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第二课 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1课时土耳其凯末尔革命人教新目标版《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①建立:13世纪末,一个突厥人部落的首领奥斯曼在小亚细亚建国,国家名称──奥斯曼土耳其。②政权特点:军事封建帝国③国教:伊斯兰教土耳其的兴起、扩张④都城:伊斯坦布尔即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1453年攻占)⑤影响:16世纪,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臻于鼎盛。教学目标导入新课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曾经是地跨欧亚非的封建帝国。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奥斯曼土耳其的衰落⑥17世纪末开始,帝国迅速衰落下去,17-18世纪帝国日见瓦解。⑦在19世纪,原属帝国版图的欧洲国家,如希腊、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纷纷独立或自治,有的地区为俄、奥、英所占有。⑧1914年,土耳其参与一战,因战败而濒临灭亡的边缘。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说明土耳其面临怎样的情况?第一次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土耳其加入同盟国集团方面作战。土耳其成为德国的财政和军事附庸。大战期间土耳其有60万士兵战死或被俘,200万人受伤,国债高达44800万金里拉,经济陷于崩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凯末尔领导民族独立战争背景:⑴ 统治者盲目自大,轻视工业和贸易⑵ 社会经济远落后于列强,沦为半殖民地⑶ 一战战败,成为战胜国瓜分的对象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已日薄西山,沦为西方列强欺凌争夺的半殖民地。一战中,土耳其追随德奥集团而战败,陷入空前的危机。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土耳其学生抗议战胜国对土耳其的侵略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反对奥斯曼帝国苏丹统治的集会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经过:①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成立新政府,并于1920年初召开议会,通过了被称为“土耳其独立宣言”的《国民公约》,重申土耳其领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求废除特权条约。②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击溃了入侵的外国军队,收复大片土地,赢得国家独立和自由。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穆斯塔法·凯末尔(1881~1938)1919~1923年土耳其民族民主运动的领导人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凯末尔说:“防线是没有的,有的是阵地,整个祖国就是一个阵地。祖国的任何一寸领土,在浸透同胞们的鲜血之前决不丢弃。”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土耳其人民围着国旗庆祝胜利结果:①1923年夏,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条约,承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②1923年10月29日,议会通过了建立土耳其共和国的决定,土耳其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洛桑和约》1923年7月,土耳其与英、法、意、希、日等国家签署了《洛桑和约》,废除了《色佛尔条约》,收回了土耳其海峡的领土主权,为新生的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铺平了外交上的道路。教学目标新课讲解阅读教材P34第三段和P35第一段回答,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土耳其为实现民族独立作出了哪些努力?1)1920年初,土耳其召开议会,通过《国民公约》,重申土耳其领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求废除特权条约。2)土耳其人民通过两年多的斗争,击溃了入侵的外国军队,赢得国家独立和自由。3)1923年,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条约,承认其领土完整与国家主权。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议一议:凯末尔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军民的奋战;英明领导;方针的正确;外来的援助;敌人内部矛盾重重;自身的让步… …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军事胜利对真正解放来说是不够的,在民族的政治、社会生活中,在民族的思想教育中,我们的指南将是科学和技术,能否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凯末尔凯末尔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他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改革之路?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改革原因:要使土耳其真正富强起来,必须向西方学习,进行彻底的改革选择道路:走具有西方(资本主义)色彩的现代化道路凯末尔改革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凯末尔改革经济方面:打破了轻视工业和贸易的传统观念,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令,利用国家的力量发展民族经济,并积极鼓励私人经济的发展。土耳其的炼油厂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法律方面:土耳其曾是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共和国申明教会和国家完全分开,颁布宪法,并以欧洲法律为蓝本制定了一系列律法。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文字改革:土耳其原来使用的阿拉伯字母不适应土耳其语发音的特点,给人们的学习和书写带来很大困难。内容:通过立法议案,宣布用新的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意义:提高了土耳其人的识字率;方便了人们学习掌握本民族语言;为保存和继承民族文化创造了条件。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社会生活方面:身着西装,在女儿婚礼上跳舞的凯末尔提倡科学的现代化精神,颁布了有关服饰改革的法律,要求人们改穿西服;采用公元历法;提倡妇女接受教育等。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影响:使土耳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成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工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使土耳其成为令人尊敬的现代文明国家。