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第2课时 古代西亚国家(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第2课时 古代西亚国家(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 第2课时
古代西亚国家
人教新目标版《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古代西亚国家的分布情况如何?
(早期居民?主要城市?)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新月沃地
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在地图上看,它形似一弯新月,而且土地肥沃,故有“新月沃地”之称。
新月沃地”的由来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读图并结合七年级所学知识,描述古代西亚的地理位置,分析那里的自然条件(气候、河流)。
北接亚美尼亚高原,南临波斯湾,东与西伊朗山脉为界,西与叙利亚草原和阿拉伯沙漠接壤。
干旱少雨河水流量不稳定
新月沃地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幼 发 拉 底 河





这种自然条件下,该地区农业发展有什么特点?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河流流量不稳定。
农业发展依靠人们修建的灌溉系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苏美尔人种植的植物中包括大麦、鹰嘴豆、小扁豆、黍子、小麦、枣椰、洋葱、大蒜、苦菜花、韭菜和山葵,他们的牲畜包括牛、绵羊、山羊和猪。家牛是他们主要的负物牲畜,驴是主要的运输牲畜。苏美尔人还打鱼和猎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2、说一说两河流域国家的产生、统一情况?
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约公元前3500年,南部出现了很多的小国。
兴起:
汉谟拉比
强盛: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巴比伦
公元前18世纪的古巴比伦王国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衰落:
公元前16世纪初,古巴比伦被外族(赫梯人)所灭。
赫梯人的战车
赫梯武士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古巴比伦城遗址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古巴比伦创造了哪些突出的文明成果?
①律法: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汉谟拉比 是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他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282条。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汉谟拉比法典(摘录)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两个自由民打架,……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虽然有原始的“同态复仇”痕迹,但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从这些条文中,简单分析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如果奴隶主弄瞎了奴隶的眼睛,只要付一定数量的钱就可了事。
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社会地位高的阶级对社会地位低的阶级享有特权。
反映了奴隶主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采取的刑罚十分残酷。
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的许可,……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想一想:《汉谟拉比法典》的这些规定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这些规定同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不同的,与现代法律相比,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是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
(1)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P5
(2)其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P6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说一说西亚地区的主要文化成就?
(1)楔形文字
发明者:
发明使用的区域:
苏美尔人
古代两河流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楔形文字发明的作用:
有力地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古代北非和西亚产生过哪些古老的文字?它们对世界语言文化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古代北非:象形文字
古代西亚:楔形文字、字母文字
贡献:文字的出现有力的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尤其是腓尼基字母文字的出现,形成22个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用楔形文字写成的教科书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2)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为以后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古代希腊人在这些字母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罗马人又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拉丁字母。
意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拉丁字母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思考:腓尼基人建立的古代小国在今天大致哪一带?
大致在 黎巴嫩 一带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犹太人(希伯来人)曾被称为“没有国家的民族”,你知道为什么吗?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没有犹太人的国家?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支游牧部落即希伯来人(犹太人古称)迁徙到地中海东岸。公元前11世纪,他们建立了统一的以色列—犹太国家,公元前722年,被外族灭亡。他们不堪忍受外族人的奴役和残酷统治,于是流散到世界各地,过着漂泊的生活。中世纪以后,阿拉伯人占据这块地方,建立巴勒斯坦国。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回归建立了以色列国,把巴勒斯坦的一百多万阿拉伯人赶走,造成巴勒斯坦难民问题。这就是巴以冲突的历史渊源。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B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  )
A. 埃及文明 B. 巴比伦文明
C. 印度文明 D. 希腊文明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第282条,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该条款出自(  )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伦王国
C. 古代印度
D. 雅典城邦
B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当你漫步于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
A. 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 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C. 两河流域,拉丁字母文字
D.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D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两河流域的两河是指(  )
①尼罗河 ②幼发拉底河 ③底格里斯河 ④恒河 ⑤印度河。
A. ②③ B. ④⑤
C. ①⑤ D. ①④
A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
①象形文字 ②楔形文字 ③阿拉伯数字 ④《汉谟拉比法典》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B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新月沃地
文明历程
文明成就
政治: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文字:楔形文字
字母文字
古巴比伦王国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代西亚国家》教案
课题 《古代西亚国家》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八年级上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大河流域在世界文明起源中的作用,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用科学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并制订了《汉谟拉比法典》,知道《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意义,知道楔形文字、拼音文字等西亚文字及历史意义。
重点 楔形文字、拼音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等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难点 根据《汉谟拉比法典》的条文,分析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学法 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出示古迹的照片,引导学生猜一猜这些事物反映了哪个区域的古代文明 回忆上学期所学知识,结合照片,猜测答案 激发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疑问
讲授新课 出示地图和材料提问:阴影区域为什么会被称为“新月沃地1.读图并结合七年级所学知识,描述古代西亚的地理位置,分析那里的自然条件(气候、河流)北接亚美尼亚高原,南临波斯湾,东与西伊朗山脉为界,西与叙利亚草原和阿拉伯沙漠接壤。干旱少雨河水流量不稳定这种自然条件下,该地区农业发展有什么特点? 农业发展依靠人们修建的灌溉系统。 说一说两河流域国家的产生、统一情况?约公元前3500年,南部出现了很多的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公元前16世纪初,古巴比伦被外族(赫梯人)所灭。古巴比伦创造了哪些突出的文明成果?《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 是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他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282条。想一想:《汉谟拉比法典》的这些规定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这些规定同现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不同的,与现代法律相比,它所体现的法律公平是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1)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2)其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说一说西亚地区的主要文化成就?(1)楔形文字(2)腓尼基人的字母文字意义:为以后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古代希腊人在这些字母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罗马人又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拉丁字母。 同桌交流根据地图,猜想“新月沃地”得名的原因回忆上学期所学知识,结合照片,知道该地区总体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能与前面所学的古埃及相比较根据课文、梳理知识,独立完成年代尺公元前3500年南部出现很多小国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小组合作1.根据汉谟拉比的生平,概括其主要历史功绩2.根据法典条文,推测当时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3.