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试卷1、选择题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贡献在于(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推翻了封建制度C.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21·cn·jy·com2.“‘民国’之取代自秦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21·世纪*教育网3.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按历史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末代皇帝》②《鸦片战争》③《甲午风云》④《火烧圆明园》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www-2-1-cnjy-com4.“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歌颂的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2-1-c-n-j-y5.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有某一历史事件: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它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你认为该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来源:21cnj*y.co*m】6.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A.北京 B.南京 C.武昌 D.广州【出处:21教育名师】7.201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纪念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三民主义 C.自由主义 D.马克思主义【来源:21·世纪·教育·网】8.中山陵的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孙中山为“唤起民众”制定的革命纲领,其核心是( )A.三民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版权所有:21教育】9.201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①创办黄埔军校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五四运动 ④创建中华民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10.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突出成就是( )A.用暴力方式推翻了清王朝 B.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成立了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D.触及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度21*cnjy*com二、判断题11.1911年元旦,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______ (判断对错)12.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悲惨命运. ______ (判断对错)三、材料解析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考虑……(1)李鸿章说他“办了一辈子的事”是指哪一事件?21教育网(2)这一事件对中国有哪些积极作用?材料二:三权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白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材料三: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队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3)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代表了哪两个派别?21cnjy.com(4)他们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创建》试卷1.C 2.C 3.B 4.B 5.C 6.B 7.B 8.B 9.B 10.B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12.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也没有消除本国的封建势力,致使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依然在华寻找自己的代理人,本国的封建军阀,为了生存又寻求帝国主义作为自己的靠山,这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的原因。故答案为:√ 。【解析】(1)据材料一“甲午战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考虑…”可知,李鸿章说他“办了一辈子的事”是指洋务运动.(2)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3)据材料二“三权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白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可知,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据材料三“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队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可知,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4)据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是建立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是建立民主共和制. 2·1·c·n·j·y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