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09天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B.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缺失,引起性状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C.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D.基因突变一旦发生,改变的性状就会遗传给后代【参考答案】A知识总结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最易发生于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即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导致体细胞发生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导致生殖细胞发生突变)。2.基因突变的特征 (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1.某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比原来少了一个,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基因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B.突变后翻译过程可能提前终止C.突变后的基因中A与C的含量不可能占该基因碱基总数的一半D.突变后蛋白质的功能可能会发生改变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B.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C.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3.若图甲中①和②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③和④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基因,图乙~图戊中类型依次是A.缺失、重复、倒位、易位B.缺失、重复、易位、倒位C.重复、缺失、倒位、基因重组D.重复、缺失、基因重组、易位4.基因型为AaBB的某个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B.丙细胞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交叉互换C.丙细胞的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或者第一极体D.甲、乙、丙产生的变异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5.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可引起基因重组1.【答案】C2.【答案】B【解析】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A正确;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B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C正确;一般情况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水稻花药内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但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名师点睛】基因重组的类型:(1)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3.【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可知,乙表示染色体缺失D片段;丙是同一条染色体上C片段发生重复;丁表示染色体B、C片段的倒位;戊图中一条染色体的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易位,故A正确。【名师点睛】1.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结构变异包括: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2.基因重组的类型:基因重组有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两类。前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3.基因突变的实质: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出现了新的性状。4.【答案】C【解析】甲图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细胞两极存在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基因型由AaBB变为AAaaBBBb,说明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A正确;图丙细胞中,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细胞两极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说明细胞处于减II分裂后期,观察由同一染色体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所带基因可知,该动物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发生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B正确;图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细胞处于减I分裂后期,由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判断该动物为雄性,丙细胞不可能为第一极体,C错误;该图中发生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均为可遗传变异,D正确。5.【答案】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