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第2课时 古代西亚国家 同步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第2课时 古代西亚国家 同步练习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代西亚国家》试卷
一、选择题
1.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法》
C.《拿破仑法典》 D.1787年宪法
2.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B.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
C.尼罗河--古印度--甲骨文
D.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
3.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  )
A.埃及文明 B.巴比伦文明 C.印度文明 D.希腊文明
4.在世界古代史中,亚欧地区人民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明。据此回答1-4题。
《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这里曾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5.某历史兴趣小组探究西亚的两河流域文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正确的是(  )
A.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
B.佛教产生于此地
C.古代该地区人们曾建造举世文明的金字塔
D.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
6.第282条,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该条款出自(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王国 C.古代印度 D.雅典城邦
7.当你漫步于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用哪种文字记载(  )
A.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C.两河流域,拉丁字母文字 D.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8.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文明成果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
①象形文字 ②楔形文字 ③阿拉伯数字 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9.亚非四大文明护国除了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外,还有一个是(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古巴比伦 D.古阿拉伯
10.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诞生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11.法国巴黎罗浮宫博物馆现存有一文物,它是“两河流域上古文明的杰作,弥足珍贵。”此“杰作”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金字塔
C.《马可 波罗行纪》 D.《拿破仑法典》
12.古代文明成果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下列文明成果中,能够反映两河流域发展的是(  )
A. B. C. D.
二、材料解析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某法典明确规定,第一九六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第二零零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二零五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材料三:由于雅利安人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所以他们极力避免与受鄙视的臣民混合,并专门发展起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三个种姓是由雅利安人自己享有的职业等级,第四种姓则留给达塞人(当地土著)。达塞人不准参加宗教仪式,也不能拥有征服者所享有的种种社会权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古代埃及”诞生于哪一大河流域?有哪些文明成果?
(2)材料二中的“法典”是指哪部法典?如何评价这部法典?
(3)材料三中的现象出现在哪一个古代国家?这个国家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制度,请问指的是什么制度?
(4)材料一、二、三中三个文明的发源有什么特点?
14.识读下面的历史文物
回答问题:
(1)图A、B的名称各是什么?
(2)图A反映了古埃及的什么历史现象?
(3)图B上的浮雕人物是谁?这幅浮雕有什么象征意义?
(4)图B下部镌刻的文字内容是什么?该文物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
15.材料一 第1条: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实,揭人之罪者应处死。第196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第199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卖价之一半。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 ,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 -------摘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啊一国家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
(2)材料二中所说的:“全体公民“主要指哪些人?伯里克利所说的:“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积极的作用?
(3)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统治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在法律上的最大进步是什么?
《古代西亚国家》答案
1.A 2.A 3.B 4.B 5.A 6.B 7.D 8.B 9.C 10.B 11.A 12.D
13.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埃及文明。材料一中的“古代埃及”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在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业种植,约从公元前3500年年开始,河流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大约,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故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它用图形表示事务,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
(2)本题考查的是《汉谟拉比法典》。材料二中的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本题考查的是古印度文明。根据材料三中的雅利安人、种姓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现象出现在古印度。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4)本题考查的是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的发源地特点。上述材料中的古代埃及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诞生于两河流域、古代印度诞生于印度河流域,它们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大河流域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适于种植农业等。
【答案】(1)尼罗河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2)《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3)古印度;种姓制度。
(4)发源于大河文明,土地肥沃,阳光充足,适于种植农业等。
14.【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图A是埃及的金字塔;图B是《汉谟拉比法典》.
(2)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3)图B上的浮雕人物是太阳神沙马什和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地位.
(4)图B下部镌刻的文字内容是《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的发现使我们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答案】
(1)A、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2)古埃及国王修建了巨大的金字塔形陵墓.它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3)太阳神沙马什、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地位.
(4)《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的发现使我们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15.【解析】(1)由材料一“第196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第199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卖价之一半”“摘自《汉谟拉比法典》”判断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政治制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起到了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的作用,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结合材料的出处和所学可知,古希腊最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是雅典.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当政期间,人们崇尚文化,眼界开阔,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普遍参政,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二根据法律规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4)由材料一“第196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第199条:若自由民损毁自由民奴隶之眼,则应赔偿其卖价之一半”可知,自由民与奴隶在法律面前不平等.由材料二“解决私人争执的时 ,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可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
(1)古巴比伦;起到了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的作用.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成年男性公民.广大公民直接参与.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3)根据法律规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