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一课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第一课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第一课 西欧封建国家
与基督教文明
人教新目标版《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日尔曼人在西罗马的
废墟上建立起封建制国家。封建时代的西欧大地,
教堂与庄园星罗棋布,到处回响着教堂沉闷的钟
声,到处可见基督教的十字架。除了教士之外,
人们多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人们不禁要问:一个
曾经充满生机的西欧为什么会步入愚昧与黑暗的
时代?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欧洲中世纪:
从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世纪,是西欧的封建社会时期,史称“中世纪”。
法兰克王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许多日耳曼人的国家纷纷建立。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他们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
西欧封建国家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法兰克王国的形成
法兰克王国的发展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在扩张中,国王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兵员枯竭,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军队呢?
变以往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为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法兰克王国的军事扩张,连年征战对农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农民破产,被迫投靠封建主成为农奴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把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农奴依附于封建主。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每一层的上下级之间都是领主与附庸的关系,都是主从关系。
在法兰克王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西欧的封建制度随之形成。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欧洲中世纪有句谚语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你能说说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情况吗?
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级封君与封臣之间都互有义务。所以,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而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却没有臣属关系。所以,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复杂的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和义务”,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生争夺和混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查理扩张
  王国所占领的地区相当于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到814年形成了西起大西洋,东至多瑙河,南到意大利中部,北达波罗的海的庞大帝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在查理(768—814)统治时期,进行过50多次战争,法兰克王国的版图迅速扩大,西欧的绝大部分地区被征服。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800年圣诞节,查理在罗马接受教皇的加冕,成为皇帝,标志着查理曼帝国的诞生。
查理这位几乎统治整个西欧的国王,为什么要跪在教皇面前接受加冕?教皇为查理加冕,意味着什么?
教皇对查理称帝的认可,意味着查理负有传播和捍卫基督教的义务,标志着教权与皇权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及其联盟的建立。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查理是如何管理他所占领的土地和人口的
农奴向封建主交租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封臣向领主宣誓效忠
这是一种什么仪式?
(臣服礼)
通过这种仪式,双方之间形成了一种什么关系?
(互有义务的封建主从关系)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 西欧奴隶社会结束
日尔曼国家的兴起
法兰克王国向
查理曼帝国的转变
—— 封建制度逐渐形成
查理曼帝国的分裂
—— 法、德、意等国
   逐渐形成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二、基督教会在西欧的统治
教皇国的产生
  丕平(714—768),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大帝的父亲,他原为宫相,751年在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为了报答教皇,丕平将意大利中部一片领土赠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从此,罗马教皇国的基础得以奠定。
教皇国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当今的教皇国
梵蒂冈
  别看它如今占地不过0.44平方千米,上溯1 000年,它可是中世纪历史舞台上一个重要和显赫的角色 。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基督教会在西欧的统治
政治领域:一度教皇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
有权
经济领域:直接占有大量的土地、经营庄园;什一税
有财
精神文化领域:占统治地位,打击“异端”,垄断教育和文化,宣传教义
有势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三、西欧的封建庄园经济
土地层层分封,庄园是中世纪西欧乡村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单位。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庄园中有哪些建筑?庄园的主人是谁?
包括领主的城堡、教堂、磨坊、农奴的住宅和耕地庄园的主人可以是国王、贵族或教会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3)这样的布局对庄园内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庄园基本满足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可以说是一个封闭自守的小天地。
(2)庄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生产、生活设施齐备;经济上自给自足; 体现出森严的等级界限。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通过对比,说明农奴的生活状况?
农奴为取得份地的使用权,他们必须承受地租和名目繁多的捐税杂役,领主侵吞了他们绝大部分劳动产品。他们终年辛劳依然得不到温饱,低矮的茅舍内潮湿拥挤,许多人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过早死去。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假如有个农奴有幸从庄园里逃了出来,他应该跑向何方才能摆脱庄园的悲惨命运?
