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8张PPT。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一、20世纪初中国的局势回顾历史19世纪40年代-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主要侵略活动《中英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大大加重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地化程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尖锐社会变革呼声高涨时局图上的动物代表的国家分别是:1、图中熊代表沙皇俄国,有横霸无忌的样子,占东三省地方。2、图中虎代表英国,一个是虎,有守住不放的样子,占长江一带地方。3、图中蛤蟆代表法国,有任意收揽的样子,占广东、广西、云南地方。4、图中鹰代表美国,飞来分食。5、图中太阳代表日本,他的光线到福建地方。6、图中肠代表德国有贪得无厌的样子,占山东地方。这幅图显示出当时的中国处于什么时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自主学习单阅读课本P11-13,思考:1.列强对中国如何进行经济掠夺?2.面对列强的掠夺,中国民众做出了怎样的反应?(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革命派、清政府) 控制筑路大权夺取在铁路沿线开发土地,开采矿藏等特权。 是列强在华投资最大的一个经济领域。铁路直接投资向清政府贷款探究学习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1907年,中国84%的水上运输业在列强的控制下,英国所占份额最高,为52.5%。中国34%的棉纺业及100%的钢铁生产,也是由列强控制。1911年,列强控制了中国铁路的93%。根据上述数字,说一说列强对中国经济的强力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目的: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把中国变成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最终完全控制中国。资料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探究学习面对列强经济势力深入中国,有一些不同的观点。你认同下列观点吗?对此,你有何看法?我们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既要看到列强的经济掠夺对中国的危害,也要看到它在客观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各抒己见观点2:它们也带来近代技术和创业精神,培养了中国本土人才,不能全部否定。观点1 :列强控制中国的市场,获取高额利润,极大压制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代表: 张謇有识之士要求清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民族经济,提出“收回利权”“振兴实业”。掀起筹建铁路公司、集股自修铁路的热潮,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促进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阶级基础面对列强的掠夺,中国民众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探究学习 张謇[jiǎn](1853年~1926年)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知识分子代表: 邹容 知识分子学习和接受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以上海和日本东京为中心,出版大量报刊,积极宣传革命与共和国思想。面对列强的掠夺,中国民众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探究学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1903年,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康有为论革命书》,揭露清王朝的罪恶,充分肯定革命流血的必要性。邹容与《革命军》 曾留学日本,1903年从日本回到上海,写成《革命军》。书中写到:“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1903年春,留学日本,同年秋,写成《猛回头》和《警世钟》,阐明中国必须进行民主革命的道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宣传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孙中山1、弃医从政2、创建资产阶级革命组织(1)1894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2)1905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从“医人”到“医国”: 胸怀天下的伟大情怀面对列强的掠夺,中国民众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探究学习在众多革命者中,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孙中山,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孙中山1、建立时间、地点:2、性 质:3、口号:4、影响:兴中会1894年11月,夏威夷的檀香山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振兴中华”此后,各地的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华兴会光复会共进会日知会文学会兴中会总会中国同盟会(重点)1905年日本东京孙中山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内 涵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通过平均地权的办法使国民摆脱贫困,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推翻清政府,解除民族压迫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存在着历史的局限,主要表现为: 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内容;没有提出反帝要求。 还因为孙中山当时成立的国民政府得到了帝国主义(美国 英国等国家)的支持,正是他们的支持才使国民政府在初期站住了脚 。 =另外 ,孙中山还承认了清政府当时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所以可见当时的国民政府对帝国主义的妥协性 。中国同盟会(重点)1905年日本东京孙中山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报》一方面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另一方面频频发动武装起义(黄花岗起义)。浙皖起义镇南关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纪念碑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同盟会的革命党人在黄兴领导下,向广州两广总督衙门发起攻击。经过激烈战斗,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后来,烈士的遗骸72具被收殓葬于广州郊外的黄花岗,史称“黄花岗72烈士”,这次起义被称为黄花岗起义。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 孙中山1、弃医从政2、创建资产阶级革命组织(1)1894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2)1905年:创建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从“医人”到“医国”: 胸怀天下的伟大情怀资产阶级革命组织的建立面对列强的掠夺,中国民众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组织基础探究学习过程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立宪派)1911年,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内容: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清政府预备立宪缺陷:未触及腐朽的制度本身面对列强的掠夺,清政府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清政府的新政探究学习结果:人们对清政府的失望、不满与愤怒越来越强烈。启示:说明任何维护清政府的改良道路都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才有可能挽救民族危机。课堂小结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和经济上的掠夺20世纪处中国的中国局势中国人民反抗①民族工业发展促进民族资产阶级成长阶级基础②知识分子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基础③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资产阶级革命组织组织基础辛亥革命 1.20世纪初,列强对华经济侵略最大的经济领域是( ) A.铁路 B.棉纺织业 C.水上运输业 D.钢铁 2.1903年,写成二万多字的《革命军》,积极宣传革命与共和国思想的知识分子是( ) A.梁启超 B.康有为 C.邹容 D.陈天华 3.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是( )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黄兴 D.林觉民 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华兴会 D.中国同盟会 5.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包括(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6.同盟会誓词中的“驱除鞑虏”中的“鞑虏”指的是( ) A.清政府 B.日本鬼子 C.蒙古 D.鞑靼 7.中国同盟会的纲领中没有涉及的问题是( ) A.推翻清政府 B.建立民主共和国 C.解决土地问题 D.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学以致用A C A D C A D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 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 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1)结合材料,说说孙中山提出的民族革命的含义是什么?他所指的“民族”是哪一民族?(2)结合材料,说说“民权革命”的内容是什么。主张这些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学以致用推翻满族政权的封建专制统治。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汉族目的在于“为中国谋幸福”。结合孙中山的这段话,描述20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可以从政治方面,也可以从经济领域,还可以从思想文化领域,等等归纳总结资料 : 孙中山在起草兴中会会章时就曾大声疾呼:“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政治方面:帝国主义列强控制清政府,民族危机加重。经济领域:在经济上,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掠夺。思想文化领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作业梳理并背诵中国同盟会的:1、建立时间2、地点3、领导人4、性质5、革命纲领6、机关刊物7、革命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