性质: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看书P36页,材料后回答问题你是如何认识上述两方观点的?帽子之争反映了土耳其改革中怎样的一种现象?凯末尔认为应该从穿着等方面全面地西化,反对凯末尔西化措施的人则认为服饰穿着的西化并不重要。实际上,服饰改革体现着时代的变化,是政治变革的成果之一,有利于改变社会风俗,促进社会进步。现象:帽子之争反映了凯末尔注重在土耳其全国推行多方面的改革,但是改革被反对派扣上了“形式主义”帽子的现象。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为什么凯末尔被称为“土耳其国父”?因为凯末尔击败协约国军队,取得了土耳其独立战争的胜利。 执政期间,凯末尔施行了一系列改革,涉及国家体制、法制、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使土耳其成为世俗国家,为土耳其的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目标巩固提升民族解放运动贯穿于整个世界近现代史,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历史进程。下列人物中,为民族解放运动或民族独立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有( )①华盛顿 ②罗伯斯庇尔 ③凯末尔 ④章西女士 ⑤纳赛尔。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D教学目标巩固提升在工业化的冲击下,日本明治天皇、埃及穆罕默德·阿里与土耳其凯末尔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A. 创办新式军队,开始对外扩张B. 废除政教合一体制C. 在政府的推动下发展近代工业D. 开始进行文字改革C教学目标巩固提升有学者称:“一些国家或地区由政府赞助工业化发展,以使他们能够抵挡住来自西欧和美国的经济和军事的压力”。“由政府来赞助工业化”的案例包括( )①日本殖产兴业②埃及阿里改革③凯末尔国家主义④印度甘地主义。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A教学目标巩固提升1800年之前,德国曾被讥笑为“欧洲病夫”,到1900年则是“土耳其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A. 普法战争爆发B.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C.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B教学目标巩固提升凯末尔改革期间曾经脱去军服,戴上大礼帽,穿着晚礼服,以社会形象大使的身份出现在国人中间;也曾以教师身份出现在学校、乡村广场,教人们书写新文字。以上事实最能说明( )A. 凯末尔文武双全B. 凯末尔推行改革的坚定信念C. 凯末尔推行文化教育和社会习俗改革D. 凯末尔善于向西方学习D教学目标课堂小结土耳其革命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民族危机深重领导人:凯末尔性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结果: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凯末尔改革措施:经济、政治、文字、社会生活影响:使土耳其成为令人尊敬的现代文明国家土耳其凯末尔革命谢 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土耳其凯末尔革命》教案课题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九年级上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了解土耳其的国情、革命背景和被称为“西亚病夫”的原因及“西亚病夫”的崛起过程,知道凯末尔在土耳其崛起中的历史作用。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 了解土耳其的国情、革命背景和被称为“西亚病夫”的原因及“西亚病夫”的崛起过程,知道凯末尔在土耳其崛起中的历史作用。重点 凯末尔领导的革命和改革难点 凯末尔改革的原因学法 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土耳其的兴起、扩张①建立:13世纪末,一个突厥人部落的首领奥斯曼在小亚细亚建国,国家名称──奥斯曼土耳其。②政权特点:军事封建帝国③国教:伊斯兰教④都城:伊斯坦布尔即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1453年攻占)⑤影响:16世纪,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臻于鼎盛。曾经是地跨欧亚非的封建帝国。 从土耳其的兴起、扩张这一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让学生阅读单元页与课引言文字,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课新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把大背景向学生稍作介绍,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授新课 奥斯曼土耳其的衰落⑥17世纪末开始,帝国迅速衰落下去,17-18世纪帝国日见瓦解。⑦在19世纪,原属帝国版图的欧洲国家,如希腊、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纷纷独立或自治,有的地区为俄、奥、英所占有。⑧1914年,土耳其参与一战,因战败而濒临灭亡的边缘。说明土耳其面临怎样的情况?第一次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土耳其加入同盟国集团方面作战。土耳其成为德国的财政和军事附庸。大战期间土耳其有60万士兵战死或被俘,200万人受伤,国债高达44800万金里拉,经济陷于崩溃。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凯末尔领导民族独立战争背景:⑴ 统治者盲目自大,轻视工业和贸易⑵ 社会经济远落后于列强,沦为半殖民地⑶ 一战战败,成为战胜国瓜分的对象经过:①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成立新政府,并于1920年初召开议会,通过了被称为“土耳其独立宣言”的《国民公约》,重申土耳其领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求废除特权条约。②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击溃了入侵的外国军队,收复大片土地,赢得国家独立和自由。结果:①1923年夏,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条约,承认土耳其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②1923年10月29日,议会通过了建立土耳其共和国的决定,土耳其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阅读教材P34第三段和P35第一段回答,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土耳其为实现民族独立作出了哪些努力?1)1920年初,土耳其召开议会,通过《国民公约》,重申土耳其领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求废除特权条约。2)土耳其人民通过两年多的斗争,击溃了入侵的外国军队,赢得国家独立和自由。3)1923年,协约国与土耳其签订条约,承认其领土完整与国家主权。