西欧的城市都坐落在封建领地上,国王和封建主可以对城市居民任意盘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许多城市通过赎买、起义等斗争方式,最终赢得了自治权。与此同时,城市居民也摆脱了封建领主的种种控制,成为真正的自由人。在中世纪的德国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讲的是按照惯例,如果一个农奴在自治的城市里住满101天,就取得了自由民的身份。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四、西欧城市的兴起
  西欧在中古初期,由于战乱和经济衰败,昔日繁荣的罗马城市大多变为废墟。11世纪前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人们把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使原有城市复苏,新城市涌现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西欧重要城市
巴黎和伦敦
政治和商业中心
威尼斯和热那亚
对外贸易中心
佛罗伦萨
手工业中心
特点:作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
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巴黎一角:裁缝和理发师在忙碌地工作,皮货店和杂货店的主人正在叫卖生意。人群熙熙攘攘,逛街的市民自由往来,对商品评头论足、
谈笑风生。
想一想,这位乡下学者为什么会惊讶不已?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乡村的农奴缺乏人身自由,城市中的市民相对具有很大的自由;乡村的庄园生活基本上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城市中商业发达,贸易繁荣,十分开放。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中世纪乡村与城市生活的差异
乡村
城市
政治
生活在乡村的农奴缺乏人身自由,基本上被束缚在土地里,与庄园主人有依附关系
城市中的市民则相对来说比较自由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经济
乡村
乡村的庄园生活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
城市
城市中商业发达,贸易繁荣,十分开放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五、行会的出现
西欧行会制度:西欧城市手工业者按行业建立的同业团体组织,产生于11~12世纪。
行会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反抗封建领主的欺压,保护手工业者的共同利益
意义:推动了手工业生产的繁荣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猜一猜它们是哪些行会的徽章
面包师
裁 缝
酿酒工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中世纪城市规模不大,居民一般几千人,2万人以上就算是大城市了,英国伦敦人口4万,法国巴黎人口6万,中国北宋时期的开封就有100万人口。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城市兴起的意义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是( )
A.4世纪末  
B.5世纪末
C.6世纪末  
D.7世纪末
B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不属于由查理曼帝国分裂发展而成的国家是( )
A.法兰西  
B.英吉利王国
C.德意志  
D.意大利
B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西欧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  )
A.贵族   
B.封建国王
C.教皇   
D.农民
C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对罗马天主教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评述不对的是(  )
A.既是宗教领袖又获得世俗权力,还控制着思想、文化。
B.在政治生活中,教皇必须服从国王的领导。
C.教皇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以凌驾各国君主之上。D.天主教还占有大量的土地,居西欧封建社会的中心地位。
B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采邑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
A. 上古亚非文明
B. 上古欧洲文明
C. 欧洲封建国家
D. 亚洲封建国家
C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西欧封建国家
封建等级制度
封建农奴制
基督教会在西欧的统治
教皇国的产生
西欧的封建庄园经济
西欧城市的兴起
为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是中世纪西欧乡村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单位。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教案
课题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八年级上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西欧基督教文明的学习和了解,认识到西欧基督教文明具有不同于东方文明的鲜明特点,从而加深对世界文明发展多样性的认识。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查理曼帝国的兴衰及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基督教的一在西欧延续的原因,知道丕平献土的故事及教皇国的由来,知道新兴的城市的兴起、行会的出现和市民阶级的形成对西欧的影响。
重点 欧洲封建国家和封建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难点 理解西欧封建王权和教会联手统治的特点。
学法 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日尔曼人在西罗马的
废墟上建立起封建制国家。封建时代的西欧大地,
教堂与庄园星罗棋布,到处回响着教堂沉闷的钟
声,到处可见基督教的十字架。除了教士之外,
人们多是目不识丁的文盲。人们不禁要问:一个
曾经充满生机的西欧为什么会步入愚昧与黑暗的
时代? 从一个
曾经充满生机的西欧为什么会步入愚昧与黑暗的时代?这一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温故知新,不断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习惯,掌握更多学习历史的方法。
