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8】北师大版生物中考复习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3讲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18】北师大版生物中考复习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3讲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学案)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3讲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
考纲要求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3.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4.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概述绿色植物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中的相关实验
a.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我们把将天竺葵放在黑暗一昼夜的目的是 ;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光的目的是形成 ;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我们会发现叶片中的叶绿素被脱去,叶片变成了 ;给经过漂洗的叶片滴加碘液发现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由此证明了 是光合作用的必须条件, 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b.“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中我们利用的是 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特性而证明有氧气产生的.
c.通过对银边翠、银边天竺葵等植物的叶片脱色,滴碘液后发现只有绿色部分合成了淀粉,由此得知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
d.在“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实验中,在一个玻璃罩内的培养皿中加入25%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玻璃罩内的 ,通过对实验现象(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罩中的叶片 ,有清水的玻璃罩中的叶片变 )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叶片的结构
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其中表皮通常有上、下表皮之分,属于 ,表皮细胞扁平,排列紧密,通常不含 ,外表常有一层角质层。在上下表皮中有含有叶绿体能够调节气孔大小的 (含有叶绿体)。叶肉属于 ,靠近上表皮的细胞是紧密排列呈栅状,内含较多的叶绿体的 。靠近下表皮的细胞是形状多不规则,内含较少的叶绿体的 。贯穿于叶肉间的叶脉中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和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所以叶脉属于 。
3.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条件是光,场所是 ,产物有 。反应时如下:
4.光合作用的意义包括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有机物),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 (把光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能够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以气体的形式排到大气中)。
5.光合作用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上,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应该 。在温室中栽培农作物时还可以采取提高 、 、延长光照等来提高温室农作物的产量。
考点2呼吸作用
1.与呼吸作用相关的实验
a.通过检验在温暖的环境中放了一昼夜的玻璃瓶中的等量的萌发种子和煮熟种子中的 含量,证明了呼吸作用消耗 ;若分别向里面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可以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放出 ;若把玻璃瓶改为保温瓶,放一昼夜后通过测量温度变化可以证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b.上述实验中用等量的煮熟种子的作用是起到 ,因为煮熟种子不能进行 作用。
2.呼吸作用
a.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 的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b.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
C.反应式为: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3.呼吸作用与生活
a.在农业生产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如种子萌发、植物根的呼吸作用,就需要增大氧气浓度、提高温度、 土壤。
b.在保持植物果实或种子时,为了避免有机物的消耗,就要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般采取降低氧气浓度、 温度、减小湿度(晒干)。
4.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比较
比较内容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原料 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和氧
产物 有机物和氧 二氧化碳和水
能量 储存能量 释放能量
场所 叶绿体 线粒体
条件 光 有光无光
知识点3吸收作用
1.水的作用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可以使植物体保持一定的形态;同时水又是是良好的溶剂能
够 营养物质,还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a.植物体依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其适于吸收的特点是植物根部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的 面积。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
b.当根毛穿过土壤颗粒的空隙时,与土壤颗粒紧密地黏附在一起,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如农业生产中移栽植物时为了提高成活率,移栽时要带土,就是为了避免损伤 )。
c.吸收原理:一般情况下,根毛的细胞液浓度总是 土壤溶液浓度,于是根毛细胞吸收土壤里的水分。若土壤溶液浓度 根毛的细胞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就会失水(俗称“烧苗”)。
3.吸收作用在生产中的应用。
a.植物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三类无机盐。种植吃叶的蔬菜就需要多施含 无机盐;种植吃果实的蔬菜需要多施含 的无机盐;吃茎的蔬菜需要多施含 无机盐。
