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01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解 ①糖蛋白(糖被)细胞识别、保护、润滑、免疫等。②蛋白质分子膜功能的主要承担着。③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2、基本内容 (1)脂质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①磷脂分子的状态亲水的“头部”排在外侧,疏水的“尾部”排在内侧。②结构特点一定的流动性。 (2)蛋白质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①蛋白质的位置有三种。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磷脂双分子层;贡穿于磷脂双分子层。 ②种类a.有的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b.有的起载体作用,参与主动运输过程,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有的是酶,起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3)特殊结构——糖被 ①位置细胞膜的外表。②本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③作用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4) 细胞膜的特征①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②功能特征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的区分方法1.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1)原因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2)表现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细胞融合、胞吞、胞吐及载体对相应物质的转运等。(3)影响因素主要受温度影响,适当温度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增强,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 2.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 (1)表现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收,神经细胞对K+的吸收和对Na+的排出,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小肠的吸收等。(2)原因遗传性决定载体种类、数量决定选择性。 3.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流动性是细胞膜结构方面的特性,选择透过性体现了细胞功能方面的特性,主动运输能充分说明选择透过性。(2)联系细胞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相反,如果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细胞可能已经死亡了。2017全国Ⅰ卷,1题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答案】D答题思路【考点】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功能,要求考生熟悉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并能联系具体的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例。细胞膜的功能是系统(细胞)的边界,使细胞具有相对稳定的环境、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细胞间直接联系的相互接触,如卵细胞与精子间及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间的相互识别;通过体液运输的有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各种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或细胞内的受体特异性结合的作用,还有相应的抗体与病原体结合;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传递信息等。【命题意图】本题以实例考查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方式。【命题规律】细胞膜的信息交流是细胞膜的一项重要功能,也是细胞乃至个体的主要功能,与生命活动的调节息息相关,是高考的常考考点。通常以生命活动实例或结合细胞膜信息交流方式类型图形进行考查,在非选择题中也常结合调节进行考查。【答题模板】解答本类题目关键是明确细胞膜信息交流的三种常见方式。图1通过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传递信息;图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如精子和卵细胞)传递信息;图3通过细胞通道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1.【2017年高考江苏卷,22】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B.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答案】BCD2.【2017年高考天津卷,1】下列有关真核生物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翻译的场所B.组成成分中含mRNAC.全部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D.能识别基因的启动子WWW.【答案】A3.【2017年全国Ⅲ卷】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答案】C【解析】A选项,激素作为信息分子通常可以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B选项,光合作用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C选项,癌细胞的存活依赖于不断从周围的组织中吸收营养物质(含大量有机物),所以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而非自养,所以该选项错误。D选项,细胞凋亡是细胞内与凋亡有关基因表达后让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4.【2017年全国Ⅲ卷】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答案】C【解析】A选项,通过转录可以产生mRNA、tRNA、rRNA,但是通过不同DNA片段转录产生的;B选项,由于转录产生不同RNA时的模板是DNA的不同片段,所以两种RNA的合成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干扰;C选项,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DNA,其上的基因也可以进行转录过程,该过程并未在细胞核中进行,所以该选项错误;D选项,转录产生RNA的过程是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因此产生的RNA链可以与模板链互补。5.【河南省豫北重点中学2017届高三4月联考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图1、图2为激素发挥调节作用的两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胰高血糖素的调节方式如图1所示,其受体位于细胞膜上B.表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以及信息交流的功能C.结构d为受体,激素与受体d—结合,激素b即被灭活D.性激素的调节方式如图2所示,其受体位于细胞内部【答案】C【解析】胰高血糖素为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其受体应位于细胞膜上,A正确;激素a不能进入细胞,激素b可以进入细胞并与细胞内受体d结合而传递信息,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及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确;激素与受体d结合并且发挥作用后被灭活,C错误;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易穿过细胞膜,它的调节方式如题中图2所示,D正确。6.【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答案】C7.【2016年高考江苏卷】右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B.载体②具有ATP酶活性C.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载体①逆浓度梯度运输溶质分子,A正确;载体②顺浓度梯度运输溶质分子,不消耗ATP,不具有ATP酶活性,B错误;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前者是主动运输,后者是协助扩散,C正确;协助扩散有载体协助,自由扩散没有,前者快,D正确。8.【2016年高考浙江卷,1】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质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载体在血糖浓度偏低时的转运需要消耗ATPB.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高不断增大C.转运方向不是由该载体决定的D.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葡萄糖的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需要载体蛋白,所以运输方式为易化扩散,易化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因运输需要载体所以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增大不断增大,但因载体数量有限又会达到最大速率,B错误;转运方向是由胞内外的葡萄糖浓度决定,C正确;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和贮存葡萄糖,D错误。9.(2015年全国II卷,1)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空气[17100氮气1710空气328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答案】A10.(2015年全国II卷,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答案】B【解析】抗体、分泌蛋白均为大分子物质,出细胞方式为胞吐;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细胞质中,不是胞吐作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综上分析符合题意的为B选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