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017年新课标Ⅱ卷,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答案】D2.(2017年新课标Ⅰ卷,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答案】B【解析】长翅与长翅交配,后代出现残翅,则长翅均为杂合子(Bb),子一代中残翅占1/4,而子一代雄性中出现1/8为白眼残翅,则雄性中残翅果蝇占1/2,所以亲本雌性为红眼长翅的双杂合子,亲本雌蝇的基因型为BbXRXr,A正确;F1中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4×1/2=3/8,B错误;亲本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则各含有一个Xr基因,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C正确;白眼残翅雌蝇的基因型为bbXrXr,为纯合子,配子的基因型即卵细胞和极体均为bXr,D正确。3.(2016年新课标Ⅲ卷,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类型比红花植株的多【答案】D4.(2015年海南卷,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答案】D【解析】孟德尔定律的前提是遗传因子独立存在,不相互融合,A错误;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中,B错误;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3×3=27种,C错误;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2×2×2=8种,D正确。5.(2017年新课标Ⅲ卷,32)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③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答案】(1)选择①×②、②×③、①×③三个杂交组合,分别得到F1和F2,若各杂交组合的F2中均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若出现其他结果,则可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不是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2)选择①×②杂交组合进行正反交,观察F1雄性个体的表现型。若正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与反交得到的F1中雄性个体有眼/无眼、正常刚毛/小刚毛这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均不同,则证明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取雌性的①和雄性的③进行杂交实验: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子一代中雌性全为有眼,雄性全为无眼,则A/a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一代中全为有眼,且雌雄个数相等,则A/a位于常染色体上。6.(2017年海南卷,29)果蝇有4对染色体(I~IV号,其中I号为性染色体)。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特点如表所示。表现型表现型特征基因型基因所在染色体甲黑檀体体呈乌木色、黑亮eeIII乙黑体体呈深黑色bbII丙残翅翅退化,部分残留vgvgII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1)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是___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不符合9∶3∶3∶1的表现型分离比,其原因是__________。(2)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F1雌雄交配得到的F2中果蝇体色性状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分离。(3)该小组又从乙果蝇种群中得到一只表现型为焦刚毛、黑体的雄蝇,与一只直刚毛灰体雌蝇杂交后,子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焦刚毛灰体♂∶焦刚毛黑体♂=6∶2∶3∶1∶3∶1,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控制刚毛性状的基因用A/a表示)。【答案】(1)灰体长翅膀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II号染色体上,不能进行自由组合(2)EeBb灰体会(3)XAXABB、XaYbb【2018年高考考点定位】考纲内容考纲解读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Ⅱ)。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理解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并在学习该部分内容及解题中加以应用;2.应用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分析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生物的遗传问题,能够进行遗传实验设计。【命题预测】本考点是高考重中之重,年年必考,而且多以非选择题出现,占分值大。纵观近三年高考题,本专题主要考查亲代基因型推断、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推断以及概率计算、遗传病遗传方式推断和发病率计算、与育种结合考查遗传实验分析和设计。预测2018年高考仍将注重考查用“先分解后组合”法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问题,体现假说演绎法在遗传实验设计中的考查。【要点讲解】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孟德尔的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配子的产生①假说: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②F1产生的配子a.雄配子种类及比例:YR∶Yr∶yR∶yr=1∶1∶1∶1。b.雌配子种类及比例:YR∶Yr∶yR∶yr=1∶1∶1∶1。(2)配子的结合①假说: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②F1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3)遗传图解(4)假说验证①方法:测交实验。②遗传图解2.自由组合定律 (1)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2)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4)范围:有性生殖的生物,真核细胞的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无性生殖和细胞质基因遗传时不遵循。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1.自由组合定律9∶3∶3∶1的变式分析F1(AaBb)自交后代比例原因分析9∶7当双显性基因同时出现时为一种表现型,其余的基因型为另一种表现型9∶3∶4存在aa(或bb)时表现为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或9∶6∶1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15∶1有显性基因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表现另一种性状12∶3∶1双显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或13∶3双显性、双隐性和一种单显性表现为一种性状,另一种单显性表现为另一种性状或1∶4∶6∶4∶1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1(AABB)∶4(AaBB+AABb)∶6(AaBb+AAbb+aaBB)∶4(Aabb+aaBb)∶1(aabb)2.某些致死基因或基因型导致性状的分离比改变设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1)显性纯合致死(AA、BB致死):①自交后代:AaBb∶Aabb∶aaBb∶aabb=4∶2∶2∶1,其余基因型个体致死;②测交后代:AaBb∶Aabb∶aaBb∶aabb=1∶1∶1∶1。(2)隐性纯合:①致死双隐性致死:自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9∶3∶3;②单隐性致死:自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9∶1。【考点透析】考点1 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典型例题】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不一定为9∶3∶3∶1【答案】B【名师点睛】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图解【变式训练】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的花粉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的花粉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色【答案】C【解析】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必须是可以在显微镜下表现出来的性状,即非糯性(A)和糯性(a),花粉粒长形(D)和圆形(d)。