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五课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第2课时工农武装割据人教新目标版《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目标导入新课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叛乱,屠杀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叛乱,屠杀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的背叛:中国共产党将怎么做?工农武装割据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工农武装割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八七会议时间:1927年8月7日地点:汉口内容: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影响: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八七会议后,根据会议精神,共产党在各地发动秋收起义。其中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是最重要的一次。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秋收起义时间:1927年9月地点:湘赣边领导人:毛泽东结果:失败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城市农村看图说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相同之处。都是由中共独立领导、以攻打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暴动。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两次起义的失败又给我们什么教训呢?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敌强我弱,在城市里起义不可能胜利,所以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教学目标新课讲解长沙湖南湘赣边界江西井冈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背景:秋收起义失败地位: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朱、毛红军井冈山会师;到1930年,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毛泽东地点:井冈山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例,分析其成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多种因素。①分布特点:大都位于各省的交界处,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革命基础比较好,便于队伍的发展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物产丰富③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在根据地实行正确的政策,如开展土地革命,得到人民的支持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看图说出有哪些革命根据地,其中最大和第一个根据地在哪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由赣南、闽西根据地发展而来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观察地图,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方面,归纳这些革命根据地分布的共同特点?大都建立在各省的交界处,这些地方往往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革命的基础比较好,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存在与发展。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想一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为什么能够在这些地方存在?共产党代表工人农民的利益、现实目标和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土地革命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 敌人的最基本条件。 ”土地革命目的: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分配原则:抽多补少、抽肥补瘦教学目标新课讲解阅读P60页材料1、材料2结合以上事例,分析说明土地革命给农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根据地百姓踊跃参军作战的现象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土地改革以后,分田分地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生活上得到保障,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尊严。说明农民切身感受到共产党和红军为他们谋利益,革命积极性高涨。这使红军在与国民党的斗争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兵力和物力支持。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中央苏区的民主选举时间:1931年地点:江西瑞金主席:毛泽东地位:中国农民最早的民主选举。教学目标新课讲解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必须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革命才会成功。启示:工农武装割据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本课的“第一”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起义2.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4.最大的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5.中国农民最早的民主选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教学目标巩固提升为纪念建军90周年,同学们计划前往人民军队诞生地参观学习。他们前往的“英雄城”是( )A. 长沙B. 武汉C. 广州D. 南昌D教学目标巩固提升90年前的某一天,在中国某地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这一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的开始,也是( )A. 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B. 党在国共合作下誓师北伐的宣言C. 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的序曲D. 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序幕A教学目标巩固提升不久前,“三个90周年系列发布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拉开了新一轮追寻红色记忆活动的序幕。“三个90周年”的历史事件包括( )①南昌起义 ②辛亥革命 ③秋收起义 ④井冈山根据地创建。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①③④ D. ②③④C教学目标巩固提升1927年,毛泽东率军向湘竷边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地点在( )A. 井冈山B. 三湾C. 瑞金D. 延安A教学目标巩固提升“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诗句中的“四军”指的是( )A.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B. 红四方面军C. 新四军D. 八路军A教学目标课堂小结工农武装割据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秋收起义:1927年9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谢 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工农武装割据》教案课题 《工农武装割据》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九年级上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从共产党的斗争历程中学习如何面对挫折,面对失败;要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善于总结经验。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 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毛泽东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土地革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等知识。重点 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难点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学法 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叛乱,屠杀中国共产党;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叛乱,屠杀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的背叛:中国共产党将怎么做?工农武装割据 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引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课新的主要内容的兴趣。 把大背景向学生稍作介绍,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授新课 【工农武装割据】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南昌起义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八七会议时间:1927年8月7日地点:汉口内容: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影响: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八七会议后,根据会议精神,共产党在各地发动秋收起义。其中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是最重要的一次。秋收起义时间:1927年9月地点:湘赣边领导人:毛泽东看图说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相同之处。都是由中共独立领导、以攻打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暴动。两次起义的失败又给我们什么教训呢?城市里敌人力量强大,敌强我弱,在城市里起义不可能胜利,所以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背景:秋收起义失败领导人:毛泽东地位: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朱、毛红军井冈山会师;到1930年,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例,分析其成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多种因素。①分布特点:大都位于各省的交界处,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革命基础比较好,便于队伍的发展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物产丰富③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在根据地实行正确的政策,如开展土地革命,得到人民的支持观察地图,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方面,归纳这些革命根据地分布的共同特点?大都建立在各省的交界处,这些地方往往敌人的力量比较薄弱,革命的基础比较好,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存在与发展。想一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为什么能够在这些地方存在?土地革命目的: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分配原则:抽多补少、抽肥补瘦阅读P60页材料1、材料2结合以上事例,分析说明土地革命给农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根据地百姓踊跃参军作战的现象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土地改革以后,分田分地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 ,生活上得到保障,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尊严。