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二)复习学案班级:姓名:【复习目标】1、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2.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会读各种气候图。【基础知识导航】: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1、读课本67页活动2回答:(1)、图4-15上,A、B、C三处太阳高度角是否一样?___________(2)、图4-16上,A、B两处中,_______处的太阳高度角大,_______处获得的太阳光热多。2、地球具有表面,在同一天,南北方不同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的夹角)往往不同,太阳辐射的也随着发生变化。3、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太阳辐射最。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4、小结: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获得太阳光热多少气温的高低低纬度高纬度二、地球的运动与气候:1、自转和公转比较运动形式自转公转绕转中心地轴太阳方向 周期 2、地球自转结果:使得在人们经历的同时,也感受着一天早中晚天气的变化。3、公转结果一: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的平面成66.50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的在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读课本69页图4-19,4-20,思考回答:⑴、指出太阳光线分别直射在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上的日期、节气、昼夜长短情况。日期节气直射纬线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6月22日前后夏至南极圈内现象、北极圈内现象9月23日前后秋分赤道昼夜平分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12月22日前后冬至南极圈内现象、北极圈内现象3月21日前后春分赤道昼夜平分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⑵、我们学校5月1日、10月1日的昼夜长短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除了赤道,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会出现和。中纬度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4、公转结果二:五带:根据各地获得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是否有和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五带名称纬度范围特点热带____(有无)阳光直射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____(最多、最少),气候终年______。温带北温带____(有无)阳光直射现象,____(有无)极昼极夜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介于_____带和_____带之间,气候_________变化明显。南温带23.5°S-66.5°S寒带北寒带____(有无)阳光直射现象,____(有无)极昼极夜现象,获得的太阳光热______(最多、最少),气候终年____________。南寒带三、海陆分布与气候:性质差别对气温的影响对降水的影响夏季冬季年温差海洋受热慢、散热慢升温慢、降温慢→偏____偏 __近海地区降水陆地受热快、散热快升温快、降温快→内陆地区降水1、思考:纬度相同的地方,一年内,靠近海洋的地方,和远离海洋的地方,哪里温差大些?为什么?2、海洋的最高月份和最低月份比陆地出现的_______(早、迟)。四、地形地势与气候1、屏障作用:阴坡气温湿度,阳坡气温湿度小2、阻挡作用: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3、垂直作用: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约降低摄氏度,导致高山高原气温,平原气温。4、某一山岭,山麓B处与山顶A处的垂直高差为5000米。如果B处的气温为200C,请问,A处的气温应该是多少摄氏度?__________五、人类活动与气候1、影响局部气候:如人工造林、和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变化趋于缓和;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可以使当地气候。2、导致气候反常:等温室气体的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等灾害频繁。排放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危及人类健康。城市热岛效应: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气温,风速比郊区,上升气流显著,和低云增多。读课本73页阅读后回答,气体增多,地球变暖:海平面,热带风暴猖獗,干旱面积,生物多样性的良性平衡受到威胁。四、世界气候类型:组成要素主要是和。1.热带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平原、盆地群岛等)终年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非洲和南美洲,赤道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最广)终年高温,分、两季热带季风气候半岛、半岛终年高温,分、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大陆和岸(非洲最广)终年2.温带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分布特点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区大陆夏季冬季地中海气候南北纬的大陆西岸,沿岸最典型冬季,夏季温带季风气候洲东部。冬季,夏季温带大陆性气候中纬度地区的大陆,主要在大陆和洲。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而集中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的大陆西岸,分布最广终年,气温和降水年变化亚寒带针叶林气候附近的高纬度地区(和面积广大)冬季3.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寒带气候苔原气候大陆和大陆的北部边缘冰原气候大陆和洋上的部分岛屿终年,降水稀少高原山地气候中低纬度地区的地区终年【巩固提升】:1、我国南部的海南岛终年如夏,而北部的黑龙江冬季漫长。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因素B.海陆因素C.纬度因素D.地势因素2、小青从北京到新疆旅游,火车上看到沿途有草原、沙漠的景观变化,这是()A.海陆位置差异的结果B.河流差异的结果C.地形差异的结果D.纬度差异的结果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说明气温的分布深受的影响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势影响D.季风的影响4、海南岛是我国避寒胜地,我国新疆地区降水很少,这两种现象分别是什么因素造成的()A.纬度和海陆B.地形和地势C.地球运动和海陆D.地势和纬度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低纬度都有阳光直射现象,高纬度都有极昼极夜现象B.低纬度都在热带,高纬度都在寒带C.温带都在中纬度,都有四季的更替D.热带都在低纬度,寒带都在高纬度6、某山山脚下温度为22℃,山顶温度为10℃,这座山相对高度为()A.600米B.3666米C.200米D.2000米7、夏季可以作为避暑胜地的一组是()A武汉、哈尔滨、昆明B.黄山、北戴河、武夷山C.庐山、广州、九寨沟D.北京、海南岛、重庆8、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9、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于东侧的原因是()A.距海较近,受海洋水汽的影响较大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对流雨丰富C.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容易成云致雨D.太平洋湿润气流受山脉阻挡,地形雨丰富10、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A昼夜交替B东边的地点先看到太阳C白天天气气温高D四季更替11、下列各地中,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A(30°N,120°E)B(70°S,115°E)C(65°N,120°E)D(20°S,115°W)在一次国际中学生夏令营活动中,某学生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一年到头都很热,极少下雨,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据此完成12~13题。12、该中学生家乡最有可能是()A.非洲的撒哈拉沙漠B.地中海沿岸C.中国的山东半岛D.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13、该中学生家乡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14、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⑴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方向。⑵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节气,此时阳光直射在____。⑶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出现极昼现象的是带,(温度带)聊城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⑷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与2003年10月15日乘坐载人航天飞船首飞成功。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大致正运行在上图中的____(区间范围)。(5)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地球位于_______或____点。此时节气是____。15、阅读下面的“气温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回答问题:(8分)①A图属于气候,它主要分布在,,。②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的是图,它具有的气候特征。