①和③杂交所得F1的花粉只有抗病(T)和染病(t)不同,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错误;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应该选择②④组合,观察F1的花粉,B错误;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Aa)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一半花粉为蓝色,一半花粉为棕色,D错误。考点2 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及应用【典型例题】如下图所示,某红花植株自交后代花色发生性状分离,下列不是其原因的是( ) A.亲本红花植株能产生不同类型的配子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C.减Ⅱ后期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D.减Ⅰ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答案】C【名师点睛】自由组合定律异常分离比解题技巧(1)看F2的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9∶3∶3∶1进行对比,分析合并性状的类型。如比例为9∶3∶4,则为9∶3∶(3∶1),即4为两种性状的合并结果。(3)根据具体比例确定出现异常分离比的原因。(4)根据异常分离比出现的原因,推测亲本的基因型或推断子代相应表现型的比例。【变式训练】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子一代均为扁盘状南瓜。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者比例为9∶6∶1,现对子二代中的圆形南瓜做测交,则后代中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的比例为( )A.2∶0∶1B.0∶2∶1C.5∶0∶1D.0∶5∶1【答案】B【解析】由9∶6∶1比例可推出:扁盘状、圆形、长形南瓜分别为双显性、单显性、双隐性。对单显性个体测交,后代无双显性个体,圆形与长形比为2∶1。【知识网络】1.(广东省深圳市2017届高三2月第一次调研(一模)理综生物试卷)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身和黑身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长翅灰身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残翅雌果蝇,雄果蝇中的黑身个体占1/4。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B.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C.子代不会出现残翅黑身雌果蝇D.亲本雌蝇只含一种隐性基因【答案】B2.(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外国学校高考冲刺卷生物卷)某种小鼠的体色受常染色体基因的控制,现用一对纯合灰鼠杂交,F1都是黑鼠,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体色表现为9黑∶6灰∶1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鼠体色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若F1与白鼠杂交,后代表现为2黑∶1灰∶1白C.F2灰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D.F2黑鼠有两种基因型【答案】A4.(2017年贵阳第三次监测生物试题)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B.F1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同C.F2中没有红眼黑体的原因是存在致死基因D.F2中的黑眼黄体的基因型有4种【答案】D【解析】根据实验结果中F2的性状分离比9∶3∶4(3+1),可知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aaBB,黑眼黑体鳟鱼的基因型为AAbb,A错误;F1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配子的数量远远小于雄配子的数量,B错误;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可知,在F2中不存在致死基因,C错误;F2中黑眼黄体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共有4种,D正确。5.(2017届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民族中学高三月考生物卷)现用山核桃的甲(AABB)、乙(aabb)两品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测交类型测交后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父本母本AaBbAabbaaBbaabbF1乙1/72/72/72/7乙F11/41/41/41/4A.F1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花粉可能有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B.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9种C.将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四种表现型不同的植株D.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该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D6.(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考生物试题)某种动物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具体控制关系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基因正常表达时,以任一链为模板转录和翻译产生酶AB.B基因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以提高酶B的合成效率C.该动物群体中无色眼的基因型只有1种,猩红色眼对应的基因型有4种D.若一对无色眼亲本所形成的受精卵中基因a突然变成了基因A,或基因b突然变成了基因B,则发育成的子代为深红色眼【答案】C【解析】A基因正常表达时,以非编码链为模板转录形成mRNA,以mRNA为模板翻译产生酶A,A错误;以B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出的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以提高酶B的合成效率,B错误;分析图示可知:无色眼没有酶A和酶B,为无色底物,缺乏A基因和B基因,基因型只有aabb这1种,猩红色眼有A基因控制合成的酶A或B基因控制合成的酶B,因此对应的基因型有4种,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C正确;若一对无色眼亲本(aabb)所形成的受精卵中基因a或b发生突变,发育成的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表现为猩红色眼,D错误。7.(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水稻抗稻瘟病是由基因R控制,细胞中另有一对等位基因B、b对稻瘟病的抗性表达有影响,BB使水稻抗性完全消失,Bb使抗性减弱。现用两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右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是RRBB、rrbbB.F2的弱抗病植株中纯合子占2/3C.F2中全部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抗病植株占8/9D.不能通过测交鉴定F2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答案】D8.(河南省信阳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三月考生物试题)下图表示孟德尔揭示两个遗传定律时所选用的豌豆植株及其体内相关基因控制的性状、显隐性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都可以作为验证基因分离定律的材料B.图丁个体自交后代中最多有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C.图丙、丁所表示个体减数分裂时,可以揭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图丙个体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属于假说一演绎的实验验证阶段【答案】A9.