说明农民切身感受到共产党和红军为他们谋利益,革命积极性高涨。这使红军在与国民党的斗争中得到源源不断的兵力和物力支持。中央苏区的民主选举时间:1931年地点:江西瑞金主席:毛泽东地位:中国农民最早的民主选举。启示: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必须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革命才会成功。 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关键句子,通过同伴合作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南昌起义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八七会议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秋收起义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相同之处。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两次起义的失败又给我们什么教训呢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例,分析其成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多种因素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方面,归纳这些革命根据地分布的共同特点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权为什么能够在这些地方存在?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土地革命目的、内容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土地革命给农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根据地百姓踊跃参军作战的现象又能告诉我们什么?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中央苏区的民主选举 培养学生的获取、解读、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课堂小结 结合PPT,总结这课主要内容,列个提纲。 结合教师的提点,回顾重要知识点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查漏补缺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工农武装割据》试卷一、选择题1.为纪念建军90周年,同学们计划前往人民军队诞生地参观学习。他们前往的“英雄城”是( )A.长沙 B.武汉 C.广州 D.南昌21cnjy.com2.90年前的某一天,在中国某地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这一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的开始,也是( )A.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B.党在国共合作下誓师北伐的宣言C.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的序曲 D.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序幕21·世纪*教育网3.不久前,“三个90周年系列发布会”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拉开了新一轮追寻红色记忆活动的序幕。“三个90周年”的历史事件包括( )①南昌起义 ②辛亥革命 ③秋收起义 ④井冈山根据地创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www-2-1-cnjy-com4.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武昌起义 D.辛亥革命【来源:21·世纪·教育·网】5.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今年是南昌起义爆发多少周年?( )A.70 B.80 C.90 D.10021*cnjy*com6.1927年,毛泽东率军向湘竷边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地点在( )A.井冈山 B.三湾 C.瑞金 D.延安www.21-cn-jy.com7.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用28年的斗争历程证明了这一重要结论。下面属于这一历程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南昌起义 C.台儿庄战役 D.西藏和平解放21·cn·jy·com8.“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诗句中的“四军”指的是( )A.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B.红四方面军C.新四军 D.八路军【出处:21教育名师】9.8月l日这个日子,曾于1933年被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定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的纪念日,后来又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这是为了纪念(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遵义会议【来源:21cnj*y.co*m】10.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道路。“革命道路”是指(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C.和平民主建国 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版权所有:21教育】11.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这样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星火燎原’是指(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召开遵义会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12.今年是如图所示历史事件发生90周年,它打响了武装反抗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一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如图所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其中,“五角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八一”二字是为了纪念( )A.中共成立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14. 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78年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C.坚持民主集中制 D.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1*cnjy*com15.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是《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一书的部分目录,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 )①红旗飘扬井冈山②为全民族抗战而斗争③南湖红船风雨中起航④新中国的曙光。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二、材料解析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材料一图A和图B人物分别代表了资产阶级哪一派别?与图A人物相比,图B人物对孔子和儒家学说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不同的原因。(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开创出怎样的民主革命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实现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到全民族抗战兴起的转折?(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建设与国际角色相适应的大国文化?2-1-c-n-j-y17.在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救国道路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克制器材之器。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在《民报 发刊词》上把这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改编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1)分别概述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救国方案的核心内容。(2)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一般被称作什么道路?中国革命为什么会走这条道路?21教育网18.艰难探索道路,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材料二:1927年至1928年上半年,在“清党”名义下共产党员从近6万人迅速减少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正面临被瓦解和消灭的危险,……1930年初,红军已有13个军,在民党统治薄弱的几省边界地区。先后建立大小15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几万、几十万农民团结在共产党周围。1933年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迁入中央苏区,直接把持了革命根据地的一切大权……,最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如果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党和红军必将被完全断送。遵义会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在10年中。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大屠杀下积累的创痛和仇恨是很难淡忘的……中国要 实现全民族的抗日战争。确实离不开蒋介石这个掌握着全国政权、主要军事力量受到国际承认的最大政治力量(注以上材料均整理自金冲及《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校择》)(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期间面临一个又一个危机,他们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道路抉择”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史实对此进行论证,(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最后实现了怎样的目标?《工农武装割据》试卷答案1.D 2.A 3.C 4.A 5.C 6.A 7.B 8.A 9.A 10.B 11.A 12.B 13.C 14.B 15.C 16.(1)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代表人物.不同:反对孔子和儒家学说.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进一步壮大,西方资本主义思想进一步传入,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北洋军阀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3)继承传统文明精髓,融合西方文明精华,总结近代以来宝贵经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世界潮流出发,加强与世界各国交流与对话,思考并承担相应大国责任.(言之有理即可)17.(1)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开办了一些军事工业,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辛亥革命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帝制.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因为这条道路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适合中国国情. 2·1·c·n·j·y18.(1)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建立奠定了基础.(2)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遵义会议的召开等.(3)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工农武装割据》.pptx 《工农武装割据》教案.doc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2课时 工农武装割据 同步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