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第二课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第2课时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人教新目标版《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目标导入新课孙中山。他建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他是中国的“国父”,国民党的领袖。他领导了著名的辛亥革命。这是谁?谈谈你对此人的了解。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谈起。教学目标新课讲解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是伟大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被称为“中华民国国父”。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保路运动纪念碑孙中山曾说,若无四川保路起义,武昌起义要迟一年半载。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武昌起义的导火索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保路运动背景:清政府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收归国有后又出卖给列强,遭到各地民众的强烈反对。四川保路同志会简章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概况:①兴起:清政府出卖路权的行为遭到各地民众的强烈反对,各地纷纷兴起“路存与存,路亡与亡”的保路运动。②发展:四川民众在同盟会会员的组织下,成立同志军,发动武装斗争。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影响:使得湖北的革命形势迅速进入高潮,文学社和共进会成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准备在武昌举行起义。保路运动保护的是川汉、粤汉铁路的主权。运动发生在全国,高潮是四川保路运动。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武昌起义1911年10月9日,革命党人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弹时不慎发生爆炸,俄国巡捕闻声而来,突击搜查并逮捕了部分革命党人。革命党人决定提前起义。爆发: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营第八营熊秉坤和金兆龙首先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经过:他们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各起义部队从四面八方向楚望台集中后,猛攻湖广总督衙门等地。经过一夜激战,起义部队全部占领武昌。三日内,武汉三镇光复。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影响:起义军占领武昌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后仅一个多月,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的统治迅速崩溃。1911年10月11日,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一个月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911年是中国农历的辛亥年,所以,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结合地图,归纳一下武昌起义发生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有利条件是:从地理位置看,湖北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处于交通枢纽地位,交通十分便利。从经济发展看,武汉建立了许多钢铁厂兵工厂、火药厂、造币厂,是“械精饷足”之区。从革命组织看,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中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奠定了革命基础。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议一议武昌起义的发生有没有受到四川保路运动的影响?四川保路运动鼓舞了革命党人的斗争士气。清政府为镇压四川保路运动,将湖北新军西调,造成了武汉地区清朝兵力的空虚,从而给武昌起义的爆发和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武汉是帝国主义入侵焦躁的地区,当地人民不断掀起的反帝斗争为武昌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清政府的统治已失去人心。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长期宣传和不屈斗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理解与支持。西方思想的传播,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力量增强,积极参加革命。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中华民国的创建准备:1911年12月底,孙中山在南京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南京临时政府由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副总统黎元洪和9名部长组成,革命党人占据着主要地位。它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权。它的成立,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的一个尝试,宣告了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帝制的彻底崩溃。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的换算规则把公元纪年换算成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民国1年),所以求民国纪年是用公元时间减去1911。例如:(公元)2017-1911=106(年)(民国),即公元2017年=民国106年把民国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用民国年代加上1911例如:(民国)89年+1911=2000年,即民国89年=2000年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孙文据誓词,说一说当时中国的政局是怎样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清政府统治并立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孙中山认为成立中华民国的目的是什么?“倾覆满洲专制政府”——体现了民族主义“巩固中华民国”——体现了民权主义“图谋民生幸福”——体现了民生主义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统治措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意义: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确立,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背景:(1)南北议和:面对南方汹涌的革命形势,清政府起用袁世凯。在列强支持下,双方展开议和。南京临时政府表示,如果袁世凯能逼使清帝退位并赞成共和,就保举他做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向清政府施压。教学目标新课讲解(2)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在接受优待条件后下诏退位,清朝覆亡。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宣誓仪式上辛亥革命结束,北洋军阀统治开始。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议一议袁世凯轻易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有哪些?帝国主义的支持革命派软弱妥协、缺乏实力和群众基础立宪派、旧官僚等的拥护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思考: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在哪些方面推动了社会进步?材料1: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载了一篇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文中描述民初中国社会的革故鼎新说:“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材料1反映了当时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束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材料: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材料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如: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等。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予了新的含义。根据材料,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社会生活习俗变化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三、辛亥革命的性质与意义性质: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意义:政治上:辛亥革命是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不仅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最大功绩),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思想上:辛亥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意味着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这种说法正确吗?这种说法错误。君主专制政体不等于封建制度。①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性质依然没有改变,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并不是结束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在中国结束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样认识,为什么?说它失败了是因为:革命成果被篡夺;中国人民依然生活苦难之中;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说它成功了是因为:清王朝被推翻;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1)根本:在半殖半封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2)主观: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命纲领B.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C.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3)根源: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1、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2、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3、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都是革命的凶恶敌人。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启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必须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道路;教学目标巩固提升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士应该是( )A. 洋务自强的践行者 B. 维新图强的呼吁者C. 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 民主科学的倡导者C教学目标巩固提升《中国简史》的杂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林则徐说:我销;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 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 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反帝精神C. 展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D. 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D教学目标巩固提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某位历史人物说:“他创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广泛联合革命力量,连续发动武装起义,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1911年,在他领导和影响下,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他评论的这位人物应该是( )A. 李鸿章 B. 孙中山 C. 康有为 D. 毛泽东B教学目标巩固提升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中华民国约法》C. 《共同纲领》D. 