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工农武装割据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2工农武装割据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9张PPT。血雨腥风拨云见日工农武装割据一、血雨腥风—大革命失败后的严峻形势    这一时期的革命力量受到极大的摧残。中国共产党组织上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共产党员及其领袖被杀害。一些党内的动摇分子公开退党甚至叛变自首,党员由大革命时期的6万多人减至1万多人,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党领导的工农运动也受到严重摧残,全国有组织的工人由300万下降到3万,各地农民协会910万会员大部分散落。
——摘自《中国共产党战略策略》背景:南京国民政府屠杀共产党人,国民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第一次国共合作: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大革命失败给共产党人什么教训?③必须开展武装斗争。思考①必须掌握革命的领导权。②必须建立革命的军队。北伐军共有8个军,总司令蒋介石,参谋长李济深,各军军长均为国民党人。北伐战争中,中共开展的主要工作是领导工农运动,支持北伐。自主学习P58-60,思考以下问题1、了解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的内容
2、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壮大
3、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含义及实践
4、土地革命的内容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一)南昌起义 1.时间:2.地点:3.领导人:4.影响:1927年8月1日江西南昌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二、揭开序幕--打响城市武装起义 (二)八七会议 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1.目的:2.时间、地点:3.内容:4.意义: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1927年8月7日,汉口。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知识梳理《西江月》 军叫工农革命, 旗号镰刀斧头。
地主重重压迫, 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 霹雳一声暴动。
秋收起义背景:八七会议上决定进行秋收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理论:
意义:(三)秋收起义城市中心论农村包围城市1927年9月湘赣边毛泽东失败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湘赣边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住脚,养精蓄税,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毛泽东在文家市对起义军讲话)——摘自《秋收起义》三、拨云见日—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毛泽东为什么选择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为什么选择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1、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2、群众基础好;
3、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4、附近农产品丰富,便于筹粮筹款。井冈山八角楼三、拨云见日—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二)井冈山会师和创建红军 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军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探究:
(1)表格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占人口少数的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却无地或少地。
(2)面对上表情况,中共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开展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土地 三、拨云见日—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1.背景:2.内容: 当时的中国,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很少的贫瘠土地,生活异常困苦。 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在分配时,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三)土地革命3.结果及影响:土地革命开展后,各根据地出现了分田分地的景象。1.结合以上事例,分析说明土地改革给农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得了土地,生活得到了保证2.根据地百姓踊跃参军作战的现象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土地改革符合农民的利益,农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农民积极参军作战保障胜利果实 结合上述内容,说说你所理解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想一想:三、拨云见日—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含义: 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就能够存在和发展。2.实践: 各地共产党人纷纷领导武装起义,并先后走上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到1930年,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星火燎原第一个最大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湘鄂边革命根据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湘赣革命根据地左右江革命
根据地彭湃
海陆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赣南闽西
中央革命根据地星火燎原: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创建③主要在偏僻山区→
敌人统治力量薄弱,有地形优势①主要分布在南方→
大革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南方,南方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②几省的交界处→
便于利用敌人内部矛盾,而且能扩大自身影响分布特点:第一个最大三、拨云见日——走上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1.时间:1931年冬2.地点:江西瑞金3.标志: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定都瑞金、毛泽东为主席、
正式建立了和国民党对峙的政权 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严重受挫,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国新的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南京国民政府屠杀共产党人,国民运动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1.“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请你判断,句中的“这里”是指(  )
A.井冈山  B.南昌  C.瑞金  D.武昌
2.关于八七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
①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②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③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重要论断
④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悉。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写这首词不会早于(  )
A.1927年 B.1931年 C.1935年 D.1936年4.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以后,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和湘南农民武装到达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同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这个革命根据地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D.中央革命根据地
5.工农革命军选择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是(  )
①四周崇山峻岭,森林茂密,地势险要 ②群众基础好
③远离中心城市,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 ④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支坚强队伍是(  )
A.叶挺独立团  B.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C.工农革命军  D.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7.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
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  
B.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策略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D.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8.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毛泽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创新思路
B.是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提出的
C.前提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中国革命要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
9.为了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有(  )
①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②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③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 ④各根据地出现了分田分地的景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国共合作遭到破坏,共产党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结果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起止时间是?开始的标志和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会失败?共产党人从中得到什么经验教训?1924年到1927年,
开始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召开,
破裂的标志是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经验教训是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材料二:在欢庆胜利的时候,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2)材料二中“我们起义成功了”指的是哪一次起义?起义“什么时候爆发?这次起义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指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