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微课——重庆谈判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微课——重庆谈判

资源简介

课件9张PPT。重 庆 谈 判目录·背景
·目的
·谈判结果
·历史意义 抗战胜利后,日本侵略者已被逐出中国,国共之争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时的蒋介石仍未放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意图,但蒋介石对发动内战也有顾忌:一是经过八年抗战,全国人民普遍期待和平;二是国民党的军队大都分布在西南和西北地区,对夺取抗战胜利果实不利。权衡利弊之后,蒋介石在调兵遣将的同时,亦制造和平假象,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一、背景蒋介石给毛泽东同志的第一封电报 :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蒋介石的目的:
如果毛泽东拒绝到重庆谈判,就给共产党安上拒绝谈判、蓄意内战的罪名,把战争的责任推到共产党方面,使他自己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另一个是,利用谈判争取时间,调兵遣将,部署内战。 二、目的 中共于8月23日在延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认为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新的阶段是和平建设,应当力争一个和平建设时期,尽可能地避免或推迟内战的爆发。于是,派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为代表,于8月28日,在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的陪同下,从延安乘专机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中共的目的: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双十协定》是重庆谈判的主要成果三、谈判结果  《双十协定》的大致内容:
抗日战争业已胜利,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以和平民主团结为第一基础, ……长期合作,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平之新中国,实行三民主义。重庆谈判未达成的共识 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国共两党举行的重庆谈判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与国民党进行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四、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