(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5月调研考试)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毛色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与a、Y与y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若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能满足要求的交配组合有两组C.基因型为Yy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黄色毛和白色毛的比例为3:5D.若黄色与白色两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母本的基因型是Yy【答案】C【解析】由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知,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错误;若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只有YY×yy这一组杂交组合,B错误;基因型为Yy的雌雄个体杂交,F1基因型为1YY、2Yy、1yy,雄性中黄色毛:白色毛=3:1,雌性全为白色毛,故子代黄色毛和白色毛的比例为3:5,C正确;当亲本的杂交组合为Yy×yy时,也可生出白色雄性(yy)个体,D错误。10.(江西省南昌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i)决定,IA与IB可依次表达为红细胞膜上的A凝集原与B凝集原,i不能表达产生凝集原。血清中的凝集素能与对应凝集原结合,而导致红细胞凝集。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O型血者血清中既有A凝集素又有B凝集素,其控制血型的基因组成为____。(2)基因控制凝集原的合成主要包括__________过程。(3)—位AB型血、红绿色盲基因组成为XDXd的女子与O型血色盲男子,婚后高龄产下一个AB血型的男孩。试推测事件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检测该AB血型男孩发现他同时是色盲患者,他的基因组成为_____。假设该男孩长大成人,且ABO血型的控制基因随机分离,则该男孩正常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正常且不携带色盲基因的精子的概率是_____。(4)医生在通过________后,常建议部分产妇在胎儿出生前做羊水检査、B超检査、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诊断等_____,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答案】(1)ii(2)转录和翻译(3)AB型女子的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2条9号染色体未分离,最终形成了含有2条9号染色体的AB型卵细胞 IAIBiXdY1/4(4)遗传咨询产前诊断11.(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牛的毛色与真黑素(黑色)和褐黑素(栗色)有关。下图表示牛黑色素细胞中正常基因E控制这两种色素合成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第二阶段的场所是____________。(2)酪氨酸酶的合成还需要基因D和F,但两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未知。F与f基因共同存在时,酪氨酸酶的合成量有所下降,表现为栗色;个体缺少酪氨酸酶时表现为白色。①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让基因型为DdFf和ddFf的牛杂交,后代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若选择F1中的黑色牛和栗色牛杂交,F2白色牛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__。F2中f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从F1到F2代,基因F(f)控制的性状是否发生进化___________。②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让基因型DdFf和DdFf的牛交配,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3)另一品种牛的毛色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若一个种群中有E+E+60只,E+E20只,EE16只,Ee4只,若该种群个体随机交配产生后代F1中,表现型浅黑色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 核糖体(2)①黑:栗:白=1:2:51/21/4是②黑:栗:白=1:2:1或栗色:白=1:1或黑:栗:白=1:1:2(3)2.8%1.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则正确的是( )A.该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子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16C.子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D.亲代紫花植株测交后代紫花∶白花为1∶1【答案】A【解析】子代出现了9:7的比例,该比例是9:3:3:1的变形,是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亲代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后代紫花占9/16,因此紫花中能稳定遗传(AABB)的占1/9,B错误;子代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包括AAbb、Aabb、aaBB、aaBb、aabb,C错误;亲代的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因此测交后紫花:白花为1:3,D错误。2.某二倍体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已知A、B、D三个基因分别对a、b、d基因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再用所得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C.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D.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答案】A3.节瓜有全雌株(只有雌花)、全雄株(只有雄花)和正常株(雌花、雄花均有)等不同性别类型的植株,研究人员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A.节瓜的性别是由两对基因决定的,其遗传方式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实验一中,F2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中纯合子占1/9C.实验二中,亲本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F1正常株的基因型也为AABb或AaBBD.实验一中,F1正常株测交结果为全雌株∶正常株∶全雄株=1∶2∶1【答案】B4.人体肤色的深浅受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A、B控制深色性状)。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下列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子女可产生四种表现型B.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C.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4D.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人体肤色由深到浅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8AABB+1/8AABb+1/4AaBB+1/4AaBb+1/8aaBB+1/8aaBb。从结果可以看出,有四种表现型。肤色最浅的基因型是aaBb。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1/8+1/4=3/8。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1/4+1/8=3/8。5.已知水稻的抗旱性(A)和多颗粒(B)属于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抗旱、多颗粒植株若干,对其进行测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旱多颗粒∶敏旱少颗粒=2∶2∶1∶1,若这些亲代植株相互受粉,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A.24∶8∶3∶1B.9∶3∶3∶1C.15∶5∶3∶1D.25∶15∶15∶9【答案】A6.