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017年新课标Ⅲ卷,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答案】D2.(2017年海南卷,20)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B.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C.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D.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答案】C【解析】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可能黑色为显性或隐性,A错。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不能说明显隐性,B错。显隐性基因频率相等,则显性个体数量大于隐性个体数量,故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隐性基因频率大于显性基因频率,C正确。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栗色可能为显性也可能为隐性,D错。3.(2016年上海卷,21)表2显示某家庭各成员间的凝血现象(-表示无凝血,+表示凝血),其中妻子是A型血,则女儿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为( ) A.A型;IAiB.B型;IBiC.AB型;IAIBD.O型;ii【答案】B4.(2017年新课标Ⅰ卷,32)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基因型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2)某同学为了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让多对纯合黑毛母羊与纯合白毛公羊交配,子二代中黑毛∶白毛=3∶1,我们认为根据这一实验数据,不能确定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需要补充数据,如统计子二代中白毛个体的性别比例,若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M/m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M/m是位于常染色体上。(3)一般来说,对于性别决定为XY型的动物群体而言,当一对等位基因(如A/a)位于常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种;当其位于X染色体上时,基因型有____种;当其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时,(如图所示),基因型有____种。【答案】(1)有角:无角=1:3 有角:无角=3:1(2)白毛个体全为雄性白毛个体中雄性:雌性=1:1(3)357【解析】(1)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通过列表可知Nn×Nn子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为:子代基因型1/4NN2/4Nn1/4nn子代雄性表现型有角有角无角子代雌性表现型有角无角无角5.(2016年天津卷,9)鲤鱼和鲫鱼体内的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是同工酶(结构不同、功能相同的酶),由两条肽链构成。编码肽链的等位基因在鲤鱼中是a1和a2,在鲫鱼中是a3和a4,这四个基因编码的肽链P1、P2、P3、P4可两两组合成GPI。以杂合体鲤鱼(a1a2)为例,其GPI基因、多肽链、GPI的电泳(蛋白分离方法)图谱如下。请问答相关问题:(1)若一尾鲫鱼为纯合二倍体,则其体内GPI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则鲤鲫杂交的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2a4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在其杂交子一代中取一尾鱼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图谱中会出现__________条带。(3)鲤鲫杂交育种过程中获得了四倍体鱼。四倍体鱼与二倍体鲤鱼杂交,对产生的三倍体子代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每尾鱼的图谱均一致,如下所示。据图分析,三倍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二倍体鲤鱼亲本为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_。【答案】(1)P3P3或P4P4(2)25% 3(3)a1a2a3 100%6.(2015年新课标Ⅰ卷,32)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__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__,A基因频率为___。(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答案】(1)1:1 1:2:1 0.5(2)A基因纯合致死 1:1【2018年高考考点定位】考纲内容考纲解读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离定律(Ⅱ);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Ⅱ)。1.理解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并在学习该部分内容及解题中加以应用;2.写出亲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并结合数学知识进行概率计算;3.应用运用分离定律解决有关问题。【命题预测】本考点是高考核心考点,年年必考,2017全国各地高考在非选择题几乎都出现,占分比例大。纵观近三年高考题,本专题主要考查运用分离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显隐性判断、纯合子和杂合子判断、遗传病发病率推断、遗传实验设计等。预测2018年高考仍将在非选择题出现,而且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结合,注重考查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要点讲解】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能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自然状态下都为纯种。(2)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用豌豆做杂交实验的方法(1)图中①为去雄: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2)套袋隔离: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3)图中②为人工授粉: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4)再套袋隔离: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授粉后所结出的。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1)实验过程及现象(2)提出问题:由F1、F2的现象分析,提出了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的比例分离的问题。4.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理论解释: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2)遗传图解5.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1)演绎推理过程①原理: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隐性基因的配子,所以不会掩盖F1配子中基因的表达。②方法:测交实验,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③遗传图解:④预期:测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1∶1。(2)测交实验结果:测交后代的高茎和矮茎比接近1∶1。(3)结论:实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相符,证明对分离现象的理论解释是正确的。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1.