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微课——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别与联系(共2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微课——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别与联系(共2份)

资源简介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一、教学目标:
1.能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理解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的,没有先天性行为就没有学习行为。
3.理解不同动物学习能力的差别以及遗传因素对学习行为形成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
1、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行为一般指的是动物的动作,包括动物运动的方式,还包括动物死亡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的动作。根据获得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怎样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呢
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1)获得的途径不同
观看小狗的两种不同的取食行为,第一种取食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第二种小狗作揖取食行为是小狗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的,属于学习行为。所以,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第一点区别是获得的途径不同。
(2)决定因素不同
由于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所以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通过分析鹦鹉能学舌而同为鸟类的公鸡却不会,理解学习行为必须有遗传的因素作为基础,再通过狼孩的故事理解虽然狼孩有了人类的遗传因素,却还是不懂人言、四肢爬行,学习行为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第二点区别。
(3)适应特征不同
通过观看两个小视频“失去幼雏的美国红雀饲喂金鱼”、“大山雀喝牛奶”,理解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改变,也不会消失,只能适应固定的环境,而学习行为却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第三点区别。
(4)不同的动物,学习行为的建立是否相同?
观看鸡的绕道取食行为和狗的绕道取食行为的建立,理解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其学习行为越复杂。
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联系
通过“惊弓之鸟”、“望梅止渴”两个成语的理解,知道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的,没有先天性行为,就没有学习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