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一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探究一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综合探究一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教案
课题 《综合探究一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八年级上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领略古代文明的伟大成就,学会尊重和保护文明多样性。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早期区域文明的分布及诞生时间,分析地理环境与文明孕育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对比早期文明的特征,知道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重点 理解文字、城市、国家机构与制度等因素作为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和意义;探索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及文明繁荣背后的环境和制度因素
难点 辩证探究文明繁荣的原因。
学法 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水土异也 从“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这一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温故知新,不断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习惯,掌握更多学习历史的方法。
讲授新课 认知早期文明的区域为什么早期文明区域都分布在中纬度地区?从地理位置看, 位于 20°N -40°N,属于中纬度、北温带,邻近大河流域。这些早期文明区域在地理位置和环境上有什么共同特征?(1)处于温带,气候条件适宜早期人类生存。(2)临近大河流域,有充足的水源。(3)除位于岛屿上的克里特文明外,其他几个文明区域都位于河谷或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4)克里特岛自然环境优越,农业以谷物、橄榄、葡萄种植为主,同时也充分利用海洋优势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了区域的繁荣。大河文明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古代西亚——两河流域古代印度——恒河、印度河古代中国——黄河、长江流域海洋文明古希腊——地中海东部 爱琴海西部古罗马——地中海早期文明区域大型工程的比较都是阶级社会,这些机构与制度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但西方相对民主通过图片说说东、西方有什么不同?东方重视农业生产西方重视精神、社会生活你认为哪些可以作为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阶级的分化、国家的出现和文字的发明,都是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探究文明繁荣的原因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古希腊文明的高度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没有奴隶的劳动,就不可能有高度发展的希腊文明;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度,推动希腊文明的高度发展。 学生读图并思考交流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学生要知道大河文明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农耕文明,而克里特岛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商业文明。但早期文明大多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因此,一般是在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才会发展出一定的文明通过同桌之间的交流,一一解决问题,最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四个问题开展小组合作,运用史实评析观点 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古代希腊与中国(春秋时期)的比较这两个文明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势?古希腊和中国都处于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气候适宜。 这两个文明区域的地理环境(地形、河流等)对其发展有什么有影响?古希腊文明的核心区域所在的巴尔干半岛,丘陵广布,面积狭小,河流短促,农业生产潜力有限。经济上主要依靠濒临地中海的众多优良港口发展海外贸易,商业发达;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区域是黄河中下游流域,该地区黄土土质疏松,矿物质含量高,黄河及其各条支流有着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在国家制度方面,古希腊和中国有着哪些差异?古希腊实行的是城邦民主制,各个城邦之间相对独立。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分封制。造就这种东西文明双峰并峙的原因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与古希腊城邦时期基本上属于同一时期,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两个文明各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也分别成为现代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阅读课本P29页观点,你赞同哪些?不赞同哪些?运用史实,说说你的理由。观点1:古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包括希腊本土、爱琴海地区和小亚细亚三大部分,三面环海,交通便利。古希腊人利用当地丰富的物产和便利的航海条件,向海外输出橄榄油、酒、布匹等产品,输入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商品贸易和城市经济繁荣。观点2: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上的,广大奴隶为希腊的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观点3:古希腊占大多数人口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只占少数。观点4: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贸易和交流,为商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制度保障。阅读课本P29页观点,以上关于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的观点,你赞同哪些 不赞同哪些 并运用史实,说说你的理由。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化繁荣既有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是社会发展大势所趋。结合所学内容与上述资料,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造就这种东西文明双峰开峙的原因是什么。可以就一些争议问题,进行交流、辩论。政治因素: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 。经济因素: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文化因素: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被称为“文化下移”),致使“私学勃兴”。学术自由因素: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于独立的。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古代希腊与中国(春秋时期)的比较这两个文明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势; 这两个文明区域的地理环境(地形、河流等)对其发展有什么有影响及原因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造就这种东西文明双峰并峙的原因是什么?