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空气中有什么一、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观察、实验、思考、阅读资料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2、培养初步的化学实验技能。2、知识与技能??1、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2、知道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二、教学重难点?知道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三、教学准备?蜡烛、水槽、集气瓶、杯子、石灰水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空气。2、蜡烛的燃烧能离开空气么?你怎么知道的??3、现在老师这里有三个蜡烛,分别放在空气中,小杯子、大杯子里?蜡烛能燃烧么??4、他们的燃烧情况会不会有什么不同??5、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谁来解释一下??二、进入新课1、空气的成分?(1)为什么会出现蜡烛熄灭的结果。我们在来看一遍实验,不过我们稍加一些改变。?(2)教师演示书上实验。建议改为大一些的集气瓶。??(3)蜡烛熄灭后,你还看到什么现象???(4)用空气占据空间解释水为什么进入了杯子?说明了什么???(5)杯子中的空气有没有完全消失,剩下的空气会产生怎样的情况呢?我们再看。?(6)教师演示实验。?(7)火柴为什么会熄灭,正常情况下会不会熄灭,说明剩下的空气有什么性质???(8)通过蜡烛的燃烧与火柴的熄灭你能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他们分别有什么性质???(9)教师小结:通过研究可以知道,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支持燃烧的,另一种气体不能支持延烧。3、总结?(1)、讨论:阅读教材第10页上的资料,查明空气中支持延烧的气体是什么?不支持燃烧的气体又是什么,空气中还有哪些气体。?(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3)、教师讲解空气的成分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分别占空气体积的多少?”2、学生交流。二、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1、二氧化碳虽然在空气中很少,但在我们的生活中却很重要。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制取方法。?2、教师制取二氧化碳。?3、二氧化碳究竟有什么样的性质。??4、教师演示实验。?5、蜡烛由下而上的熄灭可以说明什么??(“二氧化碳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6、教师继续演示实验。?7、石灰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谁来总结一下二氧化碳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三、巩固1、你知道在生活中,我们是怎么应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么??2、学生做介绍。3、教师对书上图比较难理解的做介绍。四、总结?通过学习,关于空气的组成我们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五、作业了解氮气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