讲授新课 欧洲中世纪:从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世纪,是西欧的封建社会时期,史称“中世纪”。法兰克王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许多日耳曼人的国家纷纷建立。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他们建立的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在扩张中,国王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兵员枯竭,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军队呢?变以往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为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法兰克王国的军事扩张,连年征战对农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农民破产,被迫投靠封建主成为农奴欧洲中世纪有句谚语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你能说说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情况吗?由于封建等级制度是因土地的层层分封而形成的,各级封君与封臣之间都互有义务。所以,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而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却没有臣属关系。所以,中世纪的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现象。这种复杂的关系,在封建主之间“造成一团乱麻般的权利和义务”,使封建主之间不断发生争夺和混战。 在查理(768—814)统治时期,进行过50多次战争,法兰克王国的版图迅速扩大,西欧的绝大部分地区被征服。王国所占领的地区相当于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到814年形成了西起大西洋,东至多瑙河,南到意大利中部,北达波罗的海的庞大帝国,史称查理曼帝国。800年圣诞节,查理在罗马接受教皇的加冕,成为皇帝,标志着查理曼帝国的诞生。查理是如何管理他所占领的土地和人口的 通过臣服礼这种仪式,双方之间形成了一种什么关系? 阅读教材P32—35页中的内容,大字部分仔细阅读,小字部分快速阅读,重点部分画线,疑难问题做好标记。通过阅读教材,小组讨论等方式,理解查理曼帝国的形成、发展及灭亡农奴向封建主交租互有义务的封建主从关系 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二、基督教会在西欧的统治教皇国的产生丕平(714—768),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大帝的父亲,他原为宫相,751年在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为了报答教皇,丕平将意大利中部一片领土赠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从此,罗马教皇国的基础得以奠定。基督教会在西欧的统治政治领域:一度教皇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经济领域:直接占有大量的土地、经营庄园;十一税精神文化领域:占统治地位,打击“异端”,垄断教育和文化,宣传教义西欧的封建庄园经济土地层层分封,庄园是中世纪西欧乡村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单位。(1)庄园中有哪些建筑?庄园的主人是谁?(2)庄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生产、生活设施齐备;经济上自给自足; 体现出森严的等级界限。(3)这样的布局对庄园内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庄园基本满足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可以说是一个封闭自守的小天地。通过对比,说明农奴的生活状况?农奴为取得份地的使用权,他们必须承受地租和名目繁多的捐税杂役,领主侵吞了他们绝大部分劳动产品。他们终年辛劳依然得不到温饱,低矮的茅舍内潮湿拥挤,许多人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过早死去。假如有个农奴有幸从庄园里逃了出来,他应该跑向何方才能摆脱庄园的悲惨命运?西欧的城市都坐落在封建领地上,国王和封建主可以对城市居民任意盘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许多城市通过赎买、起义等斗争方式,最终赢得了自治权。与此同时,城市居民也摆脱了封建领主的种种控制,成为真正的自由人。在中世纪的德国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讲的是按照惯例,如果一个农奴在自治的城市里住满101天,就取得了自由民的身份。四、西欧城市的兴起西欧在中古初期,由于战乱和经济衰败,昔日繁荣的罗马城市大多变为废墟。11世纪前后,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人们把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使原有城市复苏,新城市涌现城市特点?作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 拥有一定的自治权。行会的出现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有权有财有势庄园的主人可以是国王、贵族或教会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西欧庄园经济的兴起原因、经过、结果、意义。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西欧城市的兴起原因、经过、结果、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课堂小结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进入了封建社会。这一时期,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政治上,欧洲的封建土地制度和等级制度逐步形成;经济上,出现了封建大庄园经济,尤其是从11世纪起城市经济的繁荣,对后来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化上,基督教文化从被禁止,到成为欧洲的统治思想,古希腊、罗马文明几乎被完全废弃,教会的势力更是凌驾于封建王权之上,对欧洲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通过本环节,让学生自己谈收获,了解教学重点、难点的达成度。通过本。 活动,起到巩固复习的作用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试卷
一、选择题
1. “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A.君主立宪制度 B.共和制
C.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联邦制21·世纪*教育网
2. 下列关于中古欧洲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查理·马特改革形成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B.“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基础
C.在西欧,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D.西欧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是国王【出处:21教育名师】
3.5世纪时,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强大的法兰克王国的民族是(  )
A.波斯人 B.斯拉夫人 C.阿拉伯人 D.日耳曼人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图示反映的是古代西欧哪一种政治制度?(  )
A.中央集权制度 B.政教合一制度 C.封建等级制度 D.种姓制度
5. 1075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失利后,被迫前往卡诺莎城堡向出身低微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最终才获得了格里高利七世恩赐的一个赦罪的吻,这就是历史上的“卡诺莎之辱”。它充分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 )
