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地理考点复习第7讲北方地区精讲精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8年中考地理考点复习第7讲北方地区精讲精析

资源简介

考点1 自然特征
1.自然环境
  (1)位置: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
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4)土壤:东北平原属于“黑土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属于“黄土地”。
  2.农业生产
  (1)主要农作物:北方地区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2)农业发展: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发展节水农业是保持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考点2 东北三省
1.自然环境
  (1)位置: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地形和河流: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这里的山河大势。
  (3)气候特征: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2.农业生产
  (1)农作物: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农作物一年一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2)生态保护:东北平原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3.工业分布
  (1)发展条件: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
  (2)工业特征:是我国著名的_重工业基地。
  (3)工业发展存在问题: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
考点3 黄土高原
 2.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及建设
 由于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因此,必须加强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此外,还要执行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
考点4 北京
1.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征
  (1)地理位置:北京的地理坐标是(116°E、40°N),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面向渤海,向东经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向西北经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西面是黄土高原和广袤的大西北。
  (2)地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3)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
  2.北京的城市职能、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建设
  (1)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2)北京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自古就成为都城,城市布局沿袭了旧城“凸”字轴线形对称的特点。城市一般靠近有丰富水源的地区。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包括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
  (3)北京现代化建设成就巨大,有由环形路和放射路组成的快速路系统、规划得体的功能区、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效率的城市服务和管理等,这些无不体现了时代气息。同时,“传统”与“现代”共存,既是北京的特色,也是今后发展要注意的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考点精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类型﹣东耕西牧
B.人口和城市一东疏西密
C.传统民居﹣南平北尖
D.传统交通工具﹣南马北船
【考点】S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N5: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O2:我国农业的发展.
【分析】我国糖料作物主要包括甘蔗和甜菜,其中甘蔗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各省区,甜菜分布在北方各省区,所以有“南蔗北菜”的特点.我国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麦”之称.我国的农业分布特点是西牧东耕,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特点是东高西低.
【解答】解:受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国农业类型是东耕西牧,A正确;
我国东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分布的特点是东密西稀,B错误;
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北方地区降水少,传统民居是南尖北平,C错误;
南方地区河湖密集,北方地区平原广阔,我国传统交通工具是南船北马,D错误.
故选:A.
 
2.北京的中关村,被称为我国的“硅谷”,下列对其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区域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密集
B.该区域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C.该区域海、陆、空交通十分便捷
D.北京市是全国最大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考点】SE: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
【分析】北京积极发展新型产业部门,以电子、信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中关村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汇集有众多的高科技企业.
【解答】解:北京的中关村聚集了中科院、清华、北大等院校的人才,并且各高校的实验室成为最方便的可利用、可合作资源,由此可见北京中关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密集.
故选:A.
 
3.富有“黄土风情”特色的民俗文化是(  )
A.二人转
B.信天游
C.京东大鼓
D.对山歌
【考点】SG: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其粮食作物有小麦、谷子,当地居民吃的是小米饭;当地著名的剧种是秦腔;陕北和晋西北地区特殊的地形地貌,是白羊肚手巾产生发展的外部因素.由于风沙经常性的肆虐,外出劳作的人们便需要随身携带一些物品来擦拭头顶、脸上和脖颈灰尘和沙砾.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这是一部用老镢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
【解答】解:信天游是黄土高原地区的民歌,故B正确.
故选:B.
 
4.下列不属于东北地区特有的地理事物是(  )
A.雪莲
B.黑土地
C.人参
D.冰雕
【考点】SG: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解答】解:雪莲位于天山地区,也就是新疆境内,黑土地、人参、冰雕都属于东北地区.
故选:A.
 
5.李晓同学计划暑假期间去拉萨旅游,下面是她的母亲为她准备的旅游备品,其中必备的是(  )
①氧气袋
②雨衣
③防晒霜
④泳衣
⑤太阳镜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考点】SG: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解答】解: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同时海拔高,云层薄,太阳辐射强,降水稀少,氧气袋、太阳镜、羊毛衫、防晒霜是必备品,雨衣和泳衣用品就不用带了.
故选:A.
 
6.关于北方地区农业的生产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耕地连片集中
B.大量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
C.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冬季,没有春旱
D.农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等技术
【考点】S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分析】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地区,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森林绵延分布,是中国重要的林区.
【解答】解:我国北方地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等,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耕地连片集中,故A正确;
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农作物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长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连种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故B正确;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该地区春旱尤为严重,故C错误;
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这就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地为主,因此北方地区农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技术,故D正确.
故选:C.
 
