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本课堂导学案课题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课型新授总课时10学习目标学会运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重点学会运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难点进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活动学法指导阅读教材,勾画圈点,在书中标记好重点,记忆、同学间互考;组内合作交流,共同探讨,找到答案,小组代表发言,展示成果。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复习:1、什么是先天性行为?什么是学习行为?2、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别?自主学习:自学教材,完成以下内容,并在书中勾画圈点,记忆,同学间互考。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类:()和()。观察法要求观察者精确、真实、详尽、客观地反复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也就是说要求观察者在观察某种动物时,将这种动物的所作所为不加渲染地如实记录,即见到什么就记下什么。实验法是运用各种手段将行为的主体(动物)或行为的环境条件(各种有关刺激)加以改变,来分析研究动物行为的一种方法。通常是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这就是综合法。教材中的研究动物行为的探究活动,都可以用综合法来研究,同学们可以根据具体条件替换实验材料或方法。2、探究活动(一)、提出问题(二)、作出假设(三)、制订计划(四)、实施计划(五)、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六)、表达和交流合作探究1、不同的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 2、请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面这些动物的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将代号填入表中,并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主要特点。(1)小猫吃奶(2)象帮人运木材(3)鸡孵蛋(4)变色龙能改变身体的颜色(5)听见上课铃,同学们赶紧走进教室(6)鹦鹉学舌(7)黑猩猩堆叠木箱,去摘香蕉(8)蜜蜂采蜜(9)鸟筑巢(10)导盲犬帮助盲人过马路(11)蜻蜓点水(12)蚕吐丝 动物行为类型 代号 主要特点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3.请阅读资料后回答问题。在某地生活着几种鸟。鹰就是其中一种,它的脖子较短,能捕食刚孵出不久的其他鸟的幼鸟;而鹅不捕食这些幼鸟,它的脖子较长。当刚刚孵出的幼鸟看到任何鸟类的影子时,它们就马上将身体蜷缩起来。随着幼鸟逐渐长大,当它们看到鹰的影子时仍然会将身体蜷缩起来,但它们看到鹅的影子时却不再蜷缩。(1)刚刚孵出的幼鸟看到任何鸟类的影子时,它们就马上将身体蜷缩起来。幼鸟的这种行为从获得途径上看属于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是由什么决定的?(2)请你预测一下,当看到下图A、B两种鸟的影子时,稍大一些的幼鸟将有怎样的行为?这种行为说明了什么问题?请试着解释。归纳总结:学生谈收获,教师补充。检测练习:1、下列不属于动物的行为的是:A、孔雀开屏B、白细胞聚集到伤口周围C、蚂蚁搬家D、小狗打盹2、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小鸟喂金鱼B.大山雀偷饮牛奶C.蚯蚓走迷宫D.成年黑猩猩堆叠木箱取高处的香蕉3、“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分别描绘了蝴蝶和蜻蜓的: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C.取食行为、繁殖行为D.繁殖行为、攻击行为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低等动物没有学习能力;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B、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会在养鱼池边喂张口求食的金鱼,这是一种后天性行为。C、幼小的黑猩猩利用一根沾水的树枝从洞穴中取出白蚁作为食物,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D、蚂蚁筑巢和蜘蛛结网都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5、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A、蜜蜂B、小白鼠C、蚯蚓D、鲨鱼复习提问 动物行为类型 代号 主要特点 先天性行为 (1)(3)(4)(8)(9)(11)(12)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学习行为 (2)(5)(6)(7)(10) 动物生来没有,而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3.(1)属于先天性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2)看到A影子时,幼鸟将身体蜷缩起来;看到B影子时,幼鸟的身体不再蜷缩;说明鸟类具有学习行为,较大的鸟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可以知道某种鸟的影子是否代表有危险,以及是否需要躲避板书设计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