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第8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7讲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人与环境考纲要求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3.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4.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5.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知识梳理知识点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1. 是任何生物体都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其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生物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2.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温度限制生物的 , 生物群落在地球表层分布的总格局的是温度和降水。www.21-cn-jy.com3.生物之间存在着 和 。前者是指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的关系,既有种内互助,也有种内斗争;后者是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共生、寄生等。知识点2生态系统的组成1.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 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其中 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养活生物;稳定大气成分,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动物能够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帮助传播花粉、种子,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各种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有机物成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知识点3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a. :指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b. :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的网状式联系。c.食物链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有捕食或寄生关系.D.食物网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除了捕食或寄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等。知识点4生态系统的功能1.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能量流动特点能量沿食物链 。一个环节只能把所获能量的10%-20%传给下一环节,形成能量金字塔。3.物质循环特点a.物质往返循环。b.有毒物质随食物链逐渐积累 。知识点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a.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的生物与非生命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对 的状态。【出处:21教育名师】b.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是 的而不是绝对的。2.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a.生态系统有一定 ,而不是一种状态。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等方面。c.生态系统的破坏人为的因素、 和引种不合理。知识点6人口与环境1.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块的主要原因是人的 大大超过的 ,所以解决人口快速增长的唯一方法是降低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中心内容是要 。2.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a.发展生态农业能改善农村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态环境,生态农业不仅有传统的粮食、蔬菜、果品等 种植业,而且还有家禽和家畜的养殖、以及 等,这些产业结构可以大大提高 的利用率,提高农作物中生物能量的转化率。b.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始终是以 、 为代表的煤烟型污染。c.居室的环境首选要满足人体的舒适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此外还应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如有充足的阳光以杀菌消毒,有良好的通风 以获得新鲜空气,以及无辐射无污染的室内装饰材料。考点剖析命题点1通过图形或情景考察食物链的书写【例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下列能体现出这一现象的正确食物链是( )A. 螳螂→蝉→黄雀 B. 树→螳螂→蝉→黄雀C. 蝉→螳螂→黄雀 D. 树→蝉→螳螂→黄雀【解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由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即: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螳螂捕食蝉,黄雀捕食螳螂.它们组成的食物链是:柳树→蝉→螳螂→黄雀。21*cnjy*com【答案】D命题点2结合图示,实验、考察生态系统【例2】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按顺序以甲、乙、丙、丁为代号建立的能量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 开始的.(2)图一只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除此之外,生态系统完整的生物部分还用包括 .该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3)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4)若图二表示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按顺序建立的能量金字塔,则甲对应的生物是 .21·cn·jy·com【分析】(1)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开始的;(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生态系统完整的生物部分还用包括分解者.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 →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故能量金字塔中甲、乙、丙、丁别代表鹰、蛇、鼠、草,故甲对应的生物是鹰;【答案】(1)生产者;(2)分解者;5;(3)鹰;(4)鹰命题点5结合情景或实验考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3】)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下列人类活动不利于改善环境的是( )A.大力开发森林资源,提供更多的木材B.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生物废弃物的利用效率C.推广生物防治,减少杀虫剂的施用D.