《总统宣辞》A教学目标巩固提升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 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过程。这一系列学习活动的共间目的是( )A. 救亡图存B. 巩固清朝统治C. 向西方学习D. 发展资本主义A教学目标课堂小结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地点:武昌成果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朝覆亡结果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革命果实。意义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共和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民族的思想解放。谢 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课题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九年级上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以及革命党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斗的史实,树立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 了解辛亥革命历史、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清帝退位、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等基础知识重点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难点 正确分析与评价辛亥革命的功绩与局限性学法 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大屏幕显示孙中山画像这是谁?谈谈你对此人的了解。我们今天的话题就从孙中山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谈起。 孙中山。他建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他是中国的“国父”,国民党的领袖。他领导了著名的辛亥革命。 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渴望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讲授新课 孙中山曾说,若无四川保路起义,武昌起义要迟一年半载。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保路运动的背景清政府将已归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收归国有后又出卖给列强,遭到各地民众的强烈反对。影响:使得湖北的革命形势迅速进入高潮,文学社和共进会成立了统一的领导机构,准备在武昌举行起义。武昌起义爆发: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营第八营熊秉坤和金兆龙首先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经过:他们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各起义部队从四面八方向楚望台集中后,猛攻湖广总督衙门等地。经过一夜激战,起义部队全部占领武昌。三日内,武汉三镇光复。影响:起义军占领武昌后,成立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后仅一个多月,全国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的统治迅速崩溃。结合地图,归纳一下武昌起义发生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武昌起义为什么能够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清政府的统治已失去人心。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长期宣传和不屈斗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理解与支持。西方思想的传播,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等 武昌起义的导火索引起全国局势动荡,湖北的革命形势迅速进入高潮有利条件是:从地理位置看,湖北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处于交通枢纽地位,交通十分便利。从经济发展看,武汉建立了许多钢铁厂兵工厂、火药厂、造币厂,是“械精饷足”之区。从革命组织看,革命党人在湖北新军中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奠定了革命基础。 让学生感受到民众保路的合理性,从中感悟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理解保路运动对武昌起义的积极影响 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中华民国的创建准备:1911年12月底,孙中山在南京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1912年1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统治措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性质: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意义: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确立,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 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革命果实被袁世凯夺取,是不是意味着辛亥革命失败了?说看法,讲理由? “中华民国”的创建 学生在前面已经自学,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分析临时大总统誓言。思考回答问题(从三民主义的角度)学生各抒己见(各自说出理由) 检查自主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临时约法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复习旧知识,理解辛亥革命的性质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知道列强是不希望中国通过革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明确论从史出的方法课堂小结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辛亥革命的成败当由历史来检验。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武昌起义浮雕充分说明,辛亥革命在中国发展历程中写下了重重一笔。领导这场革命的孙中山先生,他的丰功伟绩将昭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探索富民强国之路上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我们相信,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一定能够实现。同学们,我们一起努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指日可待! 结合史实分析辛亥革命的积极意义辛亥革命过去了一百多年。回首往昔,有许多借鉴的地方 了解、理解辛亥革命的意义提升小结。前后呼应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试卷选择题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贡献在于(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推翻了封建制度C.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1·cn·jy·com2.“‘民国’之取代自秦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21·世纪*教育网3.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按历史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末代皇帝》②《鸦片战争》③《甲午风云》④《火烧圆明园》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www-2-1-cnjy-com4.“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歌颂的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2-1-c-n-j-y5.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有某一历史事件: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它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你认为该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来源:21cnj*y.co*m】6.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A.北京 B.南京 C.武昌 D.广州【出处:21教育名师】7.201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纪念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三民主义 C.自由主义 D.马克思主义【来源:21·世纪·教育·网】8.中山陵的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孙中山为“唤起民众”制定的革命纲领,其核心是( )A.三民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版权所有:21教育】9.201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①创办黄埔军校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五四运动 ④创建中华民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10.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突出成就是( )A.用暴力方式推翻了清王朝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D.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度21*cnjy*com二、判断题11.1911年元旦,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______ (判断对错)12.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悲惨命运. ______ (判断对错)三、材料解析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考虑……(1)李鸿章说他“办了一辈子的事”是指哪一事件?21教育网(2)这一事件对中国有哪些积极作用?材料二:三权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白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材料三: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队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3)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代表了哪两个派别?21cnjy.com(4)他们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试卷C 2.C 3.B 4.B 5.C 6.B 7.B 8.B 9.B 10.B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12.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也没有消除本国的封建势力,致使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依然在华寻找自己的代理人,本国的封建军阀,为了生存又寻求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靠山,这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的原因。故答案为:√ 。【解析】(1)据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考虑…”可知,李鸿章说他“办了一辈子的事”是指洋务运动.(2)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3)据材料二“三权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白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可知,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据材料三“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队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可知,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4)据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是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是建立民主共和制. 2·1·c·n·j·y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pptx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教案.doc 第二课 第2课时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同步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