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阅读课本P29页观点,你赞同哪些?不赞同哪些?运用史实,说说你的理由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阅读课本P29页观点,以上关于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的观点,你赞同哪些 不赞同哪些 并运用史实,说说你的理由。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造就这种东西文明双峰开峙的原因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课堂小结 探究早期区域文明的发展可以从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尽管不同地区进入文明的时间并不一致,但是其主要标志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可以从文字、城市、国家机构和制度等方面进行归纳。首先,从这几个文明所在区域的纬度位置和所处气候带进行分析,得出都处于中纬度的温带地区的初步结论。然后,进一步考虑其他地理环境因素,如河流、地形等,对早期文明发展的具体影响。最后,通过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案例,分析了文明繁荣背后的自然和社会原因。 通过本环节,让学生自己谈收获,了解教学重点、难点的达成度。通过本。 活动,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综合探究一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 试卷
一、选择题
1.位于非洲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下列文明成就属于古代埃及的是(  )
A.种姓制度 B.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C.分封制 D.《汉谟拉比法典》2·1·c·n·j·y
2.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成果是(  )
A.楔形文字 B.种姓制度 C.基督教 D.金字塔21*cnjy*com
3.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罗马法》
C.《拿破仑法典》 D.1787年宪法21·世纪*教育网
4.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
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B.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
C.尼罗河--古印度--甲骨文
D.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www-2-1-cnjy-com
5. 按照种姓制度,在古代印度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工商业的普通雅利安人应该( )
A.都属于贱民 B.属于不同的等级
C.属于第三等级吠舍 D.处于四个等级的最底层【来源:21cnj*y.co*m】
6.由“《摩诃婆罗多》、恒河、阿拉伯数字”这些词你能联想的国家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两河流域2-1-c-n-j-y
7.有人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对“辉煌”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象形文字的发明 B.高度的文化成就
C.西方文明的源头 D.高度的民主政治【版权所有:21教育】
8.学习了人类文明的开端后,历史老师要求某班同学以此为素材设计活动课,你认为作为活动课的主题,不符合科学性的是(  )
A.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关系 B.世界文明的多元化
C.东西方文明差异的根源 D.古代印度--西方文明的摇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伯利克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
A. B. C. D.21*cnjy*com
10.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以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先河。开启古希腊民主政治道路的是(  )
A.贝壳放逐法的制定 B.梭伦改革
C.公民大会的成立 D.伯里克利改革
11.“罗马从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共和国转变为一个庞大的帝国,是突然而惊人的,这使人联想起亚历山大的征服。”下列对材料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
A.罗马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同时建立
B.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征服迦太基后建立了罗马共和国
D.罗马取得布匿战争胜利后称霸地中海21·cn·jy·com
12.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帝国。其中,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波斯帝国 D.拜占庭帝国
13.凯撒是古代罗马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曾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他在《高卢战记》中写到:“如果按照教科书的指示行动,是无法获胜的。”这表明(  )
A.他的政策受到普遍欢迎 B.他的作战方法富有创造性
C.他是罗马帝国的皇帝 D.他酷爱希腊的古典文学
14.下列属于古代罗马政治体制的有(  )
①元首制 ②共和制 ③君主立宪制 ④城邦民主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西方有谚语“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其中“凯撒”是(  )
A.雅典将军 B.古罗马执政官
C.意大利旅行家 D.基督教神职人员
二、材料解析题
16.材料探究题:
中世纪意大利地区的城市锡耶纳位于意大利半岛南部通往罗马的交通要道上,是重要的商业城市。12世纪时,当地居民就建立了自治政体;13世纪,锡耶纳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商业活跃,成为意大利银行业中心。1260年,在同佛罗伦萨的斗争中,锡耶纳人打败了佛罗伦萨,政治势力一度强盛。但是,锡耶纳城缺乏水源,附近没有优良的海港,手工业发展缓慢,在后来的竞争下衰败了。
任务一:知识整理
(1)西欧中世纪兴起的城市除了材料中提到的之外,意大利地区还出现哪些城市?城市的兴起有何意义?
(2)意大利是古罗马的发祥地,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共得国与北非强国 ______ 进行了长达100多年的 ______ 战争,使罗马称霸地中海。
任务二:解决问题
(3)材料中的锡耶纳衰败的原因是什么?君士坦丁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任务三:思考感悟
(4)通过你对古代文明的学习与以上探究,你得到了哪些新的感悟?
【出处:21教育名师】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1
材料二:(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如图2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图片是古代雅典一位重要的政治家,请说出他的名字以及他的改革给雅典带来的影响。
(2)材料二中“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改革”指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次改革给日本带来了什么重大影响?
(3)材料三的图是在哪一事件之后形成的?请用一句话来形容其特点。
(4)综上材料,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读图学史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一是一座石碑,上面用楔形文字刻着一部法典,下面这段材料就是法典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如果奴隶主伤害奴隶的眼睛或骨头,则只需向奴隶主赔偿奴隶身价的一半。
请回答:
看图一及其材料回答(1)~(3):
(1)这部法典是哪个国家的?它的名称是什么?是由谁制订的?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部法典维护的是什么人的利益?