③四地全部位于带,温差最大是,降水分旱雨两季的是。(填代号)16、读“五地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填代号)(1)判断气候类型:戊:甲:乙:丙:丁:(2)上图中气候类型中全年降水均匀的是,夏季干燥的是。(3)丁地气候类型只分布洲东部,表示北京气候特点是。(4)上图所示五类气候中,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大陆东岸的是。大陆内部的是。上图中所表示的五地在半球都有分布。(5)当甲地1月份时,气候特点是,北京气候特点是,澳大利亚地中海气候特点是。(6)上图甲所表示的气候类型地区最为典型。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一)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能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树立环境保护意识。2.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知道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基础知识导航】:一、天气与气候1.天气:是指。2.气候是指。天气气候区别1、时间2、性1、时间2、相对性联系天气是形成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多年天气状况的概括3.卫星云图判读:在云图上蓝色表示绿色表示,白色为,白色程度越浓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4.常用的天气符号:5.空气污染指数越大,含物越多,空气质量状况。如空气污染指数300以上,则空气质量级别为级,空气质量状况为污染。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比较:日变化: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年变化:一年当中,北半球气温,大陆是月最高,月最低;海洋上月最高,月最低。南半球正好相反。一年中最热月与最冷月的气温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2、日平均气温:是指一天24小时的平均气温。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时、时、时、时4个时刻的气温相加后平均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3.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在地图上将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2)等温线的判读: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低的为中心。反之为中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3)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①纬度差异: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冬季相反。③地形差异: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三、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降水类型和条件(1)类型(2)条件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和;②空气温度下降到程度.注:降水的形成需要湿润空气的运动,温度会下降。2.降水的分布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把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分布规律:①赤道附近降水,两极地区降水。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大陆西岸降水。③中纬度地区,内陆地区降水,沿海地区降水。④山地的坡降水多,坡降水少。⑸世界“雨极”。四、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表示1、方式有三种:、、等。2、一看气温,二看降水,三看气温和降水的配合。【巩固提升】:1.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最可能出现在()A.正午12点B.午后2点C.午后1点D.午后3点2.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状况B.一年之中,世界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七月,南半球出现在一月C.气温的观察者通常是看百叶箱中的温度计D.一个地方气温年较差是指该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3.北京七月平均气温是26℃,一月是-4.7℃。北京的气温年较差是()A.21.3℃B.30.7℃C.26℃D.-4.7℃4.南半球海洋上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A.一月B.七月C.八月D.十二月5.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A.南极洲大陆B.西伯利亚C.北冰洋上D.格陵兰岛6.关于等温线的判断,正确的是()A.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小B.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越大C.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高D.等温线呈封闭状曲线,线内气温低7.关于气温水平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增,南半球相反B.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C.七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赤道地区D.地球上的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北冰洋8.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 C.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D.温带地区降水多9.关于世界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多雨B.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 C.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冬季多雨D.赤道附近各月降水都较少10.降水受纬度因素影响最明显的地区是:() A.赤道和中纬地区B.赤道和两极地区 C.两极和大陆内部地区D.中纬度的大陆东、西岸地区11、图中,A、B、C、D四处中降水量最多的是:()12.世界上最炎热的大陆是()A.非洲B.南极洲C.南美洲D.大洋洲13、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对人类活动最为有利的组合是()A.14.山东的主要降水类型是()A.锋面雨B.地形雨C.对流雨D.气旋雨15、下列古诗句中描述天气的是是()A.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C.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D.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16、下列叙述中属于天气现象的是()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山前桃花山后雪③轮台九月风夜吼④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⑤惠风和畅,艳阳高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17、于气温变化与气温分布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①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②同纬度地区,高山、高原气温高,平原、盆地气温低。③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零时)。④陆地月平均气温的最高月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18、读“聊城某日天气预报图”,完成下列问题(1)此时聊城的天气为,最低气温为0C,最高气温为0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左右。(2)此时聊城的昼夜长短情况是。(3)天气预报中最基本的气候要素是()A.空气质量B.风向C.气温和降水D.风力19.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8分) ⑴从图上可以看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⑵00C以下的寒冷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洲和____洋沿岸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⑶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大洲是______。⑷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要比同纬度地区___(高、低),原因是__________。⑸世界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的___带范围大体一致。(6)南半球的等温线与北半球相比较为平直,原因是。20.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4分)(1)降水最多的地区集中在(纬线)附近。(2)由A、B两地降水可知世界降水规律是。(3)由E、F两地降水可知回归线穿过的大陆。(4)比较B、D两地降水量可知,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5)学校所在地的降水量约为毫米。2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区域位于(南、北)半球,判断的依据是。(2)如果甲、乙位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上,那么甲应该位于上,判断的依据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一)复习学案.doc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二)复习学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