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4.9.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必修三 4.9.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教案

资源简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含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明确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含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情感、态度、值观目标: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念,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教学重点】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教学过程】
复习与导入:回顾第一课有关文化重要作用的内容,第五课文化创新的途径,由学生回答,然后由老师归纳后导入新课,走中国特色的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性。
(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1.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艰难求索
导读教材p95探究活动一相关材料
,学生讨论后归纳。
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指导思想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一直肩负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意义)
1)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指导”,“三个面向”,“三个特征”。
2)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注意: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补充资料
“文化强国”的提出:2011年10月18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十六大以来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具体实际(现实意义)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指的是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正在向世界经济强国迈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这就迫切需要增强我们的文化力量,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
其次,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必须指出,我国虽然是文化资源大国,但不等于我国就是文化强国。
小结: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是在深刻把握我国文化建设实际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既顺应时代潮流,又体现了人民愿望,既符合实际又催人奋进
导读教材p97
材料
提示:“六个坚持”既概括了我国文化建设与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方针,又表达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要求。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路在何方?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提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谈谈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我们党长期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时刻揭示,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反映了新形势下对文化发展的新要求。
导读教材p97
探究活动三
的相关材料
提示:探究材料分别从不同视角分别说明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按照教材阐述可概括为“四个决定”。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文化强国的关系
----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路径)
2)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目标)
简要分析:
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最终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原因
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需要;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
2.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
什么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是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3.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1)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站在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述在文化建设中我们所确立的目标、道路和任务,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