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日本侵华战争开始(上课)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1日本侵华战争开始(上课)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0张PPT。历史不容忘记这个日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第1课时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1931年9月18日沈阳北郊柳条湖村日本关东军和东北军预谋炸毁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炮轰沈阳一、勿忘国耻——野蛮的侵略简述九一八事变自主学习“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东北军不战而溃,次日日军占领沈阳,不到半年占领东北三省。 材料2: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1931年日本经济危机达到了顶点。“帝国内部现正痛切体验……生产力之不足,生产设备之不足,原料之不足及蓄积资本之不足。凡此均需开始新的战争,俾有所补充;而国内不稳势力之高涨,罢工之狂澜,亦需发动内外举国之战争,以期平靖”。
——摘自三十年代日本的一秘密文件材料1: 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 材料3: 1927~1937年间,蒋介石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为统一全国、消除异己、镇压革命人民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主要有:收服北洋军阀残余势力的战争,讨伐国民党内部各派军事集团的历次战争,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历次战争。 探究一:日本侵华原因? 历史原因:侵华是日本既定国策直接原因:日本卷入经济危机,为转嫁危机,缓和国内矛盾,加快了对中国侵略掠夺的步伐。有利时机:国共内战,给日本侵华创造有利时机。材料一:1931年7月至9月,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对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并亲赴南昌督战。七八月间,他连续致电张学良,训令地方当局压制人民对日本挑衅的反抗。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南京政府竟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巡查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材料二: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如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 —摘自《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材料三: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摘自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1.依据材料一与教材,指出蒋介石对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采取了怎样的政策?这种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
2.蒋介石为什么实行这一政策?根据材料二、三加以说明。①蒋介石认为中国的实力(包括武器、教育训练、工业发展等)不如日本;②蒋介石认为共产党的威胁大于日本(中国亡于日本,还能当亡国奴,亡于共产党,连当奴隶也不可能) 。阅读资料,思考:东北三省沦亡形势图东北三省沦亡
1932年2月伪满洲国建立
(1933年3月) 1932年,日本扶植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在日寇的铁蹄下,东北三千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占领东北后,日本又将侵略魔掌伸向了华北,策划了“华北独立”1932年1月,日军进攻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结合下图分析失去东北三省会给中国造成什么危害? 失去东北三省将助长日本侵略的嚣张气焰,并使华北失去屏障,加速日本侵华进程。华北危机!!!
中国危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日本策划华北五省自治图扩大侵华②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中国哪些政治力量率先起来抗击日本侵略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各进行了哪些斗争?请同学阅读教材后完成下表。 二、局部抗战(1931-1937年)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组织抗日义勇军①驻守在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在蔡廷锴[kǎi]、蒋光鼐[nài]的领导下,奋起抵抗。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勿忘先烈——不屈的反抗 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___________》,由____作词、_____作曲,迅速在社会上流传开来。这首歌以悲壮的革命热情、激昂的旋律唱出了_________,吹响了抗日战争的号角。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聂耳时代的声音不朽的民族战歌时间 地点
起先锋作用的是谁?领导力量是谁?
口号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青年学生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自主学习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西安逼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西安事变自主学习时间:发动者:地点:目的:合作探究 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我们应当怎样处置蒋介石,请结合相关历史资料谈谈你的看法?(国内、国际形势)西安事变后的“复杂局势”(3)国民党亲英美派宋美龄、宋子文主张和平 解决;(1)日本力图借此挑起中国内战,以便乘机大规模侵华;(2)国民党亲日派头子何应钦想要取而代之(4)英美担心蒋被杀,亲日派掌权会损害他们的在华利益(5)中间阶层人士担心蒋被杀,事变会引发更大内战(6)广大西北人民痛恨蒋的祸国殃民政策(7)张、杨骑虎难下,急切等待解决。 “杀”还是“放” 杀蒋 ? 放蒋? 放蒋? 放蒋? 杀蒋 ? 请你以“战略家”的眼光来设想一下,“杀蒋”和“放蒋”分别会给中国的前途真正 带来什么? 杀蒋——可能引起新的内战,削弱抗日力量,而且给日军以可乘之机,不利于全民族一致抗战;
放蒋——有利于促成内战的结束,推动国共合作,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西安事变的结果?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至此,国共之间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很重要哦! 西安事变集中反映了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它顺应了抗日形势的发展,符合全国人民的愿望,成为国民党对日态度转变的关键。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毛泽东因此称赞“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发展方向转换的枢纽”。作为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杨虎城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民族大业为重,体现了他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所以,毛泽东和周恩来对他们的评价很高。 结合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形势,讨论一下,为什么毛泽东和周恩来对西安事变和张、杨二人评价如此之高?“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课堂小结“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抗日救亡运动1.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组织东北抗日联军,开展抗日游击战。2.学生:“一二·九”运动3.东北军民:组成东北抗日义勇军,自发起来抗日。4.国民党爱国官兵:西安事变(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影响)(时间、地点、任务、结果、影响)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课堂小结抗日救亡运动1.中国共产党:2.学生:3.东北军民:4.国民党爱国官兵:(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影响)(时间、地点、任务、结果、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