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教案课题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 九年级上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国破家亡的苦难与中国人民绝不屈服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与反抗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 了解日本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掌握“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事件的背景、过程及影响。重点 掌握九一八事变的历史史实及影响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难点 对比蒋介石对日政策的变化,认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原因及其影响。学法 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座“残历碑”纪念的是哪个重大事件吗?碑体上那些千疮百孔的弹痕和无数个骷髅向我们昭示着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通过你们知道这座“残历碑”纪念的是哪个重大事件吗?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阅读课本,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新课新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讲授新课 结合材料说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材料一: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但日本强大之后,又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教材原因1: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材料二:危机重创了美国,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也引发了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政府纷纷寻找摆脱危机的方法。 ——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教材材料三:日本的“田中奏折”中明确: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师用书原因2:日本卷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为转嫁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日本加快对中国侵略掠夺的步伐。材料三:日本的“田中奏折”中明确: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 ——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师用书原因3: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日本为什么把东三省作为侵略中国的开始。东三省:地理上离日本较近,自然资源丰富。对于资源贫乏的日本来说,可以更多更快地掠夺资源,用于战争。也可以此作为南下侵略中国的基地。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效柳条湖村附近的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突然向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发动进攻,9月19日占领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说一说失去东北三省会给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推动东北三省将助长日本侵略中国的嚣张气焰,并使华北失去屏障,加速日本侵华进程。想一想: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有哪些?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A.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剿红军 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B.由于中国落后,日本先进,对战胜日本侵 略者没有信心 1931年10月,许世英代表蒋介石声称“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土十八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同意向日本……让出东北。” ——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C.主动让出东北,以取得日本对国民政府的承认议一议:如果不是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杭政策,日本能否侵占东北 那时,日本在东北的正规军只有2万多人,而在东北的中国正规军人数近17万.中国完全有能力打败日本侵略者。影响:“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背景:民族危机深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全国各阶层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思考: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①民族危机的严重——根本原因;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影响;③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和中共对张学良杨虎城的争取;④张、杨对蒋介石反动政策的不满及围剿红军的失利。 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不赞成。因为杀蒋可能会引起新的内战,削弱抗日力量,阻碍全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则能促成内战的结束,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西安事变后各方的态度国际势力的态度首先是苏联,他在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来回沟通,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其次,在于瑞纳的帮助,他为蒋介石带去宋美龄的信,给以蒋精神动力。再加上英美等国受法西斯的侵略也希望中国能和平解决问题并快点参战。中国共产党主张西安事变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中共考虑到当时局势动荡不安,处死蒋介石,可能导致亲日派掌权,国家陷于群雄割据的局面,日本便有机可乘。如果放了蒋介石,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就有可能接受抗日主张。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 国民党的努力既有张杨二将军与蒋介石相互妥协、达成一致, 国民党主和派面对现实、多方斡旋, 这诸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 结果: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经过多方努力,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随后得到释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如何评价西安事变和张杨二人?西安事变把全国抗日民族运动推向高潮。顺应了抗日形势的发展,成为国民党转变的关键。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张、杨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民族大义为重,体现了他们强烈的民族精神。 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关键句子,通过同伴合作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日本为什么把东三省作为侵略中国的开始。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说一说失去东北三省会给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危害?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 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有哪些?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有哪些?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如果不是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杭政策,日本能否侵占东北 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 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中国共产党主张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和平解决通过阅读课本,小组讨论等方法,理解和平解决意义 培养学生的获取、解读、分析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信息的获取能力课堂小结 结合PPT,总结这课主要内容,列个提纲。 结合教师的提点,回顾重要知识点 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查漏补缺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第一课 中国抗日战争第1课时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人教新目标版《历史与社会》 九年级上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学目标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座“残历碑”纪念的是哪个重大事件吗?碑体上那些千疮百孔的弹痕和无数个骷髅向我们昭示着什么?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材料一: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改变了落后的面貌,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但日本强大之后,又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教材原因1: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渐走上军国主义,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结合材料说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材料二:危机重创了美国,并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也引发了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政府纷纷寻找摆脱危机的方法。