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03肥胖的原因及后果一般情况下的肥胖,是由于人多食少运动,从而造成摄入供能物质多,消耗供能物质少,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食物中的脂肪可以储存,而且过多的糖类、蛋白质可转变成脂肪储存在体内,这样就导致肥胖。可以通过加强锻炼和控制饮食来减肥。还有一种是由于遗传或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则应该上医院诊断治疗。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儿童肥胖症已日益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种全球性流行病。从表面上盾,肥胖者虽然不至于很快死亡,但其潜在危害性及并发症所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目前城市人口中前三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及心血管病;而心脑血管疾病大多数是由肥胖所引起的并发症。近年来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表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如北京市1986年7~18岁肥胖症发病率为3.28%,1990年为11.25%。肥胖的原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1.遗传:父母中有一位是肥胖者,其子女肥胖几率为40%至50%;父母皆为肥胖者,其子女肥胖几率为70%至80%。2.饮食习惯:若家长任由孩童吃高脂及高热量食物,而且经常要他们吃光所提供的食物,甚至以奖励方式来鼓励孩子吃东西,容易令孩子变得肥胖。3.心理代偿作用:当儿童心理不安、紧张或受挫折时,会找来甜食、高热量食物,以不断进食来填补心理不安,养成进食过量的习惯。4.服用药物:如抗过敏药物、性激素、类固醇、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肥胖儿的治疗是一个综合过程,它要求从运动、饮食、心理等多方面着手,避免药物减肥。要想预防肥胖症的发生,首先必须让家长和儿童了解肥胖对人体有哪些害处,减肥有哪些益处。同时,要让家长和孩子知道,肥胖治疗是长期、艰苦的,不能半途而废,必须有足够的精神准备。肥胖的危害如果肝功能不好,或磷脂合成减少,脂蛋白的合成受阻,脂肪就不能顺利地从肝脏中运出去,造成脂肪在肝脏中堆积,形成脂肪肝,影响肝细胞的功能,长期发展下去,可能使多数肝细胞死亡,结缔组织增生,最终造成肝硬化。对脂肪肝的有效预防措施是:合理膳食,进行适当的休息和活动,并注意吃一些含卵磷脂较多的食物。肥胖还会引起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考点1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A.数量关系: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B.位置关系: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C.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2)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根据能否在人体内合成,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指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对成人来说,这类氨基酸有8种,包括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对婴儿来说,有9种,多一种组氨酸。非必需氨基酸指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氨基酸。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1)氨基酸水平(2)多肽水平: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4.蛋白质的功能(1)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功能的多样性,如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称为结构蛋白;细胞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起催化作用;血红蛋白起运输作用;胰岛素等蛋白类激素能起信息传递作用;抗体能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2)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1.人和许多动物的血红蛋白由四条肽链组成,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α链(含141个氨基酸残基)和β链(含146个氨基酸残基),以下关于血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红蛋白存在于血浆中,主要作用是为组织细胞运输氧气B.高温使血红蛋白变性后肽键的数量一般不变C.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血红蛋白时水中的氢仅来自羧基D.血红蛋白中至少有4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共有574个肽键【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A项错误;高温使血红蛋白空间结构改变而变性,一般不会使肽键水解,B项正确;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血红蛋白时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C项错误;血红蛋白由四条肽链组成,至少有4个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共有2×(141-1)+2×(145-1)=568个肽键,D项错误。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如图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图示的分析正确的是A.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作用发生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B.①过程的发生所需的模板和运输a的工具都属于RNAC.蛋白质中氮原子数目与肽键数和肽链数之和相等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是细胞多样性的根本原因【参考答案】B1.关于肽键(1)肽键的正确写法是—CO—NH—。(2)脱去的水分子中,H既来自氨基又来自羧基,O来自羧基。2.蛋白质与多肽的区别蛋白质多肽有无空间结构有无多样性原因四个方面只有三个方面,无空间结构差异联系蛋白质可由一条或几条肽链形成区别翻译的直接产物——多肽,不叫蛋白质,必须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再加工后,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才叫蛋白质 3.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多样性4.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相关计算(1)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2)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总数。