议一议:凯末尔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军民的奋战;英明领导;方针的正确;外来的援助;敌人内部矛盾重重;自身的让步… …凯末尔改革改革原因:要使土耳其真正富强起来,必须向西方学习,进行彻底的改革选择道路:走具有西方(资本主义)色彩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内容经济方面:打破了轻视工业和贸易的传统观念,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令,利用国家的力量发展民族经济,并积极鼓励私人经济的发展。法律方面:共和国申明教会和国家完全分开,颁布宪法,并以欧洲法律为蓝本制定了一系列律法。文字改革:内容:通过立法议案,宣布用新的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意义:提高了土耳其人的识字率;方便了人们学习掌握本民族语言;为保存和继承民族文化创造了条件。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科学的现代化精神,颁布了有关服饰改革的法律,要求人们改穿西服;采用公元历法;提倡妇女接受教育等。 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关键句子,通过同伴合作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土耳其面临怎样的情况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凯末尔领导民族独立战争背景、经过、结果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土耳其为实现民族独立作出了哪些努力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凯末尔改革改革原因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改革内容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改革内容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改革内容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改革影响、性质 通过知识梳理,学生能了解土耳其革命的社会状况,进而概括土耳其革命的背景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感受当时苏俄面临的严峻形势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看书P36页,材料后回答问题 你是如何认识上述两方观点的?帽子之争反映了土耳其改革中怎样的一种现象?凯末尔认为应该从穿着等方面全面地西化,反对凯末尔西化措施的人则认为服饰穿着的西化并不重要。实际上,服饰改革体现着时代的变化,是政治变革的成果之一,有利于改变社会风俗,促进社会进步。 现象:帽子之争反映了凯末尔注重在土耳其全国推行多方面的改革,但是改革被反对派扣上了“形式主义”帽子的现象。为什么凯末尔被称为“土耳其国父”?因为凯末尔击败协约国军队,取得了土耳其独立战争的胜利。 执政期间,凯末尔施行了一系列改革,涉及国家体制、法制、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习俗等诸多方面,使土耳其成为世俗国家,为土耳其的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引导学生根据知识结构,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学生浅谈收获 进一步的突破本课的难点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土耳其凯末尔革命》试卷一、单选题1.在工业化的冲击下,日本明治天皇、埃及穆罕默德·阿里与土耳其凯末尔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A.创办新式军队,开始对外扩张 B.废除政教合一体制C.在政府的推动下发展近代工业 D.开始进行文字改革21cnjy.com2. 1800年之前,德国曾被讥笑为“欧洲病夫”,到1900年则是“土耳其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A.普法战争爆发 B.德意志帝国的建立C.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21·世纪*教育网3.生活在18世纪末的英国人亨利·凯勒说:“以前我们对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着迷,现在我们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21*cnjy*com4. 凯末尔改革期间曾经脱去军服,戴上大礼帽,穿着晚礼服,以社会形象大使的身份出现在国人中间;也曾以教师身份出现在学校、乡村广场,教人们书写新文字。以上事实最能说明( )A.凯末尔文武双全 B.凯末尔推行改革的坚定信念C.凯末尔推行文化教育和社会习俗改革 D.凯末尔善于向西方学习【来源:21cnj*y.co*m】5. 孙中山和凯末尔都曾经被誉为“国父”,他们的相同点有( )①缔造共和国②实现民族独立③废除旧文字④改革服饰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2·1·c·n·j·y6.下列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土耳其凯末尔改革措施的相同之处是( )A.创办新式军队,开始对外扩张 B.废除政教合一体制C.在政府的推动下发展近代工业 D.开始进行文字改革www.21-cn-jy.com7.19世纪以来,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了近代化改革,其中以埃及的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和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最具代表性。这两次改革相同之处有( )①废除哈里发制度 ②进行军事改革 ③建立近代工业 ④实行教育改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来源:21·世纪·教育·网】8.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凯末尔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内容包括( )①实行政教分离 ②颁布发展工商业的法令 ③进行文字改革 ④废除陈规陋习传授现代文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1-c-n-j-y9.作为“亚洲觉醒”的先驱,孙中山和凯末尔的共同点是( )A.创建了新型的国家 B.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C.主持了民主化改革 D.主张用善良制服帝国主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10.在土耳其建国和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治思想理论体系,被称为“凯末尔主义”。包括六大原则是:共和主义、 、平民主义、国家主义、 和改革主义。( )A.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B.民生主义 和平主义C.民族主义 世俗主义 D.民权主义 社会主义11.以下关于凯末尔改革举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苏俄为师,推行国家主义,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优先发展农业,使农业发展迅速C.协调工农业发展的比例,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国家干预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出处:21教育名师】12.