A.基督是救世主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 B.国王软弱无能
C.王(国王)权高于教(教皇)权 D.教(教皇)权高于王(国王)权
6. 人类在早期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成就,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孟斐斯城;古代中国的甲骨文、二里头宫殿遗址;古代希腊的字母文字、雅典卫城等。据此判断,人类走向文明时代的显著特征是21*cnjy*com
①文字的出现②国王的产生③城市的兴起④法律的制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是( )
A.国王 B.教会 C.大封建主 D.贵族
8. 列宁指出:“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这个“历史联系”就是历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下列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因 果
A 中古西欧城市兴起 加速了封建国家的分裂
B 日本进行大化改新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 拜占廷人长期采取封闭保守的态度 拜占廷文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D 雅典民主政治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马其顿统一希腊
A.A B.B C.C D.D
9. 德意志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句话对( )最具有吸引力。
A.商人 B.封建主 C.教会 D.农奴21教育网
10.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中古时代的西欧,你会发现①教皇和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②教皇受国王统治③贵族内部有严格的等级 ④教会占有大量土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21cnjy.com
11. 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等级制度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马其顿改革
C.阿拉伯改革 D.查理·马特改革21·cn·jy·com
12.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统治情况的是(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条条大路通罗马”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3.“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A.大化改新 B.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C.罗马教廷的统治 D.西欧城市重新兴起21*cnjy*com
14.图表是某同学在历史学习时做的归纳,其中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
8世纪前期 查理马特改革
8世纪中期 丕平献土
10世纪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13世纪 基督教会神权凌驾一切
A.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B.西方文明之源
C.亚洲的封建国家 D.中古欧洲社会2·1·c·n·j·y
15. 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前因后果的逻辑联系。下列选项中,前后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伯利克里改革——希腊文明的兴盛
B.大化改新——罗马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C.伊斯兰教——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D.印度人——阿拉伯数字www-2-1-cnjy-com
二、材料解析题
16.阅读下面材料:
“我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请回答:
①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
②这次改革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版权所有:21教育】
17.
欧洲在近代成为世界进步的火车头,产生了对世界影响巨大的近代文明,左右了世界近代历史的走向。然而,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孕育并成长起来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主和与附庸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主,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则没有臣属关系。
材料三
教皇加冕国王
材料四 10世纪开始,欧洲城市逐渐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农奴为摆脱领主的控制,大量的移居于城市,使得市民阶层壮大。他们(市民)的崛起不但为日后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也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做好了铺垫,更是在平常的市民生活过程中孕育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的萌芽。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结构特点的改革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概括西欧城市兴起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18. 材料一 :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2-1-c-n-j-y
材料二 :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请回答:【来源:21cnj*y.co*m】
(1) 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古代历史上哪两次改革的内容?
(2)任选两则材料中的一次改革,说说它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试卷答案
1.C 2.D 3.D 4.C 5.D 6.C 7.B 8.C 9.D 10.D 11.D 12.C 13.B 14.D 15.D
16.①查理 马特改革、8世纪前半期.
②在此基础上,西欧逐渐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17. (1)①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②贵族内部没有严格的上下级的制约关系。③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查理·马特改革。
(3)①为资产阶级的出现提供了条件。②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③孕育了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现代意识。 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