b.由于不同植物需水量(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量(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因此种植植物时时必须进行 。
4.无土栽培
a.人们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数量、 比例来配制营养液,用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就是无土栽培,这一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已经广泛应用。
b.无土栽培的有点
满足不同植物对无机盐的需要,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知识点4蒸腾作用
1.植物体的水分以水蒸气形式通过叶片的 排除体外的过程就是蒸腾作用 。
2.意义
a.降低植物体和周围环境的温度(如大树底下好乘凉);b.促进根从土壤中吸 以及促进 向上运输。c.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所以绿色植物能够促进生物圈的 。
3.蒸腾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农业生产中为了保证移栽植物成活,一般选择 移栽和移栽时 ,或移栽后遮阳。
知识点5 运输作用
1.植物体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韧皮部的 。
2.运输作用实验
a.如果把一种植物取下部放入加了红墨水的水中,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我们会发现叶脉、和茎内木质部都染成红色,这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是由 从下向上运输的。
b.当把木本植物的茎的树皮环剥,一段时间后,会在切口上方形成节瘤,这证明了茎中有机物是通过 从上向下运输的。
3.导管和筛管比较表如下。
位置 实质 输导成分 输导方向
导管 木质部 由死细胞构成,两个导管细胞之间的端壁上有穿孔,形成中空的管道 水分、无机盐 从下向上
筛管 韧皮部 由活细胞构成,两个筛管细胞之间的横壁上形成筛板,筛板上有筛孔 有机物 从上向下
4.运输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果树在结果后,对结果的枝条进行环割,可以使更多的有机物运输到果树,提高果树的品质。
考向剖析
命题点1考察五大作用的相关实验
【例1】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和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 )
A.①②和①③ B.②③和①②
C.②③和①③ D.②③和③④
【解析】在探究实验中,研究什么问题,什么问题就是变量。若要验证绿色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则变量应为光,选用的实验组合应为②③;若要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产生的,则变量就是绿色植物,选用的实验组合应为①②。本题考察学生设计对照实验的能力。
【答案】B
命题点2考察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
【例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B.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在所有活细胞中进行
C.光合作用储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D.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下进行呼吸作用
【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其实质就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则一直在进行,部分白天黑夜,故选选D错误。
【答案】D
命题点3考察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器官及途径
【例3】根从土壤里吸水,土壤里的水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的途径是 ( )
A.土壤→导管→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B.导管→土壤→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C.土壤→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根毛→土壤→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解析】根从土壤吸水时,土壤中的水分通过根毛进入根毛表皮细胞,然后进入表皮以内的各层细胞,最后通过导管运输到茎。
【答案】C
命题点4综合考察五大生理作用的原理及应用
【例4】请你当一回生物科学技术员,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答农民伯伯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1)张伯伯买了碳酸氢铵、氯化钾、过磷酸钙三种化肥,准备给三种作物施肥,你认为种花生应该施较多的 。
(2)张伯伯在移栽白菜时,成活率不高,你认为要想提高成活率应采取的措施有 。
(3)居室栽培植物已形成现代文明的一种时尚,是人们休闲和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在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的做法不科学的理由是 .
(4)菜农常常对温室内栽培的蔬菜注入二氧化碳浓度,认为可以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其原因是 。
(5)无土栽培也称为溶液栽培。在配制培养液时,除了考虑到溶液的酸碱度、含氧量外,还应该考虑到无机盐的 。
(6)小王在给种植的花生施肥过多,结果花生出现了烧苗的现象。其原因是 。
【解析】(1)花生主要是吃果实的植物,所以种花生应该施较多的磷肥。(2)移栽植物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可以采取带土移栽,或去掉部分枝叶移栽。(3)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的做法不科学,植物在夜里只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进行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理,注入二氧化碳可以促进光合作用。(5)无土栽培植物时,营养液的配制要考虑无机盐的种类、数量和比例。(6)一次施肥过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使根毛失水而烧苗。
【答案】(1)磷肥(2)带土移栽,或去掉部分枝叶移栽(3)植物在夜里只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进行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理,注入二氧化碳可以促进光合作用(5)种类、数量和比例(6)一次施肥过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使根毛失水而烧苗
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下图装置中用铝箔纸将甲叶片全部包裹,乙叶片不包裹,在连续照光数天后,摘下甲、乙叶片,通过去 叶 绿 素和漂洗后,滴上碘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包铝箔纸的目的是防止水分的散失
B.滴 上碘液之后,甲叶片呈蓝色,乙叶片呈褐色
C.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需要照光后才能由叶片合成
D.该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2.马铃薯露出地面的部分会变成绿色而地下部分则不会,这个事实直接说明( )
A.叶绿体中含叶绿素
B.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