从字形、书写方式等方面提炼出两种文字的特点 根据地图和材料,会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并与其他地区进行比较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年代尺等工具梳理知识、掌握提高学习效率的技能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突破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也让学生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概括分析历史材料的素养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  )A. 埃及文明 B. 巴比伦文明 C. 印度文明 D. 希腊文明第282条,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该条款出自(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伦王国 C. 古代印度 D. 雅典城邦当你漫步于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A. 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 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C. 两河流域,拉丁字母文字 D. 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根据本课所学,学生在阅读书本,回答问题。BBD 本环节充分体现生本理念,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最终落实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本环节充分体现生本理念,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最终落实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课堂小结 结合本课板书及其学习方法,归纳一下,古代西亚产生了哪些文明成就,利用板书小结本课。预习并试着梳理古代印度文明。 根据本课所学,归纳出古代西亚的文明成就 首先让学生自己归纳、小结,然后利用板书小结全课,并形成知识框架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代西亚国家》试卷
一、选择题
1.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法》
C.《拿破仑法典》 D.1787年宪法
2.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B.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
C.尼罗河--古印度--甲骨文
D.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
3.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  )
A.埃及文明 B.巴比伦文明 C.印度文明 D.希腊文明
4.在世界古代史中,亚欧地区人民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明。据此回答1-4题。
《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这里曾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5.某历史兴趣小组探究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正确的是(  )
A.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
B.佛教产生于此地
C.古代该地区人们曾建造举世文明的金字塔
D.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
6.第282条,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该条款出自(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王国 C.古代印度 D.雅典城邦
7.当你漫步于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
A.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C.两河流域,拉丁字母文字 D.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8.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
①象形文字 ②楔形文字 ③阿拉伯数字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9.亚非四大文明护国除了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外,还有一个是(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古巴比伦 D.古阿拉伯
10.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诞生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11.法国巴黎罗浮宫博物馆现存有一文物,它是“两河流域上古文明的杰作,弥足珍贵。”此“杰作”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金字塔
C.《马可 波罗行纪》 D.《拿破仑法典》
12.古代文明成果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下列文明成果中,能够反映两河流域发展的是(  )
A. B. C. D.
二、材料解析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某法典明确规定,第一九六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第二零零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二零五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材料三:由于雅利安人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所以他们极力避免与受鄙视的臣民混合,并专门发展起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三个种姓是由雅利安人自己享有的职业等级,第四种姓则留给达塞人(当地土著)。达塞人不准参加宗教仪式,也不能拥有征服者所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古代埃及”诞生于哪一大河流域?有哪些文明成果?
(2)材料二中的“法典”是指哪部法典?如何评价这部法典?
(3)材料三中的现象出现在哪一个古代国家?这个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制度,请问指的是什么制度?
(4)材料一、二、三中三个文明的发源有什么特点?
14.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
回答问题:
(1)图A、B的名称各是什么?
(2)图A反映了古埃及的什么历史现象?
(3)图B上的浮雕人物是谁?这幅浮雕有什么象征意义?
(4)图B下部镌刻的文字内容是什么?该文物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一 第1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第196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第199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卖价之一半。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 ,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摘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啊一国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2)材料二中所说的:“全体公民“主要指哪些人?伯里克利所说的:“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积极的作用?
(3)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在法律上的最大进步是什么?
《古代西亚国家》答案
A 2.A 3.B 4.B 5.A 6.B 7.D 8.B 9.C 10.B 11.A 12.D
13.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埃及文明。材料一中的“古代埃及”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约从公元前3500年年开始,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大约,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故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它用图形表示事务,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
(2)本题考查的是《汉谟拉比法典》。材料二中的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本题考查的是古印度文明。根据材料三中的雅利安人、种姓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现象出现在古印度。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4)本题考查的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的发源地特点。上述材料中的古代埃及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诞生于两河流域、古代印度诞生于印度河流域,它们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适于种植农业等。
【答案】(1)尼罗河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2)《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3)古印度;种姓制度。
(4)发源于大河文明,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适于种植农业等。
14.【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图A是埃及的金字塔;图B是《汉谟拉比法典》.
(2)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3)图B上的浮雕人物是太阳神沙马什和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地位.
(4)图B下部镌刻的文字内容是《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的发现使我们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答案】
(1)A、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2)古埃及国王修建了巨大的金字塔形陵墓.它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3)太阳神沙马什、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地位.
(4)《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的发现使我们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15.【解析】(1)由材料一“第196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第199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卖价之一半”“摘自《汉谟拉比法典》”判断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政治制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起到了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的作用,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结合材料的出处和所学可知,古希腊最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是雅典.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当政期间,人们崇尚文化,眼界开阔,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普遍参政,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二根据法律规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4)由材料一“第196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第199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卖价之一半”可知,自由民与奴隶在法律面前不平等.由材料二“解决私人争执的时 ,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可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1)古巴比伦;起到了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的作用.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成年男性公民.广大公民直接参与.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3)根据法律规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