的地区 写出图二航海壮举的
名称及其对国际贸易起到的作用。(5分)
(2)材料二反映中国明清政府采取什么政策,后果如何 (2分)
(3)写出印证材料三中马戛尔尼预言的两件近代西方列强侵华事件。(2分)
4)结合材料四,你认为《碧海雅韵》寓意是一国的独奏曲还是世界的合奏曲 (1分)
年级历史与社会试题卷第5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