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时 气温学习目标:掌握我国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学习重点:我国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学习过程:自主学习:( )和( )是两个重要的气候因素。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为:年平均气温由( )向( )逐渐( )。冬季,南北气温差别( ),夏季,除( )外,全国普遍( )。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 ),夏季气温最高的是( )自治区的( ),有“( )”之称。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日平均气温 ≥( )℃。根据( )的大小,我国划分为( )、( )、( )、( )、( )五个温度带和一个特殊的( )。、合作探究:读课本P27页图2.7“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回答下列问题:(、1月份等温线的分布比较( ),大体与( )平行,从南向北数值越来越( ),气温越来越( )。(、1月0℃等温线大致通过我国( )(山脉)、( )(河流)一线,此线以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 ),此线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 )。(、由图可知,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南北气温差别( ),原因是:我国南北跨维度( )。读课本P27页图2.8“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回答下列问题:(、7月份等温线的分布比较( ),大体与( )或( )平行。(、7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高原,这是因为( )。(、由图可知,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南北气温相差较( ),全国大部分普遍( )。3、读课本P30页图2.9,完成下表: 、课堂反思: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 降水学习目标:运用中国降水图,概括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了解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和分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习重点: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降水多集中于( )两季(5—9月),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北方雨季开始( ),结束( ),雨季( )。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在( )省的( ),最少的地方在( )盆地中的( )。一个地方的干湿状况同当地的( )和( )有密切关系。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 );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 )。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可以将全国划分为( )、( )、( )和( )。、合作探究:读课本P31页图2.10“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回答: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地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 )一线和( )高原的东南边缘。它与1月(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大体一致。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 )-( )-( )-( )附近,到达( )东部。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地区。、课堂检测: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带与( )带的分界线,( )地区与( )地区的分界线。“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景象可能出现在( ):西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课堂小结:(参考练习册P34)课堂反思: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第三课时 气候特征学习目标:掌握我国气候的两大特征。通过读图掌握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通过读图掌握我国冬、夏季风的差异。理解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习重点: 我国气候的两大特征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我国气候的特征是( )和( )。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东部地区是(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齐全); 西北地区为( );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形成独特的( )。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盛行( )风,( );夏季盛行( )风,( )。、合作探究:1、读课本P35页季凤图,比较我国冬、夏季风的差异风向源地陆地吹向海洋或海洋吹向陆地特点影响范围冬季风 、全国夏季风 、季风区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多样,使我国气候更加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课堂检测: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地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大致是( )一线。课堂小结:(参考练习册P37)课堂反思: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第四课时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学习目标:1、掌握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2、会通过读图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的影响因素。3、知道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知道我国的三种特殊天气。学习重点: 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和( )。( )是形成我国南北气温差异的重要因素,南北方地区( )位置不同,接受的( )不同,气温差异大。我国东部地区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东西部距离( )的远近不同,气温降水差异大。我国( )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在同一纬度地区,高原和山地气温( ),平原气温(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我国的特殊性天气有( )、( )和( )。、合作探究:完成课本P39页积极参与、课堂检测:1、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生存,主要是因为我国( ),黑龙江省的北部成为世界上水稻种植最北地区的原因是(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季风区面积广大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原因是( )多选气候不同 b、种植方法不同 c品种不同 d水土不同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一月(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带与( )带的分界线,( )地区与( )地区的分界线,( )气候区与( )气候区的分界线。(四)课堂小结:(参考练习册P41页)(五)课堂反思: 本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晋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2.2复杂多样的气候(第1课时气温)学案(无答案).doc 晋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2.2复杂多样的气候(第2课时降水)学案(无答案).doc 晋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2.2复杂多样的气候(第3课时气候特征)学案(无答案).doc 晋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2.2复杂多样的气候(第4课时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学案(无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