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一课 第3课时 全民族的抗战(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第一课 第3课时 全民族的抗战(课件+教案+练习)

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全民族的抗战》教案
课题 《全民族的抗战》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九年级上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中国人民的团结抗日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树立爱国意识和培养热爱和平、追求和平的情感。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过程及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的史实
重点 全民族抗战的主要史实
难点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法 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日本局部侵华,民族危机加深(1)九· 一八事变 1931.9.18 攻占沈阳,侵占东北(2)一· 二八事变 1932.1.28 袭击上海 (3)建立伪满洲国 1932.3(4)华北事变 1935 日军入关,威逼平津 通过日本局部侵华,民族危机加深,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阅读课本,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课新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
讲授新课 全民族的抗争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 1937.7.7 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蒋介石 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共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卢沟桥的烽火,揭开了中华全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9月22日,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将在陕甘宁边区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开赴华中抗日前线。阅读书本76页至77页,思考:面对日军的疯狂入侵,有多少种抗日力量奋起抗争?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产党敌后战场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海外华侨支援……请讲述平型关战斗的经过和及其在抗战中的作用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全面抗战路线(1)制订:时间:1937年内容: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2)实施: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3)战果: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敌强我弱;有效地积聚、发展人民群众的 抗日力量       可能性: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广大农村是自然经济,生存能力强;有利的地形,人民的支持百团大战的意义: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海外援助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侨抗日社团和爱国华侨的影响和带动下,世界各地为捐资助战的华侨抗日筹赈运动如火如荼。在抗日战争中,凡是有华侨居住的地方,就有捐资助战的事例。抗战期间,华侨不仅在当地对祖国的抗战进行现金和物质方面的捐助,更为国内的抗日战场送上了一批批优秀儿女。抗战爆发后,海外华侨曾出现过两次大规模回国参战的热潮。总结:全民族的抗战的原因抗战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抗战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参战人员: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共同抗日。爱国华侨积极参与。党派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基础上团结一致。军队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第一,抗战初期,由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战比较努力,是防御阶段的主战场,广大官兵也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 第二,由于敌强我弱以及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造成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沦陷; 第三,正面战场的抗战,迟滞了日军进攻,消耗了日军部分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关键句子,通过同伴合作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全民族的抗争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面对日军的疯狂入侵,有多少种抗日力量奋起抗争?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请讲述平型关战斗的经过和及其在抗战中的作用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 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全面抗战路线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百团大战的意义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海外援助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全民族的抗战的原因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培养学生的获取、解读、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
课堂小结 结合PPT,总结这课主要内容,列个提纲。 结合教师的提点,回顾重要知识点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查漏补缺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第一课 中国抗日战争
第3课时 全民族的抗战
人教新目标版《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
(1)九· 一八事变 1931.9.18 攻占沈阳,侵占东北
(2)一· 二八事变 1932.1.28 袭击上海
(3)建立伪满洲国 1932.3
(4)华北事变 1935 日军入关,威逼平津
日本局部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 1937.7.7 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全民族的抗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蒋介石 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卢沟桥的烽火,揭开了中华全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开始。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
国民革命陆军新编第四军
红军改编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共产党军队改称八路军和新四军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9月22日,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将在陕甘宁边区的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开赴华中抗日前线。
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国共两党 第一 合作 国共两党
第二次合作
时间
目的
标志
领导的运动
1924年1月
1937年9月
打败北洋军阀
抵抗日本的侵略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国共合作宣言》的公布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面对日军的疯狂入侵,有多少种抗日力量奋起抗争?
阅读书本76页至77页,思考:
国民党正面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
少数民族抗日武装
海外华侨支援……
说说你从图中查找到的几次会战,指出重要战役名称。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国民党正面战场
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请讲述平型关战斗的经过和及其在抗战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今日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一辈子有抗日报国的机会。”
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敌斗志。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1)制订:
时间:1937年
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全面抗战路线
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2)实施:
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3)战果: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内容: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敌强我弱;有效地积聚、发展人民群众的 抗日力量       
可能性: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广大农村是自然经济,生存能力强;有利的地形,人民的支持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发动时间 1940年秋
指挥 彭德怀
规模 八路军投入105个团约20万人的兵力
攻击目标 华北的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
百团大战简况表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百团大战形势图
百团大战的意义: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地道战
特点: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墙根下别有洞天!