基因的分离定律 (1)研究对象: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2)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3)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如下图所示:(4)适用范围: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②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③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2.分离定律的验证(1)自交法(2)测交法3.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上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第一步:按照育种的目标,选配亲本进行杂交;第二步:根据性状的表现选择符合需要的杂种类型;第三步:有目的地选育,培养出稳定遗传的新品种:如果优良性状是隐性的,可直接在F2代中选种培育;如果优良性状是显性的,则必须从F2代起连续自交,选择若干代(一般5~6代),直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2)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①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②为禁止近亲结婚提供理论依据。【考点透析】考点1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典型例题】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B.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C.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D.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答案】C【名师点睛】关于孟德尔实验的3个易错点(1)对母本去雄、套袋:去雄应在花未成熟时就进行,套袋的目的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2)正交和反交: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不论高茎豌豆作父本还是作母本,实验结果相同,即正反交实验结果相同。(3)“演绎”≠测交:“演绎”不同于测交实验,前者只是理论推导,后者则是在大田中进行杂交实验验证。【变式训练】利用“假说—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作出的“演绎”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比B.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C.为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遗传现象【答案】A【解析】孟德尔的假说—演绎中,假说的核心内容是F1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预测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会出现1∶1的性状比,A正确,B错误;为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错误;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细胞质基因的遗传,D错误。考点2 分离定律及其应用【典型例题】鸡的毛腿(B)对光腿(b)为显性。现让毛腿雌鸡甲、乙分别与光腿雄鸡丙交配,甲的后代有毛腿,也有光腿,比为1∶1,乙的后代全部是毛腿,则甲、乙、丙的基因型依次是( )A.BB、Bb、bbB.bb、Bb、BBC.Bb、BB、bbD.Bb、bb、BB【答案】C【名师点睛】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1)基因填充法。先根据亲代表现型写出能确定的基因,如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可用A_来表示,那么隐性性状基因型只有一种aa,根据子代中一对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基因。(2)隐性纯合突破法。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aa),因此亲代基因型中必然都有一个a基因,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型做进一步的判断。(3)根据分离定律中规律性比值来直接判断: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Bb)。即Bb×Bb→3B_∶1bb。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Bb×bb→1Bb∶1bb。③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即BB×BB或BB×Bb或BB×bb。④若后代只有隐性性状,则双亲一定都是隐性纯合子(bb)。即bb×bb→bb。【变式训练】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A、a),发病率很低。该病显性纯合体(AA)病情严重而死于胚胎期,杂合体(Aa)体态异常,身体矮小,有骨化障碍,但智力正常,隐性纯合体(aa)表现型正常。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为完全显性遗传病,能活到成年人的基因型有Aa和aaB.该病为不完全显性遗传病,且AA个体病情重,Aa个体病情较轻C.该遗传病发病率很低的根本原因是Aa的基因型频率低D.若一对基因型为Aa的夫妇同时还是白化基因携带者,则他们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答案】B【解析】从题中信息来看,AA个体病情比Aa个体重,即Aa个体实际上也是患者,因此,控制该病的一对基因中,A对a为不完全显性;该遗传病发病率很低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频率低,且基因型AA的个体胚胎期致死导致A基因频率降低;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未知,则无法计算相关概率。【知识网络】1.(贵州省黔东南州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凤仙花的花瓣由单瓣和重瓣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单瓣对重瓣为显性,在开花时含有显性基因的精子不育而含隐性基因的精子可育,卵细胞不论含显性还是隐性基因都可育。现取自然情况下多株单瓣凤仙花自交得F1,问F1中单瓣与重瓣的比值分析中正确的是( )A.单瓣与重瓣的比值为3∶1B.单瓣与重瓣的比值为1∶1C.单瓣与重瓣的比值为2∶1D.单瓣与重瓣的比值无规律【答案】B2.现有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中的个体全为灰身,乙瓶中的个体既有灰身也有黑身。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果蝇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若后代都不出现性状分离则可以认为( )A.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B.甲瓶中果蝇为乙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C.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D.乙瓶中果蝇为甲瓶中果蝇的亲本,乙瓶中灰身果蝇为纯合子【答案】D3.(山西省临汾一中、忻州一中、康杰中学等五校2017届高三第五次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某大学生物系学生通过杂交试验研究某种短腿青蛙腿形性状的遗传方式,得到下表结果。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组合1234短腿♀×长腿♂长腿♀×短腿♂长腿♀×长腿♂短腿♀×短腿♂子代长腿48469024短腿4648076A.长腿为隐形性状,短腿为显性性状B.组合1、2的亲本至少有一方为纯合子C.控制短腿与长腿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上D.