二.填空题(共2小题)
7.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以 平原 和 高原 为主.
【考点】S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分析】北方地区指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内蒙古高原以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
【解答】解: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依据题意.
故答案为:平原;高原.
 
8.黑龙江素有“中国粮仓”的美誉,其地表结构特征是 山环水绕 、 平原居中 .
【考点】S8:东北平原商品粮基地的形成条件.
【分析】黑龙江省是中国最东北的省份,面积为45万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7%.省会哈尔滨.位于东经121°11′﹣135°05′,北纬43°25′﹣53°33′.北部、东部以黑龙江、乌苏里江为界,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
【解答】解:由吉林省北行,就进入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南与吉林省山水相连,其地表结构呈山环水绕、平原居中的特点.兴安山地是我国著名的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松嫩平原是具有全国意义的粮食、大豆、甜菜生产基地.
故答案为: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三.多选题(共2小题)
9.下列关于东北三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
B.轻工业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C.气候冷湿,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D.农业生产中,林业和种植业占主导地位
【考点】S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分析】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三个省份,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解答】解:东北三省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故A正确;
东北三省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故B错误;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故C错误;
东北三省农业生产中,林业和种植业占主导地位,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生产基地,故D正确.
故选:AD.
 
10.华北地区春旱严重,下列应对春旱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跨流域调水
B.大力开采地下水
C.发展节水农业
D.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考点】SI:华北平原旱、涝、碱和风沙的综合治理.
【分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比如,在农业生产中更多地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模式,将处理过的生活污水用于浇灌绿地、冲洗厕所、浇洒道路等,收集城市雨水作为绿化用水.总之,我们要为建立“节水型社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解答】解:多挖深井,大量利用深层地下水会造成地面下陷,此措施不合理;工业废水不能灌溉农田;选项AC都属于合理的措施.
故选:BD.
 
四.判断题(共4小题)
11.秦岭﹣淮河以北和以南的河流相比,北方的河流最显著的特点是水量丰富,有结冰期 × .(判断对错)
【考点】S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分析】依据河流的水文特征解答.
【解答】解: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
故答案为:×.
 
12.北京的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等,反映了北京是一个现代化大都市. √ .(判断对错)
【考点】SE: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
【分析】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解答】解: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等现代服务区的兴建,说明北京已经发展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故答案为:√.
 
13.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指白云山和黑龙江 × (判断对错)
【考点】S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分析】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解答】解: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分别指的是长白山和黑龙江.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东南部,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等河流的发源地.长白山天池亦称白头山天池,系由火山口积水成湖.黑龙江流经黑龙江省北侧,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重要的界河,流域内森林茂盛,径流丰富.依据题意.
故答案为:×.
 
14.北方地区的工业主要分布在矿产地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 √ (判断对错)
【考点】SA:辽中南重工业区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现状;SC:环渤海区域工业的发展.
【分析】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主要为平原,丘陵,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我国北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因而逐渐形成以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解答】解:我国北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因而逐渐形成以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北方地区的工业主要分布在矿产地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如:大庆的石油工业,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等.
故答案为:√.
 
五.解答题(共4小题)
1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区水草丰美,湿地面积广大,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
材料二
东北地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图
(1)“我的家乡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歌曲中描述的河流是图中的 M 河.(填字母)
(2)东北地区气候冷湿,冬季的东北,呈现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冰雪世界.试分析该地区冬季寒冷的原因.
(3)说明三江源所在区域拥有丰富太阳能资源的原因.
(1)简述图中②工业基地形成的有利条件.(至少答出三点)
(5)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分别设立了①三江自然保护区和③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当前它们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
【考点】S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S4:北方的自然地理特征;T9: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分析】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解答】解:(1)图中的M河是松花江.
(2)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区域,同时又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所以冬季的东北,呈现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冰雪世界.
(3)三江源所在区域拥有丰富太阳能资源的原因是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强.
(1)图中②工业基地形成的有利条件是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历史悠久,市场广阔.
(5)为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分别设立了①三江自然保护区和③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当前它们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故答案为:
(1)M;
(2)这里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区域,同时又紧邻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
(3)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强;
(4)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历史悠久,市场广阔;
(5)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16.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横空出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材料二:雄安新区位置图
(1)雄安新区位于 河北 省,属于 华北 平原,粮食作物以 小麦 为主.
(2)山西省因位于A 太行 山脉以西而得名,简称 晋 ,该省是我国出产 煤炭 资源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3)天津市位于B 渤 海西岸,其年降水量比新疆乌鲁木齐多,请分析原因: 天津位于我国的东部地区,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偏多.乌鲁木齐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远,受不到夏季风影响,降水少 .
(4)有专家指出,雄安新区的设立,可以有效地缓解首都北京的城市化问题,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共同发展.请列举出北京的城市化问题.(至少写出两点).
【考点】SE: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O3: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U2:河北省.
【分析】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雄安新区将充分发挥京津冀各自比较优势,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
(1)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属于华北平原,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2)山西省因位于A太行山脉以西而得名,简称晋,该省是我国出产煤炭资源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
(3)天津市位于B渤海西岸,其年降水量比新疆乌鲁木齐多,原因是:天津位于我国的东部地区,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偏多;乌鲁木齐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远,受不到夏季风影响,降水少.
(4)北京的城市化问题有: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犯罪率上升等.
故答案为:
(1)河北;华北;小麦;
(2)太行;晋;煤炭;
(3)渤;天津位于我国的东部地区,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偏多;乌鲁木齐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距离海洋远,受不到夏季风影响,降水少;
(4)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犯罪率上升等.
 
