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学案◆导学目标(明确目标,以便有的放矢)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和概念,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所提供的基本条件。2.举例说出不同栖息地的特点及栖息地与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3.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培养爱护生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学法指导(遵循规律,自然事半功倍)1.通过阅读课本P6—9并利用插图,初步掌握有关生物圈和栖息地的知识。2.通过各小组间的充分讨论,尝试解决“合作交流”中的问题。3.通过归纳整合和“达标检测”,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探究新知★自主研学(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1. 叫做生物圈,它包括 下层、整个 、 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______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______千米,但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厚的范围内。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在生物圈中生存繁衍并且相互发生着复杂的关系。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是、、、和等。3.栖息地是指 的场所。栖息地的类型有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等。不同的栖息地特征不同,例如:孔雀的栖息地位于我国云南省的,这里、、;野生大豆的栖息地之一是位于山东省境内的,这里、。★合作交流(互学提高,顺利走进学习快车道)1.2010年底我国将发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离中国人实现“嫦娥奔月”的梦想又进了一步,那么月球适不适合人类生活呢?2.各小组任选课本P36图中的两类生物,比较它们的栖息地有何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3.结合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我国西南大旱和甘肃舟曲泥石流等事件,谈一谈栖息地的改变会对生物造成什么影响?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达标检测(学海竞技场,实战展风采)1.生物圈的范围是(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全部B.大气圈的上层、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下层C.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D. 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层2.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 )A.空气 B.水分 C.阳光 D.适宜的温度3.据报载,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和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栖息地的破环或丧失 B.自然灾害 C.天敌过多 D.外来物种的入侵4.家中饲养的鹦鹉生活需要的条件有( )A.食物与水 B.食物、空间与空气 C.食物、空间与阳光 D.阳光、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空间与食物5.刘易斯·斯科特在《雨林》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雨林以每分钟27万平方米的速度彻底毁灭。”你认为造成目前热带雨林快速毁灭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B.臭氧层破坏不断加剧C.雨林物种的急剧退化 D.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诗突出表明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7.下列生物与栖息地,谁与谁有缘,请你一线牵:骆驼刺 南极冰原草鱼 高山竹林鲸鱼 淡水湖泊大熊猫 松林果园企鹅 炽热沙漠灰喜鹊 浩瀚海洋孔雀 滩涂沼泽丹顶鹤 热带雨林◆错因反思(反馈矫正,举一反三)◆拓展延伸(我体验,我快乐)请同学们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设计几个环保小标语或几幅环保小漫画,而后班内墙报展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