尽量乘坐公交车,减少尾气排放【分析】大力发展森林资源,而且可以改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态环境,对森林资源的利用要合理;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生物废弃物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推广生物防治,减少杀虫剂的施用,可以减少农药污染,尽量乘坐公交车,少乘坐私家车,可以减少尾气排放。【答案】命题点4结合生活常识人口与环境【例4】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5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A. 使用一次性筷子B. 爱护花草树木C. 垃圾进行分类回收D. 洗手不忘关水龙头【分析】爱护花草树木,可以使更多的花草 ( http: / / www.21cnjy.com )树木维持碳氧平衡;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洗手不忘关水龙头,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这些都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而使用一次性筷子,会大量的消耗木材,破坏生态环境。2-1-c-n-j-y【答案】A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B.动物属于消费者,原因是它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C.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动植物尸体中的无机物,因此,属于分解者D.阳光、空气和水与生态系统有密切的关系,但不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B.沼泽是典型的淡水生态系统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D.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3.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4..校园中绿地生态系统中的蚯蚓能将土壤中的有机物或枯枝败叶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蚯蚓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21cnjy.comA.非生物的物质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5..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 )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6.人类吃的牛肉来自于以玉米为饲料的牛,则在此食物链中,牛和人分别所扮演的角色依次为( )A.生产者、消费者 B.消费者、生产者 C.分解者、消费者 D.消费者、消费者7.某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C.该食物网中,戊是分解者D.5种动物中有2种肉食动物和3种植食动物8.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 )【版权所有:21教育】A.乙和丙数量增加B.丙和丁数量减少C.乙、丙和丁数量减少D.乙和丁数量增加9.用网将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罩起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了一段时闻,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的天然的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加罩后草的光合作用减弱 B.食物链被切断了C.两处土壤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D.消费者的种类太多了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传递的B.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单向的C. 能量在沿食物链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增D.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11.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下面有关生物及其生物圈的描述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A. 森林里,朽木上的蘑菇是分解者,土壤中的蚯蚓是消费者,它们都可以促进物质循环B. 当动物以植物为食后,植物体内的能量就全部流入动物体内,供动物生长的需要C. 病毒只能营寄生方式生存,对物质循环没有作用D. 其它物质如氮、磷、硫也和碳一样,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循环12.对图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人口急剧增长会对环境产生巨大压力B.人口急剧增长会使生物圈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C.人口急剧增长会使人类需求与有限的环境资源矛盾加深D.人口急剧增长,人多力量大,会使生产力大大提高13.“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环境更宜 ( http: / / www.21cnjy.com )居”,围绕这个目标,2015年,全州市将实施“点线面”攻坚计划.绿色通道、绿道系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计划的主基调,助力“美丽泉州”建设.下列措施符合“生态恩施”理念的是( )①将垃圾分类处理 ②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上路 ③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来源:21cnj*y.co*m】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从一份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技攻关课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酸雨区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研究结果还表明,我国农业每年因遭受酸雨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亿多元。为了有效控制酸雨,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上加石灰⑤开发新能源A. ①②③ B. ②③④⑤C. ①③⑤ D. ①③④⑤15.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B.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C.生物圈中的生物就是指各种大型动物和绿色开花植物D.生物圈的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16.农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是比较脆弱的,其原因是农田生态系统的 ( )①动植物种类繁多 ②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③生态系统组成单一 ④生态平衡稳定性强⑤生态系统结构复杂 ⑥生态系统稳定性差2·1·c·n·j·y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④⑤ D. ④⑤⑥17..在家清洗水果蔬菜时,往往要浸泡1-2个小时,这是为了( )A.让水果、蔬菜更新鲜B.节约用水C.让水果蔬菜吸水D.去掉水果、蔬菜表面的农药18.下列哪项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没有破坏作用( )A.生活中的污水不经过处理就排到湖泊、河流中B.有人用自制的工具,捕捉野外的麻雀、野鸡等鸟C.把森林、草原等开垦成粮田D.在森林里,砍伐高大树木的同时种上一些幼小的树苗19..戴奥辛是一类持久性污染物质.塑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废弃物的燃烧、造纸木浆的漂白等都会产生戴奥辛,使污染问题更严重.