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早期国家与社会》试卷一、选择题1.开学了,有一位同学向大家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姓氏就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王朝。”你能由此判断出他姓什么吗?( )A.黄 B.唐 C.夏 D.周2.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A. 尧 B. 黄帝 C. 舜 D. 大禹3.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标志着哪一制度的出现( )A.选举制 B.投票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4.小明的学习笔记中写到“夏朝的兴衰”、“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由此可以看出他正在学习的主题是( )A.春秋战国的纷争 B.夏、商、西周的兴亡C.灿烂的青铜文明 D.大变革的时代5.历史课上,小华问小东:“‘暴君’是什么意思?”小东得意地说:“‘暴君’是指统治极度暴虐腐朽的统治者”,下列君王中不属于暴君的是( )A.夏桀 B.成汤 C.商纣王 D.周幽王6.古语云: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那个人物的遭遇,能体现这一点( )A.尧 B.汤 C.纣 D.启7.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A.王位世袭制的出现 B.牧野之战C.盘庚迁殷 D.周初分封8.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塑造了武王姬发、姜尚等人物形象,那么这部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武王伐纣 B.诸侯争霸 C.大禹治水 D.盘庚迁殷9.夏商两朝的灭亡,给后世君主的启示是( )A.要重视教育,奖励科技发明 B.要任用贤能,勤政爱民C.要加强国防军备建设 D.要发展经济,增强国力10.我国历史上的六大古都是指: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这六座城市。你知道下列哪一朝代以西安为都城吗?(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11.《左传》有载:“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对于材料中的“鼎’’理解正确的是A.夏朝皇帝的一种宝物 B.商朝时的一种习俗C.周王用来煮东西的器物 D.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12.《三字经》写道: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从这段材料中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是①夏朝开始,“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②三个朝代中,周朝的统治时间最长 ③夏、商、西周政权更迭的历程 ④暴政导致国家灭亡的历史规律A.②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二、材料解析题13.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旬子 行效》载:周初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有管、蔡、鲁、卫、晋、燕等53国,异姓诸侯有齐、宋、楚、越、陈、杞等10余国。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被分封做诸侯的主要是哪几类人?(2)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二概括出诸侯要履行哪些义务?(至少答三点)14.读图和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 周本纪》请回答:(1)上述材料与如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哪一项政治制度?(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受封的对象是什么人?(3)实施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15.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制度的创新和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随从周天子作战。”(1)如图和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 材料二 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不过,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西周实行的这种政治制度的作用。(3)学以致用,说说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的理由是什么?《早期国家与社会》答案1.C 2.D 3.D 4.B 5.B 6.C 7.B 8.A 9.B 10.C 11.D 12.B 13.【解析】(1)据材料“周初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有管、蔡、鲁、卫、晋、燕等53国,异姓诸侯有齐、宋、楚、越、陈、杞等10余国”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为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被分封做诸侯的主要是同姓子弟、亲戚和功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答案】(1)分封制;周天子的同姓子弟、亲戚和功臣.(2)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向周天子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的调兵,定期朝觐天子.14.【解析】(1)由材料“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和《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可知,题干中的材料与图片反映的是我国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2)由材料“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可知分封制中受封的对象是宗亲、功臣、先代贵族的后裔等.(3)西周建立后,为维护周朝的统治,巩固疆土,实行了分封制.【答案】15.【解析】(1)由材料一的图片《西周等级示意图》和材料“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随从周天子作战.”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2)由材料二“西周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微.”可知通过分封,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统治;弊端是诸侯势力过大,威胁中央;春秋时期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各种制度遭到破坏.(3)西周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当时被分封在今山东地区的主要有两个诸侯国:齐国和鲁国.因此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答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