——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教材原因2:日本卷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经济遭受沉重打击,为转嫁危机,缓和国内矛盾,日本加快对中国侵略掠夺的步伐。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材料三:日本的“田中奏折”中明确: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欲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师用书原因3: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日本为什么把东三省作为侵略中国的开始。东三省:地理上离日本较近,自然资源丰富。对于资源贫乏的日本来说,可以更多更快地掠夺资源,用于战争。也可以此作为南下侵略中国的基地。教学目标新课讲解教学目标新课讲解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效柳条湖村附近的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突然向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发动进攻,9月19日占领沈阳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策划者:日本关东军“九一八”事变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沈阳柳条湖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东三省沦亡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结果: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说一说失去东北三省会给中国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推动东北三省将助长日本侵略中国的嚣张气焰,并使华北失去屏障,加速日本侵华进程。教学目标新课讲解A.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剿红军“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想一想: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有哪些?教学目标新课讲解B.由于中国落后,日本先进,对战胜日本侵 略者没有信心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教学目标新课讲解1931年10月,许世英代表蒋介石声称“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土十八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同意向日本……让出东北。”——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C.主动让出东北,以取得日本对国民政府的承认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议一议:如果不是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日本能否侵占东北 那时,日本在东北的正规军只有2万多人,而在东北的中国正规军人数近17万.中国完全有能力打败日本侵略者。不能,因为日本太强。能,有能力打败日本侵略者。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影响:“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教学目标新课讲解(1)九一八事变 1931.9.18 攻占沈阳,侵占东北(2)一二八事变 1932.1.28 袭击上海(3)华北事变 1935 日本欲使“华北独立”。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出现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背景:民族危机深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全国各阶层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国共产党:学生:东北人民:国民党爱国官兵:“东北抗日联军”“一二·九运动东北抗日义勇军抵抗、“西安事变”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蔡廷锴蒋光鼐游行示威的学生英雄不能忘却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四、西安事变阅读教材内容,完成:思考: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①民族危机的严重——根本原因;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影响;③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和中共对张学良杨虎城的争取;④张、杨对蒋介石反动政策的不满及围剿红军的失利。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蒋介石被扣押后该如何处置?你认为呢?放蒋?杀蒋?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不赞成。因为杀蒋可能会引起新的内战,削弱抗日力量,阻碍全国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则能促成内战的结束,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国际势力的态度首先是苏联,他在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来回沟通,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其次,在于瑞纳的帮助,他为蒋介石带去宋美龄的信,给以蒋精神动力。再加上英美等国受法西斯的侵略也希望中国能和平解决问题并快点参战。西安事变后各方的态度教学目标新课讲解中国共产党主张西安事变后,中共主张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中共考虑到当时局势动荡不安,处死蒋介石,可能导致亲日派掌权,国家陷于群雄割据的局面,日本便有机可乘。如果放了蒋介石,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就有可能接受抗日主张。为了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并派周恩来等人到西安去调停。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国民党的努力既有张杨二将军与蒋介石相互妥协、达成一致, 国民党主和派面对现实、多方斡旋, 这诸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共同促成了事变的和平解决。教学目标新课讲解结果: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经过多方努力,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随后得到释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教学目标新课讲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国共两党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国共之间进行了十年的内战基本结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意义:教学目标新课讲解如何评价西安事变和张杨二人?西安事变把全国抗日民族运动推向高潮。顺应了抗日形势的发展,成为国民党转变的关键。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张、杨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民族大义为重,体现了他们强烈的民族精神。教学目标巩固提升1931年,驻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铁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制造了( )。A.七七事变B.八一三事变C.一·二八事变D.九一八事变D教学目标巩固提升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侵略军大规模进攻B.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B教学目标巩固提升“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A.一·二八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B教学目标巩固提升西安事变发生后,如果置蒋介石于死地,客观上只会有利于( )。A.中国共产党B.广大人民群众C.中国国民党D.日本帝国主义D教学目标巩固提升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当时扭转时局的关键,其理由不包括( )。A.它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亲日派扩大内战的阴谋B.它标志着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C.它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合作的序幕D.它宣告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破产教学目标课堂小结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九一八事变:1931.9.18 攻占沈阳,侵占东北抗日救亡运动:出现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西安事变: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谢 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试卷一、选择题1.最近,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各地在2017年春季始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精神。“十四年抗战”始于( )A.七七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百团大战www.21-cn-jy.com2.世界性的大萧条急剧地削减了日本与美国、英国与中国的贸易。许多扩张主义分子利用由此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动荡,鼓吹政府东北将可使国家摆脱困境。言论得到了陆军和才发的赞许。由此,日本发动了( )A.甲午中日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2·1·c·n·j·y3.