短腿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答案】D【解析】根据组合4中短腿♀×短腿♂,子代中长腿∶短腿≈1∶3可推知,亲本为杂合子,短腿为显性性状,长腿为隐性性状,而且青蛙腿形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A正确、D错误;组合1、2都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比约为1∶1,相当于测交,所以其亲本都是一方为纯合子,另一方为杂合子,B正确;由于题目中没有对子代雌雄个体进行分别统计,所以控制短腿与长腿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也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C正确。4.(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期末考试试题)下列有关推理不正确的是( )A.隐性性状的个体是纯合体B.隐性个体的显性亲本必为杂合体C.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难以独立确定D.后代全为显性,则双亲必为显性纯合子【答案】D5.(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考试生物试题)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的一对性状是子叶颜色,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下图是孟德尔用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分别作为父本、母本再进行杂交的实验结果示意图,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和③都是黄色子叶B.③的子叶颜色与F1相同C.①和②都是黄色子叶、③是绿色子叶D.①和②都是绿色子叶、③是黄色子叶【答案】C【解析】根据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图中F2中①、②、③的基因型分别是Yy、Yy、yy,故①、②的子叶颜色为黄色,③的子叶颜色为绿色。6.(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下列现象中未体现性状分离的是( )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出现比例相等的黑色长毛兔和白色长毛兔【答案】D【解析】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B、C三项均体现出“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性状分离”现象,但D中子代的黑毛与白毛早在亲代中已存在,不属于“性状分离”。7.(湖北省天门、仙桃、潜江三市2016-2017学年高三月考生物试题)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牛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1头小牛。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A.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B.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为显性C.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的3头牛全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答案】D【解析】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的3头牛全部是无角,由于子代牛的数量较少,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8.(湖北省襄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低磷酸酯酶症是一种遗传病,一对夫妇均表现正常,他们的父母也均表现正常,丈夫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而母亲是携带者,妻子的妹妹患有低磷酸酯酶症。这对夫妇生育一个正常孩子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A.1/3B.1/2C.6/11D.11/12【答案】C9.(福建省漳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果蝇缺失1条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Ⅱ号染色体上的翻翅对正常翅为显性。缺失1条Ⅱ号染色体的翻翅果蝇和缺失1条Ⅱ号染色体正常翅果蝇杂交,则关于F1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数正常的果蝇占1/3B.翻翅果蝇占2/3C.染色体数正常的翻翅果蝇占2/9D.染色体数正常的翻翅果蝇占1/3【答案】C10.(广东省阳江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答案】C【解析】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如A、a),其交配类型多于4种(AA×Aa,AA×aa,Aa×aa,AA×AA,Aa×Aa,aa×aa);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的配子类型比为1∶1;通过测交不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数量,但可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是否是纯合子、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11.(河北省石家庄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①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②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③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1)根据______组实验,可判断黑色为__________(显性或隐性)性状。(2)黄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黑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答案】(1)③隐性(2)AaaaAA12.(内蒙古集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紫罗兰花瓣形态的单瓣和重瓣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相对性状,自然界中紫罗兰大多为单瓣花,偶见更美丽的重瓣花.研究人员做了如下研究:让单瓣紫罗兰自交得F1,再从F1中选择单瓣紫罗兰继续自交得F2,如此自交多代,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50%的单瓣紫罗兰和50%重瓣紫罗兰,所有的重瓣紫罗兰都不育(雌、雄蕊发育不完善)。过程如图所示:(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测:紫罗兰花瓣单瓣和重瓣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___为显性性状。(2)取上面实验中F1的单瓣紫罗兰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继续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植株只表现为重瓣,说明:亲代单瓣紫罗兰中含有___基因的花粉不育,而含有___基因的花粉可育。(3)研究发现,引起某种配子不育是由于等位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造成的(B基因和b基因不缺失)。①综合上述实验推断:染色体缺失的____配子可育,而染色体缺失的____配子不育。②若B、b表示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B﹣、b﹣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F1单瓣紫罗兰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_,产生的雄配子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4)现有基因型分别为BB、Bb、bb、B﹣b、bb﹣等5种紫罗兰,欲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3)中的推断,需选择基因型为______的亲本组合进行____实验。【答案】(1)基因分离单瓣(2)B(或显性)b(或隐性)(3)①雌雄②B﹣:b=1:1只有b一种配子(4)B﹣b和Bb正交和反交1.