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水的组成基础填空1.水电解实验的仪器和药品。仪器:( http: / / www.21cnjy.com )水电解器、玻璃管、直流电源等。药品:水(由于纯净水的导电性很弱,实验中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且不影响实验结果)。2.如图所示水电解实验装置,(1)通电后,两个电极表面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3.两极气体的检验:(1)正极产生的气( http: / / www.21cnjy.com )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发现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2)负极产生的气体,用点燃的木条检验,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若气体量少,可能发出爆鸣声),证明是氢气。4.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它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6.如图为水电解微观模型图,由图可得:( http: / / www.21cnjy.com )(1)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也可以说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例题详解例1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1)接通电源后,甲试管内产生的是,乙试管内产生的是,A电极为极。(2)甲试管与乙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3)检验甲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分析:由图中试管内气体体积可知甲试管中为( http: / / www.21cnjy.com )氧气,乙试管中为氢气,产生氧气的电极为正极,产生氢气的电极为负极;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可以利用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性质来检验氧气。答案:(1)氧气氢气正(2)1:2(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说明甲试管内气体为氧气例2如图表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图中“○”“●”分别表示氢原子,氧原子),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过程Ⅰ表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B.过程Ⅰ、Ⅱ表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C.过程Ⅲ表明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D.该示意图还能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能再分分析:观察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过程Ⅰ表明水分(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过程Ⅱ表明原子组合成新的分子,过程Ⅰ、Ⅱ表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过程Ⅲ表明水分子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即表明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能表明原子能再分。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三项理解正确;D项理解不正确。答案:D当堂练习1.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B)A.两极同时产生气泡B.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D.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下列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分子之间没有间隙3.如图所示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C)A.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4.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反应一段时间后,对有关现象和结论描述正确的是(C)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B.该实验只体现了水的物理性质C.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5.下列关于水的组成中,叙述正确的是(B)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6.下列下列通电分解水的结论不正确的是(B)A.水通电分解生成了氧气和氢气B.通电分解水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通电分解水说明了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D.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6.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A.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氧气B.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C.产生氧气、氢气的质量比为2:1D.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7.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2.如图所示甲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乙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1)试在甲图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2)气体B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有什么现象?说明气体B有什么性质?(1)a为电源正极,b为电源负极,。(2)现象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气体B具有助燃性。5.如图所示,甲、乙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http: / / www.21cnjy.com )(1)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是检验产物方便。(2)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3)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已进行一段时间了。(4)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氧气,B管收集到氢气。(5)在D处应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用燃烧着的木条。6.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 http: / / www.21cnjy.com )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http: / / www.21cnjy.com )(1)闭合开关后观察到:①A、B管内的现象是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A管和B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②C管中的现象是液面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把水压入C管中,所以C管内液面上升。③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2)要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管的尖嘴处,然后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木条复燃。(3)电解水时,事先向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8.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加入了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阳、阴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12345678910阴极气体/cm36122029394955657585阳极气体/cm324711162126313641(1)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1~6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1,可能的原因是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2)从第7分钟开始,每分钟内阴、阳两( http: / / www.21cnjy.com )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1,可能的原因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和氢气都达到了其最大量,不再继续溶解了。第2节水的组成基础填空1.水电解实验的仪器和药品。仪器:( http: / / www.21cnjy.com )、、等。药品:水(由于纯净水的导电性很弱,实验中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或溶液,以增强水的,且不影响实验结果)。2.如图所示水电解实验装置,(1)通电后,( http: / / www.21cnjy.com )两个电极表面都有产生。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3.两极气体的检验:(1)正极产生的气体,( http: / / www.21cnjy.com ),证明是。(2)负极产生的气体,,证明是。4.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了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它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6.如图为水电解微观模型图,由图可得:( http: / / www.21cnjy.com )(1)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也可以说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例题详解例1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1)接通电源后,甲试管内产生的是,乙试管内产生的是,A电极为极。(2)甲试管与乙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3)检验甲试管内气体的方法是。分析:由图中试管内气体体积( http: / / www.21cnjy.com )可知甲试管中为氧气,乙试管中为氢气,产生氧气的电极为正极,产生氢气的电极为负极;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可以利用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性质来检验氧气。答案:(1)氧气氢气正(2)1:2(3)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说明甲试管内气体为氧气例2如图表示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图中“○”“●”分别表示氢原子,氧原子),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过程Ⅰ表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B.过程Ⅰ、Ⅱ表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C.过程Ⅲ表明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D.该示意图还能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能再分分析:观察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过程Ⅰ表(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过程Ⅱ表明原子组合成新的分子,过程Ⅰ、Ⅱ表明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过程Ⅲ表明水分子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即表明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能表明原子能再分。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三项理解正确;D项理解不正确。答案:D当堂练习1.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两极同时产生气泡B.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D.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下列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分子之间没有间隙3.如图所示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4.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反应一段时间后,对有关现象和结论描述正确的是()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能支持燃烧B.该实验只体现了水的物理性质C.甲、乙两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5.下列关于水的组成中,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6.下列下列通电分解水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水通电分解生成了氧气和氢气B.通电分解水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通电分解水说明了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D.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6.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氧气B.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C.产生氧气、氢气的质量比为2:1D.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7.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2.如图所示甲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乙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1)试在甲图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2)气体B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有什么现象?说明气体B有什么性质?5.如图所示,甲、乙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http: / / www.21cnjy.com )(1)装置乙比装置甲有一个明显的优点是。(2)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3)图中显示表明,实验是未开始、刚开始,还是已进行一段时间了?。(4)开始电解后,A管收集到,B管收集到。(5)在D处应使用燃烧着的木条还是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6.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 http: / / www.21cnjy.com )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http: / / www.21cnjy.com )(1)闭合开关后观察到:①A、B管内的现象是。②C管中的现象是,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③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2)要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可观察到。(3)电解水时,事先向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8.在某次电解水的实验中加入了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分别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阳、阴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12345678910阴极气体/cm36122029394955657585阳极气体/cm324711162126313641(1)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1~6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1,可能的原因是。(2)从第7分钟开始,每分钟内阴、阳两极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1,可能的原因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2节地球上的水.doc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第2节地球上的水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