凯末尔说:“我们希望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我们的头脑愿意接受现时代思想,但我们仍得保持自身不变 ”为此他推行的改革有①废除政教合一②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③走苏俄发展道路④大力发展农业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版权所有:21教育】13. 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性质是( )A.仅仅是一场民族独立战争B.是一场资产阶级改革C.是一场反封建哈里发的革命D.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14.为了给土耳其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凯末尔在政治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A.进行改革,废除哈里发和素丹两个职位,把土耳其的封建君权和神权政体变成资产阶级共和国B.改变土耳其的整个社会和文化结构,颁布改革服饰和其他传统象征物的法令C.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集中力量办大事D.以农业为中心15.凯末尔利用协约国间的矛盾,为土耳其争取了一个较为有利的新和平条约是 ( )A.《色佛尔条约》 B.《洛桑条约》C.《巴黎和约》 D.《四国条约》www-2-1-cnjy-com二、材料解析题1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在运动中,甘地倡导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法庭、学校、以及采取总罢业、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该运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名称,重要的有四次。其特点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而在这场运动中印度国民大会党逐渐成为了领导者。这场运动一方面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鼓舞了人民士气,而另一方面其妥协性也使得取得的成果并不彻底,不利于人民真正的觉醒。但从这时开始,印度向着独立国家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材料二 凯末尔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的萨罗尼卡,最为人所知是他在一战中杰出的军事能力,同时伴随着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的瓦解,他领导了土耳其国民运动并成功在安卡拉建立独立政府,他打败当时协约国所带领的同盟军队,并以杰出的能力解放了国家,并建立了现今的土耳其共和国。在他就任土耳其领导人的时候,进行了一连串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变革,启蒙土耳其并让土耳其成为现代化和世俗主义的国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凯末尔。(6分)21*cnjy*com1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19世纪以来,土耳其的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是共存的。这种状况是不符合民族主义者的世俗化要求的。根据1924年通过的《教育统一法》,宗教学校被取消,所有的教育机构被教育部接管,公共教育完全成为世俗事务。宗教教育则留给了家庭和乡村的神职人员。宪法中关于伊斯兰教为国教的条款在1928年被取消,1930年和1933年,城市和农村学校的宗教课程被取消。20年代,初、中、高各级学校的结构和课程还是以19世纪的法国教育为样板。1933年,伊斯坦布尔大学进行重组,在土耳其的很多城市还建立了新大学。凯末儿时期土耳其的人口识字率从1927年的10.6%提高到了1940年的22%--刘云《凯末儿改革中的伊斯兰教》(1)根据材料,概括凯末儿时期土耳其教育改革的措施及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凯末儿时期土耳其教育改革的作用。1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化社会的转变;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陈达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史》(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中西近代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路径。(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近代化路径不同的原因。《土耳其凯末尔革命》试卷答案1.C 2.B 3.B 4.C 5.C 6.C 7.C 8.D 9.A 10.C 11.A 12.A 13.D 14.A 15.B 16. (1)进步性:①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定程度上抵制英国经济侵略,有利于印度民族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6分)21·cn·jy·com 局限性: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等,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2分)抵制西方物质文明,体现了资产阶级局限性。(1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是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是亚洲觉醒的杰出代表人物。功:领导土耳其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行改革,使土耳其走上复兴和现代化道路。过:在改革中长期忽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资产阶级局限性。(6分) 21教育网18. (1)西方路径:思想(精神)―制度―器物(技术);(3分)中国路径:器物(技术)―制度―思想(精神)。(3分)(2)原因:西方是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资产阶级的出现与壮大,进而首先在思想上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再到构建制度,发展生产力。(3分)中国自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后,长期处于萌发状态,一直没有诞生新兴的资产阶级;近代随着西方的入侵,先进的中国人首先认识到西方船坚炮利,因而近代化率先从学习技术开始;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日益深刻,从器物过渡到制度,再上升到思想文化。(6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pptx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教案.doc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试卷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