黄瓜是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果皮的绿色和黄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状。从种群中选定两个个体进行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A.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自交B.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正、反交C.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杂交D.黄色果皮植株自交或绿色果皮植株自交【答案】C【解析】若两亲本是纯合子,则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不能判断显隐性;黄瓜无性染色体,正交反交结果相同;绿色果皮植株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绿色果皮为显性,若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绿色果皮是纯合子,再和黄色果皮植株杂交,后代若出现黄色果皮植株则黄色果皮为显性,若后代为绿色果皮,则绿色果皮为显性。2.西红柿果肉颜色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红色为显性。用杂合的红果肉西红柿自交获得F1,将F1中表现型为红果肉的西红柿自交得到F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F2中无性状分离B.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C.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2/5D.F2中首先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西红柿【答案】C3.某二倍体植物的叶表面无蜡粉和有蜡粉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E、e控制),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如下三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编组亲本组合F1的表现型及比例甲组无蜡粉植株(♀)×有蜡粉植株(♂)无蜡粉∶有蜡粉=1∶1乙组无蜡粉植株(♂)×有蜡粉植株(♀)无蜡粉∶有蜡粉=1∶1丙组有蜡粉植株自交无蜡粉∶有蜡粉=1∶3A.实验结果表明有蜡粉是显性性状B.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C.三组亲本中有蜡粉植株的基因型都是EeD.丙组的F1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4【答案】D【解析】由丙组结果可判断有蜡粉是显性性状;由甲组和乙组正反交结果相同,可判断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因为有蜡粉是显性性状,三组实验的F1均有性状分离现象,所以三组亲本中有蜡粉植株的基因型都是Ee;丙组的F1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2。4.一杂合子(Dd)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 )A.1∶1∶1B.4∶4∶1C.2∶3∶1D.1∶2∶1【答案】C【解析】由于含d的花粉有50%的死亡率,因此该植株产生的雌配子D∶d=1∶1,而雄配子D∶d=2∶1,自交后代中三种基因型之比为DD∶Dd∶dd=(1/2×2/3)∶(1/2×1/3+1/2×2/3)∶(1/2×1/3)=2∶3∶1,C项正确。5.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C.在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3∶1D.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答案】D6.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与棕色马交配的不同组合及结果如下:①黑×棕→1匹黑②黑×黑→2匹黑③棕×棕→3匹棕④黑×棕→1匹黑+1匹棕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B.棕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C.交配的不同组合中的黑马和棕马肯定都是纯合子D.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答案】D【解析】黑×棕→1匹黑,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能确定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A错误;四种不同杂交组合都无法确定棕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B错误;黑×棕→1匹黑+1匹棕的杂交组合中,肯定有杂合子,C错误;由于后代数目少,结果具有偶然性,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D正确。7.已知椎实螺螺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d)是显性,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而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椎实螺螺壳旋向遗传现象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椎实螺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DdC.椎实螺螺壳表现为右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ddD.子代椎实螺螺壳旋向遗传是由自身的遗传物质决定的【答案】D8.通常母鸡的羽毛宽、短、钝且直,叫母羽;雄鸡的羽毛细、长、尖且弯曲,叫雄羽。所有的母鸡都只具有母羽,而雄鸡可以是母羽也可以是雄羽。鸡的这种羽毛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H、h表示)。现用一对母羽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子代中的母鸡都为母羽,而雄鸡中母羽∶雄羽=3∶1,请回答:(1)亲本都为母羽,子代中出现雄羽,这一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母羽和雄羽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2)在子代中,母羽鸡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将子代的所有母鸡分别和雄羽鸡杂交,理论上后代雄鸡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3)现有各种表现型鸡的品种,为进一步验证亲本中的母鸡是杂合子,请另行设计一杂交实验,用遗传图解表示(须写出配子)。【答案】(1)性状分离 母羽(2)HH、Hh、hh 母羽∶雄羽=1∶1(3)如图所示9.葫芦科一种被称为喷瓜的性别不是由异形的性染色体决定,而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每株植物中只存在其中的两个基因。它们的性别表现与基因型如下表所示:性别类型基因型雄性植株aDa+、aDad两性植株(雌雄同株)a+a+、a+ad雌性植株adad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决定雄性、两性、雌性植株的基因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D、a+、ad这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雄性植株中为什么不可能存在纯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雄株Ⅰ与雌株杂交,后代中有雄株也有雌株,且比例为1∶1,则雄株Ⅰ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了确定两性植株的基因型,用上述表格的植株为实验材料,设计最简单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答案】(1)aD、a+、ad(2)aD对a+、ad为显性,a+对ad为显性(3)因为它的两个亲本不可能同时提供aD基因,否则两个亲体都是雄性,无法杂交(4)aDad(5)让两性植株自交,观察后代的性状分离情况。如果后代都是雌雄同株,则亲本基因型为a+a+;如果后代有性状分离,且雌雄同株∶雌性植株=3∶1,则亲本基因型为a+a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