C.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
D.叶绿素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3.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
A.叶绿素 B.光
C.二氧化碳 D.水
4.图示可以简洁、直观的表示生物的生理过程,图11示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
B.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水
C.若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指的是水蒸气
D.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5.在寒冷的冬天,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种植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但需要调节好温室的光照、温度、湿度和气体等条件,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品质。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温室内温度尽量保持恒定
B.及时擦干温室薄膜(玻璃)上的水膜,以防止透光率降低
C.适当增加光照时间,以补充冬季阳光不足
D.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以增加光合作用强度
6.山东各地都十分重视城市园林建设,市民常在刚微亮时去晨练。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得知,此时园林里空气不清新,不宜晨练,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植物的 (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
7.在冷藏的条件下,水果的保鲜时间长,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温度降低,抑制微生物的繁殖B.温度降低,水果呼吸作用比较弱
C.温度降低,水果散失水分比较少D.温度降低,微生物根本不能生活
8.从前,农村每家都用地窖储存地瓜、粮食或蔬菜,每次进地窖前要先将通风口打开一段时间,原因是( )
A.贮存的粮食等呼吸产生了大量二氧化碳 B.地窖内太冷
C.地窖内的粮食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大量氧气 D.地窖阴暗潮湿
9.贮藏蔬菜或水果时,将空气抽掉一部分并增加二氧化碳的量,会延长贮存时间,原因是( )
A.抑制了水果的呼吸作用 B.控制了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C.加快了物质的转化 D.促进了光合作用
10.烟台以盛产苹果而出名,烟台的苹果,口感好,甜度高,家家户户都愿意储存一些,作为冬季水果。但冬天过后,剩下的苹果品味会减淡,口感大不如以前,其原因是( )。
A.细菌侵入 B.水分流失C.有机物分解 D.细胞死亡
11.几位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时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根和茎的导管是连接贯通的
B.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C.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因此扩大了吸收面积
D.有机物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12.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变量是水分的多少
B.实验应在黑暗处进行
C.土壤浸出液为植株生长提供无机盐
D.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氮、磷、钾等无机盐
13.验证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应采用的对照实验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③和④
14.小明将一痰盂的尿液倒在种冬瓜的土壤里,结果冬瓜叶全部萎蔫并死亡,这是由于( )
A.尿液使土壤温度大大提高
B.尿液中的尿素使冬瓜中毒
C.尿液使土壤溶液浓度大大提高,从而使冬瓜根毛失水
D.尿液使土壤溶液浓度大大降低,从而使冬瓜根毛吸水过多
15..勤劳智慧的莆仙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总结出许多谚语。“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特指谷物)历来一半收”这句谚语说明的道理是( )
A.不同植物需水 B.立秋时节谷物生长需要较多的水分
C.谷物不同的生长时期需水量相同 D.土质不同谷物的灌溉量不同
16.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物质转化过程,若甲代表有机物和氧气,则Ⅰ、Ⅱ、乙分别代表( )
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和水
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和水
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有机物和氧气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机物和氧气
17.小柳树因遭破坏,茎的基部被剥去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该柳树死亡,是因为
A.切断了导管,根缺少无机盐B.切断了导管,叶缺少无机盐
C.切断了筛管,根缺少有机物D.切断了筛管,叶缺少有机物
18.移栽植物时,可采用科学技术,把一种无色液体喷到植物的叶面上,形成一层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而水不能通过的薄膜,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这其中的道理是( )
A.促进光合作用 B.降低光合作用C.降低呼吸作用 D.降低蒸腾作用
19.我们在过节时经常买到带有“福”、“寿”、“喜”等字迹,或者带有美丽图案的“艺术苹果”。“艺术苹果”的形成通常采用苹果长到成熟初期时贴纸的方法。下列关于“艺术苹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苹果成熟初期,在向阳面贴上不透光的黑纸
B.有字和图案的部分,不进行光合作用
C.有字和图案的部分,不进行呼吸作用
D.苹果内储存营养物质的有机物是由筛管运送来的
20.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 )
①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②为动物提供食物和生存环境; ③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④参与自然界的水循环; ⑤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计60分)
21.(6分)图是冬暖式蔬菜大棚剖面图.请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回答:
(1)在蔬菜生长旺盛时期,透明塑料膜内侧常有一些水滴.这些水滴主要来自植物的 .
(2)菜农采用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 .
(3)无土载培也称溶液栽培,你认为培养液应该满足哪些条件? .
(4)菜农常常对大棚内的土载蔬菜施用有机肥,不但培育了“绿色蔬菜“,而且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大大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5)大棚内种植的农作物一般会比大棚外种植的出苗早而且整齐,主要原因是大棚内能保持 .