床板下有跷蹊?!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地雷战
破袭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伏击战
麻雀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项目 领导者 作用 联系
正面战场 国民党
敌后战场 共产党
多次打退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有效地牵制了日军的兵力
在广大群众的支持下,通过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开展游击战,钳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兵力,歼灭了大部分伪军
相互配合,相互依存,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在全民族抗战中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关系如何?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海外援助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侨抗日社团和爱国华侨的影响和带动下,世界各地为捐资助战的华侨抗日筹赈运动如火如荼。在抗日战争中,凡是有华侨居住的地方,就有捐资助战的事例。抗战期间,华侨不仅在当地对祖国的抗战进行现金和物质方面的捐助,更为国内的抗日战场送上了一批批优秀儿女。抗战爆发后,海外华侨曾出现过两次大规模回国参战的热潮。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海外华侨捐赠的救护车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结合所学知识与课文内容,说一说为什么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抗战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
抗战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
参战人员: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共同抗日。爱国华侨积极参与。
总结:全民族的抗战的原因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党派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基础上团结一致。
军队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教学目标
新课讲解
第一,抗战初期,由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战比较努力,是防御阶段的主战场,广大官兵也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
第二,由于敌强我弱以及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造成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国土沦陷;
第三,正面战场的抗战,迟滞了日军进攻,消耗了日军部分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抗日战争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下列关于这场战争进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杨靖宇组织东北抗日游击队 ②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④台儿庄战役 ⑤柳条湖事变。
A. ⑤②①④③ B. ①②⑤④③
C. ⑤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⑤
C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1938年4月9日伦敦路透社电讯:“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天津一南京浦口)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上述报导是对下列哪一战役发表的评论(  )
A. 嫩江桥抗战 B. 黄海大战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C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位于溧阳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原是新四军一支队、江南指挥部的司令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应该是出现在哪个时期 ( )
A. 北伐战争时期
B.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C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中国诗词大会》红遍大江南北,诗词来源于生活。“滕城烈,台庄会战英雄血。英雄血,敌尸逾万,李公英杰。”上述诗句讴歌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伟大战役和英雄人物是(  )
A. 百团大战 彭德怀
B. 淮海战役 陈毅
C. 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
D. 渡江战役 毛泽东
C
教学目标
巩固提升
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②叶挺独立团夺取汀泗桥
③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④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④①③ D. ③①④②
C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抗战史实: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
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 1937.7.7 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全民族的抗战
谢 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全民族的抗战》试卷
一、选择题
1.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曾于1940年9月11日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蒋介石致电嘉奖的这场战役是(  )
A.卢沟桥保卫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一个重要阶段。它的胜利,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段材料评析的是(  )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红军长征 D.五四运动
3.下列展示的战绩表应该是(  )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千米 近3000个
A.百团大战 B.甲午战争 C.嫩江桥抗战 D.台儿庄战役
4.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百团大战作过这样的报道:“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场战役的总指挥是(  )
A.佟麟阁 B.李宗仁 C.彭德怀 D.陈毅
5.如图为电影《血战台儿庄》的宣传海报。你认为剧中的主人公应是(  )
A.张学良 B.杨虎城 C.李宗仁 D.彭德怀
6.为了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我党特制定了政治路线。这一路线制定于(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中共“七大”
7.蒋介石是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中国台湾网2017年2月26日报道,蔡当局以“转型正义”为名,对中正纪念堂“去蒋化”,旺旺中最新民调显示,5成民众不赞成蔡当局把与蒋中正有关展示商品移除;更有高达7成民众认为此举造成社会对立。下列历史事件中没有蒋介石参与的是(  )
A.建立黄埔军校 B.西安事变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8.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百团大战、抗美援朝”这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邓小平 B.贺龙 C.朱德 D.彭德怀
9.以下是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
①抗日战争的胜利 ②飞夺泸定桥 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④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①②③ D.③②④①
10. 日方《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记载:“1940年8月20日夜,(八路军)向我交通线发动奇袭,将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加以炸毁或破坏,因此损失甚大……”日军的这作战记录是对下列哪一战役的总结( )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武汉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1.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战役 D.百团大战
12.下列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中,按因果关系搭配错误的是(  )
A.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完全沦陷
B.日本为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七七事变”
C.为粉碎敌人的“扫荡”和“囚笼”政策--台儿庄战役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3.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掀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其中台儿庄战役的重大意义是( )
A.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B.成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C.取得了抗战以来主动抗击日军规模最大的胜利
D.实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14.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一次重大的胜利。你知道指挥这次战役的是哪位将领吗 ?(  )
A.彭德怀 B.李宗仁 C.张学良 D.佟麟阁
15.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其间,双方虽经多次激烈斗争,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终究没有倒下,其首要因素是( )
A.民主人士的从中斡旋 B.共产党的努力工作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二、材料解析题
16.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它承载着苦难,浓缩着经验,沉淀着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资本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请回答: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1911年的“一道闪电”后“黑暗依旧”的含义是什么 1921年,给中国带来曙光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的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抗战,分别取得哪两个著名战役的胜利 这场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中描述的是解放战争中的什么战役
(4)阅读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7. 团结合作,实现共赢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国民党和共产党是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两个重要角色,国共两党关系有过合作与冲突。某校八年级同学开展“国共两党关系”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读图说史】
图1、图2反映的国共谈判的重要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学以致用】
国共两党“和则百姓福,战则百姓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共合作与分裂知识。将表2补充完整。
表 1924—1949国共关系史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感悟所史】
(3) 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人们该如何抉择,上述史实给我们的什么重要启示?
18.问答题:
材料: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为揭露日军侵华罪行,警醒世人反对战争、珍惜和平,国家档案局从2015年8月11日起在其官方网站连续31天每天发布一集《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选》专题档案。
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什么?
(2)说出日本帝国主义屠杀我国30多万同胞的野蛮侵略行为。并例举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和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著名战役各一例。
(3)说一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全民族的抗战》答案
1.D 2.B 3.A 4.C 5.C 6.D 7.C 8.D 9.D 10.B 11.D 12.C 13.A 14.B 15.D
16. (1)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完成;中共一大的召开(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国民党:台儿庄战役;共产党:百团大战;根本原因是实行全民族抗战。
(3)渡江战役。
(4)得民心者得天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民族团结带来复兴。
17. (1)图一反映的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谈判;图二是重庆谈判。
(2)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看日战争的胜利。
(3)实现民族团结才能维护民族利益,任何党派都应该以民族利益为重。
18. (1)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2)南京大屠杀;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
(3)1、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2、全民族抗战:3、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4、两大战场相互依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