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探究实验: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一、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2、确立“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一生物学观点二、设计思路: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明确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环境因素,为了更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特地选择了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这一实验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 。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重点放在两个方面:①控制实验变量;②设置对照实验,采用教师边讲解边实验然后引导学生分组实验的方式进行,根据实验要求循序渐进,然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黄粉虫幼虫的生活是否还受其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将问题向课外延伸,既引发学生的思考,又激发生趣让其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三、课前准备:1、准备实验材料和用具:黄粉虫幼虫,自制纸盒、黑纸、手电筒、镊子等2、制作PPT课件四、学习过程过渡:通过资料我们了解到各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照的强度和时间能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度、植物的生长和开花时间以及某些动物行为。下面我们再通过实验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今天我们要探究的问题是“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既然是探究实验,就要按照科学探究的六大步骤逐一展开:下面我们就依次完成探究实验的每一步(一)提出问题:光对黄粉虫幼虫的分布有影响吗?(二)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黄粉虫幼虫的分布。 (三)制定计划: A、根据所提问题确定变量:光照B、依据变量设计实验组(甲)和对照组(乙)。C、有效控制变量,保证变量唯一。D、选择适当的实验用具、控制好实验材料的数量(黄粉虫幼虫10只,干土、湿土,花铲、自制纸盒、黑纸、黑布、培养皿、手电筒、镊子等)释疑1:在选用材料时,我们选用若干条黄粉虫幼虫,目的是减少偶然性的出现,避免产生误差(四)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①实验步骤:A、在自制硬纸盒内放上一层湿土,以中线为界,一侧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释疑2、依据变量“光照”设计两种环境“明亮”和“黑暗”,旨在形成对照实验,增加说服力B、在以上装置两侧的中央位置分别放入10只黄粉虫幼虫,(或将20只黄粉虫幼虫全放于装置的中央)静置4-5分钟。C、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黄粉虫幼虫数目,统计10次。 释疑3、放入黄粉虫后静置4-5分钟,且每隔1分钟统计一次,约统计10余次,目的是为了排除由于偶然性引起的误差,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②实验结果记于下表:环境1分 钟2分 钟3分钟4分钟5分钟6分钟7分 钟8分钟9分钟10分钟明亮4332210101阴暗67788910919五:得出结论 :黄粉虫幼虫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黄粉虫幼虫的分布。六:表达交流:如何控制好变量?实验结束后,提醒学生对黄粉虫进行处理。如,可以喂观赏鸟类、喂观赏鱼类等。既体现实验后的严谨态度,同时也培养学生爱护生物的情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延伸探究:黄粉虫幼虫的生活受水分的影响,给黄粉虫创设干湿两种环境,其他因素保持一致,观察它的活动情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探究实验.doc 探究微课.mp4 黄粉虫.ppt 黄粉虫2.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