(3)O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4)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5)H原子数=各氨基酸中H的总数-2×脱去水分子数。(6)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18。(7)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由n个氨基酸分别形成1条肽链或m条肽链形成肽链数形成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数目羧基数目多肽相对分子质量1n-1n-1至少1个至少1个na-18(n-1)mn-mn-m至少m个至少m个na-18(n-m)(8)环状肽中肽键的计算:由n个氨基酸形成一环状肽,则形成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考点2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1.细胞中的糖类(1)细胞中糖类的分类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单糖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二糖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多糖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2)糖类的还原性单糖中的葡萄糖、果糖,二糖中的麦芽糖、乳糖具有还原性;多糖无还原性。2.细胞中的脂质(1)细胞中的脂质脂质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脂质分子主要由C、H、O三种元素构成,有的脂质还含有N、P。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固醇等。(2)脂质的种类、分布及生理功能种类元素组成功能分类分布或功能脂肪C、H、O储能脂质主要分布在动物的皮下、肠系膜、大网膜及内在周围磷脂C、H、O、N、P结构脂质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以及大豆种子等固醇胆固醇C、H、O功能脂质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使细胞膜比较坚实,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代谢3.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1)多糖、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基本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和核苷酸。(2)生物大分子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4.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物质材料试剂操作要点颜色反应还原糖苹果、梨等浅色水果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临时混合,沸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脂肪花生子叶苏丹Ⅲ(Ⅳ)染液切片,高倍镜观察橘黄色(红色)蛋白质牛奶、豆浆或蛋清稀释液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先加A液,再加B液紫色淀粉马铃薯等碘液直接滴加碘液蓝色1.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葡萄糖属于单糖,不可被水解;构成纤维素的单体只有葡萄糖;乳糖属于二糖,水解成单糖后才能被吸收。【名师点睛】糖类的种类和作用:种类分子式分布主要功能单糖不能水解的糖核糖C5H10O5动植物细胞组成核酸的物质脱氧核糖C5H10O4葡萄糖C6H12O6细胞中重要的能源物质双糖水解后能形成两分子单糖的糖蔗糖C12H22O11植物细胞能水解单糖麦芽糖乳糖动物细胞多糖水解后能形成许多单糖分子的糖淀粉(C6H10O5)n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的基本成分糖原动物细胞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2.脂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为C、H、O、N四种B.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胞膜中都含磷脂C.脂肪是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D.与糖类相比,脂肪中H的含量更高【参考答案】D1.糖类物质的分类(1)按糖类的分布分类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糖原、乳糖、半乳糖。植物细胞特有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2)按糖类的功能分类生物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生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淀粉、糖原。参与生物细胞构成的物质: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2.细胞的能源物质(1)细胞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都含有大量的化学能,都可以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产物中都有CO2、H2O。在氧化分解中,三大有机物的C/H的比值不同,需氧量也不同。糖类中氧原子所占比例最高,需氧最少;脂肪中氧原子所占比例最低,需氧最多,产生的能量也最多。含C比例含O比例含H比例耗氧量释放能量产生的水脂肪75%13%12%多多多糖类44%50%6%少少少(2)三大能源物质的供能顺序为:糖类→脂肪→蛋白质,这是由它们的生理功能所决定的。正常情况下,脂肪、蛋白质除正常代谢中产生部分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外,一般不供能,只有在病理状态或衰老状态下才大量氧化供能。①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为生物体提供所需能量的70%以上。②主要的储能物质:脂肪,含能量高。其他储能物质还有动物细胞中的糖原、植物细胞中的淀粉。③直接能源物质:ATP。(3)生物大分子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以肽键相连。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多糖,以糖苷键相连。核苷酸脱水缩合形成核酸,以磷酸二酯键相连。(4)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的注意事项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本实验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含还原糖量较高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织的颜色较浅,或近于白色的,如苹果和梨的果实。苹果或梨组织液要临时制备,因组织液容易被氧化成褐色,将产生的颜色掩盖。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应混合均匀后使用。