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课早起国家与社会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课早起国家与社会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43张PPT。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夏、商、周时期,史称“上古三代”,是中华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时期。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走进夏朝什么是王位世袭制? 史籍中有“夏传子,家天下”的说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这之前采用何种制度?说一说 社会性质的变化原始社会阶级社会(奴隶社会)(禹的儿子)(民主选举——父死子继)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 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达9座。二里头遗
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严整的大型都邑。二里头遗址的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营建制度的先河。1.夏朝建立: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3.夏朝后期都城:约公元前2070年,禹启桀公天下家天下二里头4.末代暴君:概括——夏朝走进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商灭夏。司母戊鼎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你看到的青铜器有哪些种类?(1)青铜铸造业概况:
青铜铸造业发达,青铜器种类繁多,有礼器、饮食器、兵器、生产工具等。这个时期被称为青铜文明,你们如何理解青铜文明?(作用、技术等)商◆青铜文明(2)青铜铸造业的作用:
使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有研究者指出,商代熔化铜液的坩埚,最大的一次只能熔化12.7 千克铜。因此,要浇铸司母戊鼎,需要八十多个坩埚同时作业。如果加上制模、翻范和修饰,再连同运输和配料,所需要的人手和专门技能就更多了。 思考:制造精美的青铜器,都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生产出如此精美的青铜器, 说明了什么? 说一说四羊方尊
(我国青铜器中的精品)青铜器的意义  青铜器的产量和质量折射出当时国家在物质、技术及组织等各方面所具备的强大实力。技艺精湛、气势浑厚的青铜大鼎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河南安阳出土的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为了解商代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资料。甲骨文:象形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叫甲骨文。甲骨文盛行于公元前16—前11世纪(商朝时期)。精美甲骨  1.这种文字为什么叫甲骨文?
  2.甲骨文记载了什么内容?
  3.如今能识读的甲骨文有多少?它们与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有何联系?
  4.破译甲骨文有什么作用?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说一说  1.这种文字为什么叫甲骨文?
  2.甲骨文记载了什么内容?
  3.如今能识读的甲骨文有多少?它们与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有何联系?
  4.破译甲骨文有什么作用?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说一说  5.课本图1-16是甲骨文所见商朝武器和使用情况简表,课本图1-17是甲骨文所见商朝刑罚简表,你从两幅图中能获取哪些信息?反映了古人创造象形文字的智慧;
说明军事战争的频繁和武器的多样性;
体现了商朝刑罚非人性化、严厉残酷的特点;
…… 说一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了很多不愿再服从商朝统治的部落进攻商,纣王临时凑集人马,在牧野(今河南汲县)与周激战。结果,因为商朝的百姓都痛恨纣王的残暴,所以他们一与周军相遇,就掉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向纣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阵前倒戈”的故事。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在他存放财宝的地方——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牧野之战走进西周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西周建立知多少商朝最后一个王是谁?
商朝是被谁消灭的?
周武王为什么能成功讨伐商纣王?
西周建立的时间?
西周定都在什么地方?   面对广袤的疆域,在“家天下”的社会,周天子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广阔的疆土?分封制 被分封的诸侯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假如你是周天子分封的一个诸侯王,周天子判了你以下罪状。哪些是你罪有应得的,哪些你是要喊冤的?请说出理由。 3、借口财政困难,不向天子贡献财物2、天子有难,不出兵相助 1、将王都周围的地区占为己有4、在侯国内收取税收、招兵买马角色
转换 冤枉啊!想一想 议一议:有利——
不利—— 请结合诸侯王的权利和义务,说说分封制对周王朝的巩固有利还是不利?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王朝统治范围为日后埋下诸侯争霸战乱的隐患 请问:该诸侯的爵位和家业应该由 谁来继承?
