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2张PPT。3.4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北方有匈奴 战国末年,匈奴逐渐强大起来,并不断南下侵扰北方各国。秦朝时,匈奴形成强大的国家,首领称为单于。 说说秦朝与匈奴的关系?北击匈奴修长城①秦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②秦长城的起止点分别在哪里?③你是如何评价万里长城的修建的?一、秦与匈奴的关系战,和亲武力反击和亲与互市汉弱,匈奴国力强盛,退让和亲(被动和亲)汉国力强盛,军事上打败匈奴汉国力强盛,匈奴分裂 (主动和亲)汉武帝时汉初汉武帝后自学课本58-59页,填写下表二、西汉与匈奴的关系白登之围汉初抵御匈奴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率大军北上抵御匈奴,被困白登山七天七夜。史称白登之围。汉初与匈奴的“和亲”政策单于和亲砖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汉武帝时期,武力反击匈奴匈奴南匈奴北匈奴同汉友好,逐渐南迁仍住在蒙古草原,经常侵扰东汉边境北匈奴战败后,部分西迁,匈奴势力逐渐从蒙古草原消失汉人匈奴汉朝文化、铜器、铁器驴、骡、骆驼;乐器、歌舞、体育活动:摔跤、赛马东汉时:匈奴分裂 西汉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开始接受和学习汉族文化 昭君出塞不是屈辱的纳贡求和,而是平等互利的结合。它带来的不再是掳掠屠杀的血雨腥风,而是和平友好的交流融合和长久的和平。昭君出塞后,双方恢复友好关系,北方近60年没有战乱,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有所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昭 君 出 塞 有 何 意 义 ?汉武帝后,和亲与互市三、汉与西域的关系◆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丝绸之路是世界文化对话之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汉书?张骞传》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26年公元前138年1.西域”指哪里?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3.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重大作用?现新疆地区联系大月氏,一起攻打匈奴。 拓展汉朝统治者的视野,引发汉朝与中亚西亚各国贸易的愿望,促成西汉政府对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经营。 设立: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事务——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西域都护府的设立西域都护府比较地图,说说西汉疆域与秦朝疆域的不同。 两汉时期的疆域经过汉武帝、汉明帝两代的经营,再加上中原地区迅速发展的经济、文化的影响,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秦朝的疆域范围。 ——《中华文明史》四、丝绸之路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凯撒,身着华丽的丝质长袍去看戏。长袍制作之精美令全场观众赞叹不已。后来,穿着用中国丝绸缝制的衣服成为罗马贵族的时尚。猜一猜: 汉代的丝绸织品怎么会出现在古罗马呢?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四、丝绸之路西方东 方马匹、皮毛、瓜果蔬菜、香料、药材、珠宝、音乐、舞蹈、宗教------丝绸、瓷器、漆器、铁器、冶铁技术、蚕种和养蚕技术------丝绸之路友 谊 之 道西域与中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作 用①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②是东西方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观察地图,西汉建立初期在统治上面临哪些问题? 两越地区在秦始皇时,已设置四郡,直隶于朝廷。西汉前期,此四郡脱离朝廷,成为东瓯、闽越、南越三个独立王国。汉武帝时,逐一归附……汉武帝派人经略西南夷,封已投降的少数民族头人为王侯,共七郡,所封王侯各给印绶。 ——《中华文明史》“滇王之印”金印 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出兵征讨云南,滇王拱手降汉,汉武帝在其故地设益州郡,封滇王国国王为"滇王",并赐"滇王之印"。滇王之印用纯金铸成,金印重90克,印面边长2.4厘米见方,通高2厘米;蛇纽,蛇首昂起,蛇身盘血,背有鳞纹。汉武帝赐滇王之印后,对云南实行羁縻统治。 (汉朝封少数民族首领为“王”、“侯”、“长”,又用和亲、朝贡、互市等笼络方法 )五、汉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往来能力培养:比较汉初对匈奴实行的“和亲”政策与汉元帝时实行的“和亲”政策的异同?相同: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两族的和平友好。 形式相同,都是汉朝出嫁公主给匈奴。 作用相同,都使两族的经济文化得到了交流和发展。不同:原因不同,汉初因为力量薄弱,主动提出“和亲”;汉元帝时由于西汉力量强大,匈奴主动提出“和亲”。与匈奴的和、战秦:汉北击匈奴修长城汉初被动和亲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汉武帝以后主动和亲:东汉王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概况:BC138和BC119两次出使西域影响:汉朝与西域的交流日益频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对西域管理: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丝绸之路影响:①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②东西方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