“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被誉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风靡中华大地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造成歌中人流亡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和会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辽沈战役www-2-1-cnjy-com4.如图是位于沈阳的一座历史纪念碑,此碑所纪念的事件( )A.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B.发生后,国民党采取积极抵抗的政策C.是中国14年抗战的起点 D.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出处:21教育名师】5.下列人物属于在日本侵略面前涌现出的英雄人物的是( )①林则徐 ②邓世昌 ③杨靖宇 ④佟麟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1*cnjy*com6.某中学拟举办题为“抗日烽火”的讲座,准备请一位亲自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老教师来主讲,请你根据下面几位教师的出生年代,帮助他们确定主讲人( )A.王老师-1958年 B.张老师-1928年C.李老师-1946年 D.郑老师-1956年【版权所有:21教育】7.与如图英雄人物相关的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是( )A.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B.驾驶致远舰撞击敌舰C.组建东北抗日游击队,抗击日军 D.领导虎门销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8.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寄希望于国际干预B.强调中国军事力量薄弱C.想以牺牲东北为代价换取中国本部的安全D.集中军事力量镇压国内革命21*cnjy*com9.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中国军队最早的抗击日军作战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之后 B.柳条湖事件之后C.卢沟桥事变之后 D.八一三事变之后10.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侵略军大规模进攻 B.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11. 下列是日本发动的侵华事变,其中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事件是( )A.八一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一二八事变12.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不到一百天便占领了相当于日本本土面积2.5倍的中国东北三省,日本官兵死伤仅199名,导致这种战况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闪电战的威力 B.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C.中日力量对比悬殊 D.美国没有给予援助13. 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 )A.歌颂祖国 B.追求理想 C.抨击时弊 D.抗日救亡14. 日军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制造柳条湖事件是( )A.寻找侵略的借口 B.大举入侵中国的开始C.东北人民反日强烈 D.表示正式宣战15. “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七·七事变 C.甲午中日战争 D.九·一八事变二、材料解析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日本曾经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两次中断和干扰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第一次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开始迈向现代化的门槛,日本通过挑衅的战争打断中国现代化的尝试。日本的军事冒险取得了成功,中国丢失了土地,赔尽了国库里的白银(两万万两)……第二次是1927年到1937年这段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日本陆军部深恐中国发展起来重新强盛,于是尽一切机会挑衅中国……——摘自《中国崛起策》根据材料,中国第一次现代化的尝试开始于哪一运动?其口号是什么?(2)1894年日本发动的哪一战争活生生地扼杀了上述运动?为打断中国的第二次现代化,日本再次挑衅中国,先后发动了哪两次事变?【十四年抗战】材料一:2017年春季新学期,语文、历史等教材中的“八年抗战”说法不再出现,新教材关于抗战的提法全部改为“十四年抗战”。目前,中小学相关教材已完成修改,大学教材也在紧急修订中。 21·世纪*教育网 ---《北京青年报》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列举一件史实证明从那时起,中国抗战已经开始。材料二:8年到14年不是改变,而是还原历史原貌。1937年作为历史节点的意义……同样不会被否认。 21·cn·jy·com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李宗远为什么把1937年作为历史节点?(3)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给予中国的创痛中,最能体现日军灭绝人性的是哪一暴行?为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4)中国十四年抗战取得伟大胜利的标志是什么?(5)当前,国家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有何现实意义?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此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21教育网--《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材料二 中国的抗日战争体现出了鲜明特点:抗战期间,中国有4.74亿人口,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战争。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力推动下,曾经内战不休的各派系军队捐弃前嫌、相继出动,投入对日作战;曾经政见对立的各党派,结成抗战同盟。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中,中国是战争时间持续最长的国家。在战胜法西斯的战争中,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与日本法西斯在亚洲大陆较量的主要战场,中国军民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主体力量。苏联、美国等国家先后派出军队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来自2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参加了中国抗战。--摘自《求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材料三 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南方局特别重视争取和团结中间势力,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国民党民主派、地方实力派、著名知识分子等广泛接触,共商国是,使他们了解共产党的主张,并逐步取得他们的信任,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南方局在开展国际统一战线工作方面同样取得很大成绩,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团结抗战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党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简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说东三省的抗战与全国抗战的关系。(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战期间的主要贡献。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试卷答案C 2.B 3.B 4.C 5.B 6.B 7.C 8.D 9.A 10.B 11.B 12.B 13.D 14.A 15.D 17.(1)九一八事变;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答出其中1条即可,多答不加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2)因为这年爆发了七七事变,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3)南京大屠杀;百团大战.(4)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5)是对先烈的缅怀和纪念;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历史普及的意义,让人们认识到整个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答出其中1条即可,多答不加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21cnjy.com18.(1)东三省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鼓舞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2)抗战期间,中国人口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战争;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力推动下,各派系军队投入对日作战;各党派结成抗战同盟;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与日本法西斯在亚洲大陆较量的主要战场,中国军民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主体力量;来自2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参加了中国抗战. 2-1-c-n-j-y(3)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团结抗战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党的影响. 【来源: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教案.doc 第1课时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pptx 第三单元 第一课 第1课时 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同步练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