下列四个观点中,和你观点最接近的叙述是( )A.如果政府规定卖场没有免费提供塑料袋,我会自备购物袋B.我认为减缓戴奥辛污染是政府的责任,和我无关联C.我愿意减少使用纸张,以协助减少戴奥辛的产生D.我认为减缓戴奥辛污染是塑料、造纸企业的事,和我无关联20. 图示东昌湖内某些生物间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你认为该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丙→丁→甲→乙D.甲→乙→丁→丙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计60分)21.(16分)和平中学研究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小组对校旁池塘中四种不同的生物(A、B、C、D)进行研究:一是对它们消化道内食物的组成进行分析;二是请专家对这四种生物内的主要污染物(某种杀虫剂)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见下表:21*cnjy*com(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以食物链形式表示4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____ 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该池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__。(3)该生态系统除了这四种生物外,还有一类不可缺少的生物是________,它们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4)研究看出,大鱼、小鱼、水蚤生命活动的所需能量最终都来自小球藻所固定的________能。(5)鱼是人们的美味佳肴,原来爱吃大鱼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较多,现在很多人更喜欢吃小鱼了。从表中数据分析,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22.(16分)如图是“美丽乡村”建设中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倡导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沼气池中甲烷细菌分解秸秆产生沼气.据此推测,这类细菌的营养方式是腐生,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者,发酵后产生的沼渣可供 生长再利用,可见这类细菌对促进生态系统的 具有重要的意义。(2)家畜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请写出一条含有家畜的食物链: .(3)沼气所含的能源是农作物通过 作用贮存的,这些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 。(4)请写出这种生态农业模式的一个优点: 。23.(8分)走在大街上每隔几十米就会看到公共垃圾箱,据图请回答:(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垃圾分类处理意识越来越强,请将以下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废报纸、易拉罐、剩饭菜、苹果皮装入甲中的是 ,装入乙中的是 。(3)用过的废旧电池不可以随意乱扔,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它属于 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4)我国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 、填埋和堆肥等方法.24.(10分)如图乙是某生态系统汇总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质循环以及各成分之间关系示意图,图二是图一的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生物学上,把二氧化碳、鼠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 .(2)随着鼠的捕食过程,食物的 进入它的体内并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3)图一中生理过程 (填序号)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4)图二中B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5)由于过度放牧、滥砍乱伐,煤和是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量剧增造成温室效应,破坏了生态系统,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低碳生活,请举出一例低碳生活方式: .25.(8分)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农民增产增收,又可以保护农村环境,防止农村环境污染.如图是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分析作答:(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划分,图中所列生物属于消费者的是 ,属于分解者是 .(3)农作物的秸秆可以作为家畜的饲料,家畜的粪屑可以作为栽培食用菌的原料等事实说明,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 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 ,既使能量流向了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又有效缓解了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和浪费.(4)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变化,占优势地位的农作物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 较小,其原因是 21教育网第17讲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人与环境知识梳理知识点1 1. 水2. 分布 决定3.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知识点2 1.构成2.太阳能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知识点3 1. a.食物链b.食物网知识点42.单向流动,逐级递减。3.增加知识点5 1. a.稳定平衡b.相对 2. a.自我调节能力 c.自然因素知识点6 1.出生率 死亡率, 出生率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2. a. 食品加工厂 太阳能 b. 烟尘 二氧化硫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B2.C3.C4..D5.C6.D7.B ( http: / / www.21cnjy.com )8.A9.B10.C11.D12.D13.B14.D15.D16.B17.DA.D19.C20.C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计60分)21.(16分) (1)小球藻→水蚤→小鱼→大鱼(2)小球藻(3)分解者(4) 太阳 (5)小鱼在食物链的靠前端,有害物质积累比大鱼少21·世纪*教育网22.(16分)(1)分解者 农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 物质循环(2)消费者 农作物→家畜→人(3)光合 太阳能(4)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和物质的转化率23.(8分)(2)剩饭菜、苹果皮 废报纸、易拉罐 (3)危险有害(4)焚烧24.(10分)(1)生物因素(2)能量(3)2(4)蛇(5)多步行,少乘车;使用清洁能源等25.(16分)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固定的太阳能 农作物→家畜(2)家畜 食用菌、蚯蚓(3)多级 能量利用率(4)自我调节能力 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http: / / 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