②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材料最好选择富含脂肪的种子,如花生种子(取其子叶)。先加A液,再加B液,且B液不能过多,防止CuSO4遮盖反应颜色;若A液、B液同时加入会生成Cu(OH)2沉淀,使双缩脲试剂失效。如用蛋清则必须先稀释,防止蛋清粘于试管壁,反应不彻底。③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实验材料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或器官),植物材料常用的是大豆,动物材料常用的是鸡蛋。如用大豆,必须提前浸泡1~2h,这样容易研磨成浆。切片尽可能薄,方便显微镜下观察。染色时间不宜过长。酒精脱色时间不能过长,防止脂肪颗粒溶解成油滴。1.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B.分子式为C63H105O2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的肽键数目是16个C.10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有9个—CO—NH—,称为九肽D.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中的氢【答案】C2.如图所示某条多肽链中有3个甘氨酸(位于第8、20、23位)参与其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多肽至少含有N原子和O原子各30个B.形成此多肽时,参与脱水缩合的氨基酸相对分子总量减少了540C.用特殊水解酶选择性除去3个甘氨酸后,形成的剩余产物中有一个不是多肽D.若组成此多肽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都不变,则它们构成的蛋白质分子相同【答案】C【解析】该多肽为三十肽,含有29个肽键,1个肽键含1个N原子和1个O原子,多肽一端有1个游离的氨基,含1个N原子,另一端有1个游离的羧基,含2个O原子,所以该多肽至少含30个N原子和31个O原子,A错误;3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三十肽失去29个水分子,氨基酸相对分子总量减少29×18=522,B错误;有2个甘氨酸分别位于20和23位,所以除去后可生成一个二肽,C正确;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肽链空间结构不同,可形成不同种类的蛋白质,D错误。3.下列生命活动中,与蛋白质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A.引起肌肉收缩,红细胞运输氧气B.降低血糖浓度C.维持植物细胞的形态D.体现生物性状,调节新陈代谢【答案】C4.对下面与蛋白质有关的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a一定包含C、H、O、N、P等元素B.①表示水解过程C.c可以表示为CO—NHD.d具有多样性【答案】D【解析】b为氨基酸,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H、O、N,不一定含有P。①表示脱水缩合过程。c为肽键,可以表示为—CO—NH—。d的含义是生命活动,具有多样性。5.用碘液、苏丹III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的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试剂/种类碘液苏丹III染液双缩脲试剂甲+++++++乙++++++++丙+++++++A.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B.苏丹III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橘黄色和紫色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D.这三种试剂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答案】A6.下列四个结构式中,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的是A.B.C.D.【答案】D【解析】由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可以知道,每个氨基酸分子中至少有一个氨基(—NH 2)和一个羧基(—COOH)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题中A项只有氨基,没有羧基;B项只有羧基,没有氨基;C项的氨基和羧基不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只有D项能正确表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7.氨基酸一定含有的一组元素是A.C、H、O、NB.C、H、P、SC.P、S、K、CaD.O、N、Cu、Fe【答案】A【解析】氨基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有的氨基酸还含有S。8.如图所示,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切去C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可转变成一分子的胰岛素(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胰岛素分子具有50个肽键,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50分子水B.胰岛素分子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C.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了胰岛素的生物活性丧失D.理论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答案】D9.花生种子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又含有大量脂肪。用花生种子进行有机物鉴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脂肪颗粒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B.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C.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切片中的脂肪颗粒D.蛋白质鉴定过程一定需要水浴加热【答案】D【解析】脂肪颗粒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A项正确;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B项正确;观察花生切片中的脂肪颗粒需要用显微镜,C项正确;蛋白质鉴定过程不需要水浴加热,D项错误。10.如图是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A.A至少含有4种化学元素B.组成人体的B约有20种,其中有8种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氨基酸C.一条多肽链中B的数目比C的数目大1D.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其功能的多样性【答案】D11.下列图中动植物糖类、脂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B. C.D.