某个鼠群有基因纯合致死现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该鼠群的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则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均为YyDdB.F1中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均为YyDdC.F1中只有部分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时期死亡D.F1中黄色长尾和灰色短尾的基因型分别是Yydd、yyDd【答案】C【解析】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Y_D_)经多次交配,产生的F1中有黄色和灰色,有短尾和长尾,说明两亲本的基因型均为YyDd;YyDd×YyDd,正常情况下,F1中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9∶3∶3∶1,但实际比例为4∶2∶2∶1,说明基因型为YY__、__DD的个体均致死,故F1中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黄色长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灰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7.下列涉及自由组合定律理解的表述,正确的是( )A.AaBb个体产生配子的过程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X染色体上的基因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自由组合C.Aa个体产生两种配子的过程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D.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发生自由组合【答案】B【解析】若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AaBb个体产生配子的过程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项错误;X染色体上的基因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因此能自由组合,B项正确;Aa个体产生两种配子的过程体现了分离定律,C项错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发生自由组合,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自由组合,D项错误。8.孟德尔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种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A.亲本必须是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B.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F1的雌、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都能发育成新个体【答案】A【解析】亲本既可以选择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也可以选择纯合的黄色皱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因此亲本必须是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与F2出现这种比例无直接关系。9.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AA的植株表现为大花瓣,Aa的为小花瓣,aa的为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和Rr的花瓣是红色,rr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A.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B.子代共有4种表现型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约为1/3D.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纯合子约占1/4【答案】B10.某植物的花的颜色有红色和白色,其红花的颜色深浅由三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C与c)控制,显性基因有加深红色的作用,且作用效果相同,具有累积效应,完全隐性的个体开白花,亲本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假设没有基因突变及交叉互换)。请回答下列问题:(1)F1中颜色最深的个体自交,理论上F2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按颜色由深到浅的顺序),其中颜色最深的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2)该种植物花的位置有顶生与腋生两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只有两对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为顶生,其他情况下为腋生。已知其中一对等位基因D、d位于1、2号染色体上,要确定另一对等位基因F、f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第一步:选择基因型为DDFF和ddff亲本杂交得到F1;第二步:F1植株________交,得到F2;第三步:观察统计F2植株花的位置______________。结果及结论:①若F2植株花的位置腋生与顶生的比例接近________,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F、f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②若F2植株花的位置腋生与顶生的比例接近________,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F、f位于1、2号染色体上。【答案】(1)7 1∶2∶3∶4∶3∶2∶1 AABBCC(2)答案一:自 表现型及其比例 ①15∶1 ②3∶1 答案二:测 表现型及其比例 ①3∶1 ②1∶111.有一种无毒蛇,皮肤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合成黑色素,基因B控制合成橘红色素。野生型蛇的皮肤上有黑色和橘红色相间条纹,白色蛇皮肤细胞中不能合成相关色素。下面是该种蛇皮肤花纹遗传系谱图,分析回答:(1)A、a和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野生型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种。(2)图中Ⅰ2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若Ⅲ1与Ⅲ4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野生型蛇的概率为________。若从Ⅲ1与Ⅲ4杂交后代中选择野生型蛇随机交配,所得橘红色蛇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3)下图为Ⅱ2个体体内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中与皮肤斑纹相关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已知该细胞继续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受精后发育为Ⅲ3个体,分析与该生殖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 ①若该细胞是由于基因重组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该细胞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4(2)Aabb 5/12 7/13(或49/91)(3)①Ab、AB、aB ②AB、AB、aB或Ab、Ab、aB(3)Ⅱ2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b,次级卵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若该细胞是由于基因重组引起,则与该生殖细胞同时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B,另外两个第二极体的基因组成为AB、Ab;若该细胞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则可能是B突变为b,或b突变为B,与该生殖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AB、aB或Ab、Ab、aB。12.水稻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有如下结果: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_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_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F2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____________,具体发生在时期______________。(4)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②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遵循(2)不遵循(3)重新组合(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的四分体(减Ⅰ前期)(4)一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