(3)这部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
(4)图二反映了雅典怎样的政治制度?在谁执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该文明属于哪种文明?
(5)图三的建筑是什么?它位于哪个流域?是古代哪个文明古国的文明象征?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综合探究一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 试卷答案
1.B 2.D 3.A 4.A 5.C 6.C 7.A 8.D 9.A 10.B 11.D 12.A 13.B 14.A 15.B
16.(1)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 意义: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 21教育网
(2)迦太基、布匿.
(3)锡耶纳城缺乏水源,附近没有优良的海港,手工业发展缓慢,在后来的竞争下衰败;被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破坏. 21cnjy.com
(4)文明的产生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只有民主、开放的政治制度才能使国家强盛等等.(意思对即可) www.21-cn-jy.com
17.(1)伯利克里;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2)大化改新;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标志.
(3)查理 马特改革;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4)坚持改革开放;善于学习优秀文化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6张PPT)
综合探究一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
之间的异同
人教新目标版《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水土异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克里特文明
古代
埃及
古代西亚
古代印度
中国(夏商周)
认知早期文明的区域
为什么早期文明区域都分布在中纬度地区?
  从地理位置看, 位于 20°N -40°N,属于中纬度、北温带,邻近大河流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古代文明名称 周边的河流、 海洋名称 文明诞生的
大致时间
克里特文明 爱琴海 约公元前2000年
古代埃及 尼罗河 约公元前3500年
古代西亚国家 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3500年
古代印度 印度河、恒河 约公元前2500年
古代中国 黄河、长江 约公元前2070年
仔细阅读上图,并结合本单元的相关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回忆七年级学过的“五带”的划分。这些文明大致位于“五带”中的哪一个带内?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尝试说明为什么这些地城会成为孕育人类早期文明的摇篮。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从地理位置看, 位于 20°N -40°N,属于中纬度、北温带,邻近大河流域。
气候大多温暖多雨,热量、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培植、生长,适宜人类居住,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说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这些早期文明区域在地理位置和环境上有什么共同特征?
(1)处于温带,气候条件适宜早期人类生存。
(2)临近大河流域,有充足的水源。
(3)除位于岛屿上的克里特文明外,其他几个文明区域都位于河谷或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4)克里特岛自然环境优越,农业以谷物、橄榄、葡萄种植为主,同时也充分利用海洋优势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了区域的繁荣。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
古代西亚——两河流域
古代印度——恒河、印度河
古代中国——黄河、长江流域
大河文明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海洋文明
古希腊——地中海东部
爱琴海西部
古罗马——地中海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克里特文明(欧洲)
古埃及文明(非洲)
古巴比伦文明(西亚)
古印度文明(南亚)
古中国文明(东亚)
早期文明
文 字
字母文字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象形文字
甲骨文
辨识早期文明的异同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表意文字
表音文字
文字的分类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克里特文明(欧洲)
古埃及文明(非洲)
古巴比伦文明(西亚)
古印度文明(南亚)
古中国文明(东亚)
早期文明
最为典型工程
高架引水渠、
古罗马竞技场
金字塔
空中花园

青铜器、都江堰
探究早期文明区域大型工程的比较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空中花园想象图
为王权服务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为公众服务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克里特文明(欧洲)
古埃及文明(非洲)
古巴比伦文明(西亚)
古印度文明(南亚)
古中国文明(东亚)
早期文明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奴隶制、城邦民主
制、贵族共和制
法老专制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分 封 制
探究早期文明区域政治制度的比较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都是阶级社会,这些机构与制度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但西方相对民主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辨识早期文明的异同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克里特文明(欧洲)
古埃及文明(非洲)
古巴比伦文明(西亚)
古印度文明(南亚)
古中国文明(东亚)
早期文明
主要文化代表
科学、哲学、戏曲
世界最早的太阳历
太阴历(星期制度)
佛教、数字符号
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古埃及和古西亚在立法上有什么异同?