(6)在冬季的白天,天气晴朗时,有的农民会在自家的大棚内燃放沼气.试分析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
22.(8分)结合植物的生理作用的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小红的爸爸承包了一片果园,发现果园中的桃树生长特别缓慢,且叶片出现了紫色,果实、种子少而不饱满,此时他应该给桃树施含 无机盐的肥,苹果树则叶片颜色发黄,应该给它使含 的无机盐,橘子树茎杆软弱,应该使含 无机盐多的肥料。
(2)张华的爷爷买来几棵桂花树,张丽看见在桂花树的根部还带一大的土坨,其带土坨的目的是 。
(3)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这是因为新疆地区夜晚气温低,降低植物的     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5)炎热的夏天,植物的叶片不会被强烈的阳光灼伤,这是因为植物进行了 作用,带走了叶片的热量;
(6)小明种了一棵月季,为了让月季快点生长,小明给它施了许多肥料,结果几天后,月季却枯萎死亡,这是由于大量肥料使土壤溶液浓度 根毛细胞内细胞液浓度,导致月季根部 (填“吸水”或“失水”)而出现的“烧苗”。
(7)小伟是七年级学生,他的爷爷经常早晨到千佛山的树林丛中锻炼,并且说是有利于呼吸新鲜空气,但小伟劝告爷爷早晨的时候最好不要到树木茂盛的地方去的理由是 。
23.(8分) 如图为某种树木生长示意图,图右侧表示叶片上的气孔,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 ,同时释放氧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在光合作用中,如果图中b表示水,则a是 ,c是 。
(4)散失的水分b主要是由植物体的根吸收的,在根尖吸收水分主要的部位是 。吸收的水分再通过根、茎的 结构运输至叶片,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动力是 。
(5)该植物在白天进行的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夜晚能供细胞呼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和 ,并释放出能量。
(6)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举一例): 。
24.(8分)在同一株植物上取四枝大小相同、叶片数量相等的嫩枝条进行如图的处理,并把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小红根据蒸腾作用的原理从下图中选择了相关的装置对“植物叶片的背面和正面的气孔是否一样多”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究,请回答:
(1)蒸腾作用与气孔的关系是 。
(2)小红的实验过程如下:在实验开始时把各装置的重量调到一定值,每隔一定时间就称取各装置的重量。
(3)结果预测:
①若B装置减少的重量大于A装置减少重量的一半以上,说明该植物叶片上表皮气孔数 (选填多于、少于、等于)下表皮气孔数;
②若B装置减少的重量等于A装置减少重量的一半,说明该植物叶片上表皮气孔数 (选填多于、少于、等于)下表皮气孔数;
③若B装置减少的重量小于A装置减少重量的一半,说明该植物叶片上表皮气孔数 (选填多于、少于、等于)下表皮气孔数。
(4)除了以上从重量比较外,我们还可以从试管中液面 进行比较。
(5)如果要探究蒸腾作用是不是由叶片引起的,应该选择 做为对照实验,如果要探究蒸腾作用是不是由叶片上的气孔引起的应该选择的对照实验是 。
(6)实验设计中在试管内液面滴植物油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
第3讲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光合作用
1. a. 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对照 黄白色 淀粉 b. 氧气 c. 叶绿素d. 二氧化碳 不变蓝 变蓝 二氧化碳 2. 保护组织 保卫细胞 栅栏组织 海绵组织 输导组织3.水和二氧化碳 光 叶绿体 有机物和氧气 4. 食物 能量来源 碳氧平衡 5. 合理密植 二氧化碳的浓度 增大昼夜温差
考点2呼吸作用1.a. 氧气 氧气 二氧化碳 b. 对照作用 呼吸 2. a. 能量 b.线粒体3. a. 疏松 b. 降低
知识点3吸收作用1. 溶解和运输 2. a. 吸收 b. 幼根和根毛 c. 大于 大于 3. b. 合理施肥。
知识点4蒸腾作用
1. 气孔 2.a. 温度 b. 水和无机盐 水分和无机盐 c. 水循环 3. 阴天或傍晚 去掉部分枝叶
知识点5 运输作用1. 导管 筛管 2. a. 木质部 b. 韧皮部
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C 2.D 3.D 4.D 5.A 6.B 7.D 8.A 9.A 10.C11.D 12.C 13.C 14.C 15.B 16.A 17.C 18.D
19.B20.B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计60分)
21.(12分)(1)蒸腾作用(2)促进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3)无机盐的种类、数量和比例(4)腐生性的细菌和真菌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5)一定的温度(6)提高温度和为光合作用提高二氧化碳
22.(16分)(1)磷 氮 钾(2)避免损伤幼根和根毛(3)呼吸作用(5)蒸腾(6)植物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使早上树林中氧气含量低
23.(16分) (1)有机物 二氧化碳 氧气
(4)成熟区 导管 蒸腾作用(5)水(6)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等
24.(16分) (1)气孔越多,蒸腾作用越旺盛 (3)
①多于②等于 ③ 少于 (4)下降的高度(5)AD AC(6)防止水分蒸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