你的依据是什么? 爵位之争 西周一个诸侯生前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儿子——大夫人所生。一次战争中这位诸侯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三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三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最有才能而且是父亲最疼爱的儿子,应该由我来继承爵位和家业。”宗法制度血缘关系的亲疏
远近进行分封周王朝规定:只有嫡长子才是继承王位或爵位的唯一合法者,庶子即使比嫡长子年长或更有才能,也无权继承。,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PK “明嫡庶之别,分上下尊卑,维护社会的统治秩序” 诸侯天子卿大夫士平民奴隶严格的等级制西周等级制度示意图  西周不同等级的人,地位不同,即使同为贵族,也有很多等级。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又是如何区分、规范他们的身份、地位呢? “礼”制度对不同等级的人在衣、食、住、行、言行举止等都有严格的规定。“礼乐”制度 西周时,人们的言行举止必须时时注意“礼”的细节,处处强调依“礼”行事,否则可能带来杀身之祸。
一般来说,西周贵族从7 岁开始被灌输礼的知识,如“男女不同席,不共食”等,10 岁入小学后“朝夕学幼仪”,20 岁开始系统地、正规地学习礼,直到30 岁基本学成。为子之礼:必须孝顺父母,出门必先禀告父母,起居不得占据室中西南角的位置,坐不得坐席子的正中,行不得走路中间,站不得站路中央。
学生之礼:路上遇到先生,要快步上前立正,向先生拱手,先生同你说话要好好回答等。
跪拜之礼:共有9 种。其中稽首是最隆重的跪拜礼,属于臣拜君之礼;顿首是地位相同或平辈间的敬礼,空首为尊者对位卑者的答拜礼。
周礼有“履不上堂”的规定,即不得穿鞋进屋 。  西周五“礼”:“吉礼”(祭礼),凶礼(丧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朝觐),“嘉礼”(婚宴、加冠)。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 西周服饰个人身份的标志。西周不同等级的人服饰的样式、服色、花纹等有较严格的规定。 帝王的服装花纹共分成12种,只有在天子的服装上才会全部出现。诸候们只能使用龙以下的纹样,士用藻纹与火纹。大夫的服装上可加上粉米纹。西周的墓葬
礼仪 西周的葬式、葬具、葬物品的多寡都是随着等级的高低而有明确规定的。
官爵越高,墓地越大,坟头越高。
西周出现“列鼎”墓葬,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不同数目的列鼎。
“九鼎墓”,为当时墓葬制度中规模最大的墓葬。鼎 在西周,鼎是身份等级象征。周王可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彼此不可逾越。天子用鼎诸侯用鼎士大夫用鼎西周对不同身份人的“死” 的称呼有严格的区分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氏在院子里奏
乐舞蹈,他用了八排六十四规格的乐舞队伍。孔子知道了,气愤难忍。孔子?“乐”文化只有贵族才可以享受音乐和舞蹈,而不同等级的贵族其享用的规格(乐目、乐器、组合)都不一样,等级区分非常严格。只有天子才能享有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诸侯用六排四十八人规格,大夫四排三十二人规格,士只能享受二排十六人规格的乐舞礼仪。
庶民百姓一般都没有享受舞蹈教育的权利,贵族子弟世子(王和诸侯的长子)、国子(公卿大夫的子弟)才有这样的权利。
西周对音乐和舞蹈的享用有明确规定:编钟的悬挂有严格的规定,王宫四面悬挂,诸侯三面悬挂,卿大夫两面悬挂,士单面悬挂,布衣百姓如果悬挂的话,要招致杀身之祸。西周对音乐和舞蹈的享用方面有明确规定:1.武王伐纣:2.都 城:3.重要制度:5.末代暴君:4.西周灭亡: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武王建立西周。镐(今陕西西安) 周幽王公元前771年牧野之战分封制 礼乐制度概括——西周  请同学们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 可以列表比较夏、商、西周三代历史 的基本状况。(提示:可从建国时间、 开国君主、亡国君主、文化成就、在 中华早期文明史上的地位等方面进行 比较。)课堂小结 约公元
前2070年 约公元
前1600年 公元
前771年 公元
前1046年商朝
建立夏朝
建立西周
建立西周
灭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