古埃及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制定的历法,我们现在公历一年365天,分12月,与古埃及的太阳历一样
古西亚现在人们日常生活所用“星期”与古西亚是一致的
古埃及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把一年分一2月、365天。
古西亚根据月亮圆缺变化挽律,编制太阴历;七天一星期的制度。
哪些方面对现代产生了影响?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太阴历
东方重视农业生产
西方重视精神、社会生活
通过图片说说东、西方有什么不同?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探究与讨论
你认为哪些可以作为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
阶级的分化、国家的出现和文字的发明,都是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探究文明繁荣的原因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古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包括希腊本土、爱琴海地区和小亚细亚三大部分,三面环海,交通便利。古希腊人利用当地丰富的物产和便利的航海条件,向海外输出橄榄油、酒、布匹等产品,输入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商品贸易和城市经济繁荣。
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古希腊文明的高度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上的,广大奴隶为希腊的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
没有奴隶的劳动,就不可能有高度发展的希腊文明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贸易和交流,为商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制度保障
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度,推动希腊文明的高度发展。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总结:早期文明繁荣的原因
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古希腊文明的高度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没有奴隶的劳动,就不可能有高度发展的希腊文明;
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度,推动希腊文明的高度发展。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古代希腊与中国(春秋时期)的比较
古代希腊地图
中国春秋时期形势图
繁荣 时间 文明 类型 地形 特征 周边的河流或海洋
古希腊
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8世纪至前4世纪
公元前771至前221年
海洋
文明
大河文明
海岸崎岖、岛屿众多
平原广阔、河流众多
爱琴海
黄河、长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议一议这两个文明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势?
古希腊和中国都处于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气候适宜。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想一想这两个文明区域的地理环境(地形、河流等)对其发展有什么有影响?
古希腊文明的核心区域所在的巴尔干半岛,丘陵广布,面积狭小,河流短促,农业生产潜力有限。经济上主要依靠濒临地中海的众多优良港口发展海外贸易,商业发达;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区域是黄河中下游流域,该地区黄土土质疏松,矿物质含量高,黄河及其各条支流有着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议一议在国家制度方面,古希腊和中国有着哪些差异?
  古希腊实行的是城邦民主制,各个城邦之间相对独立。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分封制。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想一想造就这种东西文明双峰并峙的原因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与古希腊城邦时期基本上属于同一时期,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两个文明各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也分别成为现代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阅读课本P29页观点,你赞同哪些?不赞同哪些?运用史实,说说你的理由。
观点1:古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包括希腊本土、爱琴海地区和小亚细亚三大部分,三面环海,交通便利。古希腊人利用当地丰富的物产和便利的航海条件,向海外输出橄榄油、酒、布匹等产品,输入大量的粮食和物资,商品贸易和城市经济繁荣。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观点2: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度的基础上的,广大奴隶为希腊的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
观点3:古希腊占大多数人口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真正能够享受这种民主的人只占少数。
观点4: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品贸易和交流,为商业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制度保障。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阅读课本P29页观点,以上关于推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的观点,你赞同哪些 不赞同哪些 并运用史实,说说你的理由。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文化繁荣既有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是社会发展大势所趋。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结合所学内容与上述资料,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造就这种东西文明双峰开峙的原因是什么。可以就一些争议问题,进行交流、辩论。
政治因素: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 。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经济因素: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
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文化因素: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被称为“文化下移”),致使“私学勃兴”。
学术自由因素: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于独立的。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当你漫步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  )
A. 古代中国
B. 古巴比伦
C. 古印度
D. 古埃及
B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当你漫步法国罗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诞生在(  )
A. 尼罗河流域
B. 两河流域
C. 印度河流域
D. 黄河流域
B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首陀罗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顺从地服务于其他三个种姓。”材料反映的是(  )
A. 古埃及奴隶制度
B. 汉谟拉比法典
C. 古印度种姓制度
D.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伯利克里在演说中曾自豪地宣称:“雅典是希腊的学校”。与他自豪的原因无关的是(  )
A. 经济繁荣
B. 帝国庞大
C. 民主政治
D. 文化昌盛
B
凯撒是古代罗马的军事统帅、政治家,曾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他在《高卢战记》中写到:“如果按照教科书的指示行动,是无法获胜的。”这表明(  )
A. 他的政策受到普遍欢迎
B. 他的作战方法富有创造性
C. 他是罗马帝国的皇帝
D. 他酷爱希腊的古典文学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B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探究早期区域文明的发展可以从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尽管不同地区进入文明的时间并不一致,但是其主要标志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可以从文字、城市、国家机构和制度等方面进行归纳。
首先,从这几个文明所在区域的纬度位置和所处气候带进行分析,得出都处于中纬度的温带地区的初步结论。然后,进一步考虑其他地理环境因素,如河流、地形等,对早期文明发展的具体影响。最后,通过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案例,分析了文明繁荣背后的自然和社会原因。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早期区域文明
认知早期文明的区域
辨识早期文明的异同
探究文明繁荣的原因
地理环境
国家制度
对早期文明影响
文字
大型工程
城市
国家机构与制度
文化等方面
古代埃及
古代西亚
古代印度
中国(夏 商 周)
西方(古希腊罗马)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