17.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方地区局部图
材料二
北京市面积1.64万平方千米,2011年常住人口达2000多万,人口密度高,产生了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质量改善难度大等社会问题.
2008年,首钢集团把高耗能、高耗水、重污染的钢铁生产部门,从北京城区搬迁到河北省的曹妃甸.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家院决定建立雄安新区.如图所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涵盖雄县、容城县和安新县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1)图中太行山脉是A黄土高原和B 华北平原 的分界线.
(2)B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有 小麦、玉米 .这里降水偏少,春旱严重,农业灌溉用水不足,同时,这里大城市人口多、工业发达,城市用水严重不足,解决本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有 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
(3)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等所在地都汇聚于此,说明北京市是全国的 政治 中心.
(4)依据材料和你的理解,回答首钢集团钢铁生产部门迁出北京城区和建立雄安新区,对北京城市发展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使北京的环境、交通拥堵、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考点】SE: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K1: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S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分析】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北京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或西北高、东南低),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等,均属海河水系,大多由西北向东南注入渤海.
【解答】解:(1)东侧是华北平原,西侧是黄土高原,所以,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的分界山是太行山.
(2)B环渤海区域是我国重要旱作农业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等;这里农业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平原广阔,耕地集中连片;属于黄土地、黑土地,土地肥沃;温带季风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适合农作物生长.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到西北、华北地区,解决环渤海地区缺水问题除了调水,在农业上还可以采取:改变灌溉方式,节约用水;改变作物品种,减少水的消耗等.
(3)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北京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所在地,全国政协、最高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在北京.中央和国务院各部委、各人民团体的中央机构都在北京办公.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之一是政治中心.
(4)首钢集团整体搬迁和建立雄安新区会使北京的环境、交通拥堵、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故答案为:
(1)华北平原;
(2)小麦、玉米;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
(3)政治;
(4)使北京的环境、交通拥堵、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18.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 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北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气候 .
(2)甲图所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该盆地人们称为“宝地”,盆地中的“宝”是 油气资源 .该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分布在盆地边缘有水源的绿洲上,呈环状分布 .
(3)乙图所示区域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高寒 ,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 牦牛 ,本区最主要铁路线①的名称是 青藏 铁路.
(4)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乙图所示区域,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 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 、 禁采砂金、休牧育草 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5)丙图所示区域大部分为 黄土高原 (地形区),本地形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水土流失 ,应采取的主要措施为 植树造林、种草 .
【考点】S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T9: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TH: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及其原因.
【分析】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
(1)北方地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划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即气候因素,其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2)甲图所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该地区的城市分布特点是多分布在绿洲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该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3)乙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最大的环境特点是高寒.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①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4)近年来,由于气候暖干化趋势、过度放牧以及人类活动,使三江源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三江源地区大片土地逐渐沙化.2000年8月19日,国家正式成立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31.6万平方千米.自然保护区内要求: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这将有利于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5)从图中看出,丙图所示区域大部分是黄土高原地区;据历史考证,黄土高原这里曾是塬面广阔,沟壑稀少,植被丰茂的地区,由于黄土地貌和半干旱的气候等自然特点,以及长期的不合理的生产方式,使得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应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
故答案为:
(1)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
(2)油气资源;分布在盆地边缘有水源的绿洲上,呈环状分布;
(3)高寒;牦牛;青藏;
(4)退耕还林还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植树造林、种草.
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