【答案】A 【解析】动物细胞特有的糖是糖原和乳糖,植物细胞特有的糖是麦芽糖、淀粉、纤维素,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是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A正确;葡萄糖、果糖是单糖,不是二糖,蔗糖也不是还原糖,B错误;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与固醇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C错误;固醇不属于生物大分子,D错误。12.糖类是生物体的重要构成物质和能源物质,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ATP、RNA、质粒和叶绿体中均含有核糖B.所有糖类都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C.在细胞膜上糖类均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D.葡萄糖是构成麦芽糖、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答案】D【解析】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RNA,RNA中含有核糖,ATP中的“A”是核糖与腺嘌呤结合而成的,质粒是小型环状的DNA,DNA中不含有核糖,A项错误;糖类中的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B项错误;在细胞膜上的糖类,有的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有的与脂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脂,C项错误;1分子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纤维素、淀粉和糖原都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因此葡萄糖是构成麦芽糖、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D项正确。13.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脂质的构成元素和糖类完全一样B.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C.胆固醇能转化成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D.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完全氧化分解时所需要的氧气和产生的能量都多【答案】A14.下列有关有机物检测的操作与结果,叙述正确的是①量取2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mL量筒而不用10mL量筒②在还原糖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③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滴加CuSO4溶液④剩余的斐林试剂应立刻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量取2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mL量筒而不用10mL量筒,这样误差最小;在还原糖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液体呈现蓝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滴加CuSO4溶液;斐林试剂应现配现用。15.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B.葡萄糖和麦芽糖均可被水解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答案】A【解析】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糖,A正确;葡萄糖是单糖不能被水解,B错误;构成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C错误;乳糖是二糖,必须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方可被机体吸收,D错误。16.细胞中的能源物质是A.糖类B.DNAC.蛋白质D.RNA【答案】A17.脂质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等。下列对脂质描述错误的是A.磷脂在动物的脑、卵和大豆种子中含量很丰富,是所有细胞都必不可少的成分B.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但在膳食中要限制高胆固醇食物的过量摄入C.人体中有的激素和维生素也是脂质,脂质分子中O的相对含量远远少于糖类D.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多,因而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答案】D【解析】磷脂参与细胞膜组成,所有细胞均含有磷脂,A项正确;胆固醇过多会导致血管疾病,B项正确;脂质分子中O的相对含量远远少于糖类,H的含量多于糖类,C项正确;脂肪是生物体主要的储能物质,D项错误。18.下列哪些糖类物质能分别对应①②③①存在于RNA中而不存在于DNA中的糖类②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上的糖类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A.核糖、淀粉、乳糖B.脱氧核糖、淀粉、乳糖C.核糖、纤维素、糖原D.脱氧核糖、纤维素、糖原【答案】C【解析】①RNA中糖的是核糖,DNA中的糖是脱氧核糖,②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糖类是纤维素,③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糖类是糖原、乳糖等,C正确。19.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单体及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某些元素,X、Y、Z、P代表单体,Ⅰ、Ⅱ、Ⅲ、Ⅳ代表由单体形成的多聚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和B所代表的元素中存在相同的种类,如NB.P在生物体内约有20种,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C.Ⅰ可以代表糖类,也可以代表脂肪D.Y物质中的单糖是脱氧核糖,Ⅳ的多样性由Ⅱ决定【答案】B20.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素为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最终导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1)该化合物中含有________个游离的氨基,________个游离的羧基。(2)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__________种,其中重复出现的R基是__________,请写出氨基酸的 结构通式:__________。(3)该化合物含有__________个肽键。(4)b框所示的R基所构成的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5)该外毒素在环状肽形成过程中失去了__________个水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____。【答案】(1)0 0 (2)5 —CH3 (3)7 (4)163 (5)7 126氨基酸种类不同;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