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班级 姓名 第 小组【学习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形成及空间分布的影响。2.了解交通线路分布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3.理解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与城镇分布和发展的关系。4.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具体影响。【课时计划】2课时【自主学习】一、交通运输的概述1.概念指利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是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的线路实现的过程。2.作用连接和、城市与乡村、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3.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4.交通运输综合体系的特点高速化、、二、交通运输与聚落(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1.交通的地方,利于,常形成大的;2.河流干支流处及处,商贸频繁,利于形成。(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的空间分布1.我国古代南北交通差异与聚落分布差异地区交通工具交通方式聚落分布聚落形状北方地区南方地区2.近现代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使聚落沿、发展。三、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1.河流与城镇(1)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在河流地区,城市相对密集。(2)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沿、沿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2.铁路与城镇铁路是和大运量的陆路运输方式;铁路的修建,可以促进城市的和。(如株洲、郑州、石家庄、怀化)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影响这个地区城市的和。四、交通运输与商业中心1.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的的行业。2.商业中心(1)概念人们从事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点、一定的场合进行。某个地点进行商业活动的人多了,商品交换的数量、品种多了,就逐渐发展成为市场,成为。(2)形成a.原因商业中心往往是以寺庙、教堂、行政中心、广场或居民点为中心形成的。b.条件一是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二是要有便利的,便于商品的集散。(3)组织形式及区位选择组织形式区位选择举例商业街原则,建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交通最优原则,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沿线商业小区五、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1.概念若干个商店组成商业网点。2.形成为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3.商业网点密度(1)影响因素包括等因素(2)表现山区的商业网点平原地区4.商业网点组织形式(1)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区——(2)——更多采用流动形式。如货郎担、大篷车(3)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应用——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如【问题探究】读下图,回答问题。株洲现有街区的分布和1949年以前相比有何变化?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上海为什么会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巩固训练】1.在河口位置形成的城市有A.上海B.东京C.巴黎D.北京2.下列城市中,可以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的是A.大同、鹤岗、抚顺、开滦B.大庆、东营、玉门、塔中C.鞍山、宝鸡、包头、白云鄂博D.石家庄、蚌埠、宝鸡、株洲3.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是A.沿铁路分布B.沿河设城C.沿海布局D.沿公路分布4.清末,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原因是A.气候由于异常变化而变的恶劣B.无节制的开发矿产资源导致资源枯竭C.大运河於塞,不能通航D.城市规模扩大5.古代著名的大城市,多数诞生在A.沿海地区B.河流中下游平原C.河流中上游地区D.高原地区6.关于商业网点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自然环境为商业网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②山区居民居住分散,因此商业网点多于平原地区 ③上海自身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且腹地广阔 ④上海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等商业网点选择符合交通最优原则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7.有关商业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商业中心即城市②商业中心既指商业城市,也包括城市内的商业街和商业小区③城市中商业中心的数量、规模大小,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④商业中心的兴起与发展是国家政策调控的结果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8.关于城市内商业中心组织形式或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商业中心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商业街和商业小区②历史上形成的商业中心区位,是在人们有意识的规划下发展形成的③城市的几何中心处,是商业中心的最佳区位④高速公路与城市结合部,是近年来商业中心区位选择的新趋向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9.近年来,哈尔滨市开设了许多鲜花专卖店,促使鲜花商业网点形成的条件是①靠近商品生产基地②便捷的交通③盆花栽种气候条件差④市场的需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上海成为我国最大商业中心,其最重要的原因是A.上海既是河港又是海港,河运、海运方便B.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优越C.上海的商业网点与商品生产地、销售地的距离近,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D.上海市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能力提升】1.下图中,A、B两聚落分别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上。判断A、B的聚落形态,并分析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回答有关问题。(1)A聚落呈状。这是因为该地位于河流较_____________的平原地区,地形比较______________,它常分布在______________平原上。(2)B聚落呈____________状。这是因为河网密度较_________________的平原地区,村落沿_____________伸展。它常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平原上。2.读西安市主要商业街图,回答下列问题。(1)城市商业多以商业街和为组织形式。(2)西安城市商业街以为原则,其主要的商业街分布在城市的。(3)根据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分析西安成为全国重要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 1.按主导因素的不同,将工业分为不同的类型原料指向型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市场指向型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动力指向型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等劳动力指向型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制伞、制鞋厂技术指向型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2.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鞍钢的区位优势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宝钢的区位优势接近消费市场,水运便利3.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经历了三次变化①(靠煤)如德国的鲁尔区靠近煤矿;②(靠铁)如我国的包钢、武钢、鞍钢、攀钢等靠近铁矿;③(靠市场)如上海宝钢靠近市场4.工业联系包括投入—产出联系和共用基础设施的联系两种5.工业集聚的优势①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②降低运费减少成本③共用基础设施④集中处理污染物美国波音747飞机的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这种现象被称为工业分散。工业分散的优势充分利用各地资源,寻找最优区位,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6.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的方向是什么?原因是什么?方向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原因①发达国家劳动力、土地价格上升;环境压力大②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土地价格低;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资源丰富7.现代交通运输的特点高速化、网络化、专业化、全方位8.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运量最大的是水运,运费最低的是水运运费最高的是空运,运速最快的是空运最适合短距离运输的是公路运输连续性最强的是管道运输灵活性最好的是公路运输9.我国北方地区的城市多沿公路、铁路分布,团块状,道路呈棋盘式格局;南方地区的城市多沿河分布,条带状。10.青藏铁路建设遇到的三大难题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使西藏成为我国最后一个通铁路的省级行政区。青藏铁路的建成说明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11.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衰落的原因是什么?①京杭大运河淤塞②京沪铁路的建成③海运的发展等原因使京杭大运河地位下降,也导致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衰落12.广州、上海等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武汉、重庆等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广州、上海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大量人流物流集散,河运海运便利;武汉、重庆位于河流交汇处,水运便利,大量人流物流集散,商贸活动频繁。13.黄河河口处为什么没有形成大城市?①黄河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断流时间长,航运价值小②河口处大量泥沙堆积,建港条件差③黄河下游历史上多次改道,泛滥成灾14.地形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的影响平原地区修建公路铁路时应多经过居民点,尽量少占用耕地山区应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道或开凿隧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