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8届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试题卷I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共30分。每小题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017年开学第一课主题()A、父母教会我B、英雄不朽C、中华骄傲D、先辈的旗帜2、1914年6月,一个偶发事件点燃了一场燃遍全球的战火,这个偶发事件是()A、萨拉热窝事件B、凡尔登战役C、国会纵火案D、德国突袭波兰3、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使劳动者摆脱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4、民国八年,在北京《晨报》中可看到的消息是( )A、北洋政府罢免曹当霖等卖国贼职务B、北伐军进军迅速,连克汀泗桥、贺胜桥C、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蒋介石任校长D、汪精卫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员5、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6、如下图所示,①处所示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B、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C、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D、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创7、某班级准备开展庆祝“七一”活动,如果让你为他们选择主题词,下列最准确的一项是(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B、青春火炬,热血救国C、民主科学,思想解放D、辛亥革命,废除帝制8、1938年春,日军进犯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截断日军补给,日军被歼一万多人,南京失守后的士气为之重振。这次战役是( ) A、淮海战役B、百团大战C、平型关大捷D、台儿庄大捷9、20世纪上半期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以下关于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B、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C、都在战后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D、都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0、近年两会期间,外交部长王毅回应有人将现在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时指出“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来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来作榜样”。1970年二战后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曾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神色凌重的下跪忏悔,表明二战后的德国为日本树立了什么榜样()A、实行非军事化B、奉行和平外交C、深刻反省历史D、奉行殖民扩张11、“这一战,不但是苏德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像希特勒这样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一天起,就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他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毛泽东所说的“这一战”是指()A、AB、BC、CD、D1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材料直接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直接抗击了德日意法西斯国家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重大牺牲 ④得到爱好和平与正义国家和人民的支持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13、揭示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存在因果联系的是( )①八国联军侵华-----戊戌变法②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运动③不抵抗政策------南京沦陷④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A、②③B、①④C、①②D、②④14、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下列二战中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德国突袭波兰②德军占领法国③德军进攻苏联④日本突袭珍珠港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15、口号代表着时代的要求,下列口号按出现的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③打倒列强,铲除军阀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⑤自强求富、变法图强A、⑤②③①④B、⑤①②③④C、②⑤①③④D、⑤②①③④试题卷II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6、2016年11月12日,海峡两岸举办了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辛亥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辛亥:摇晃的中国》材料二:“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孙中山《国事遗嘱》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之一,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在1941年时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为怪,因为他们体会不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1)材料一中的意外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把中国扳到了哪一个轨道上?(2分)(2)结合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这句话的正确性。(3分)(3)根据材料三,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辛亥革命。(2分)(4)请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孙中山为国民革命所作的贡献。(3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0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历经无数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在材料一中提及的1919年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它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哪一时期?(2分)材料一中的“109年沧桑巨变”其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写出其中两位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赴后继”而牺牲的民族英雄。(4分)材料二:(3)结合材料二,分析国民政府的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基于国民政府的表现,为什么近日教育部发文仍将1931年作为“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年份?(4分)18、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活动一:看图说史活动二:读文析史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占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活动三:史论结合史实结论1927年,毛泽东率部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①②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1)上述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并说说③事件的重要意义。(3分)(2)该通电的直接背景是什么 概括该通电的核心主张,分析该主张实施的历史意义。(3分)(3)根据表格要求填写相应的史实或结论。(2分)(4)综合本次主题研究活动,你从中得到哪些什么启示?(2分)19、读以下诗篇,回答问题:八一军旗迎风展,起义声浪震天地。①突破五次大围剿,八万红军出江西。②冲开四道封锁线,二六军团威名传。毛主席率兵离湘西,突袭贵州黎平县。乌江强渡寇心惊,红旗招展遵义城。③迎来领袖毛主席,振奋人民子弟兵。④(1)请写出①句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几影响。(3分)(2)请写出句②中“八万红军出江西。”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并说说导致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以及该事件胜利结束的标志。(3分)(3)2016年是该事件胜利结束80周年,为此,党和政府隆重举行纪念活动,有何现实意义?(2分)(4)请结合史实对诗句③④进行分析。(2分)2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懦弱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摘自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材料二: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二战最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临。“美英盟军抢滩登陆”、苏联军队抢先占领柏林;面对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决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规模的反攻……材料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项目名称参战国(个)卷入人口(亿)参战人员(亿)伤亡人员(亿)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30多150.70.33000第二次世界大战60多201.10.940000(1)材料一中,为什么罗斯福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二战前夕,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了什么政策?后来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1942年1月反法西斯国家有什么重大举措? (3分)(2)材料二中“美英盟军抢滩登陆”的事件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2分)(3材料二中“苏联对日宣战”是在哪一次国际会议上作出的决定?从材料二中体现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4)除材料中涉及的问题外,请再举一例威胁人类安全的重大问题。(1分) (5)运用数据分析和图表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从材料三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对此你有何感想? (2分)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社政学科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共30分。每小题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3456789101112131415CADAADADBCDDDA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6(1)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道路。(2)1945年9月,中国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在反侵略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战获胜的根本原因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也是抗战获胜的重要原因。(3)评价:辛亥革命是刚刚迈入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4)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等17(1)“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2)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佟麟阁、杨靖宇、张自忠等(3)从不抵抗转为全面抗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虽然国民党采取不抵抗政策,可是东北人民、国民党爱国人士、共产党等进行了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8、(1)顺序:④③①②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2)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实行全民族抗战,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为抗战胜利奠定基础。(3)①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②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的革命建设道路19、(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长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3)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鼓舞我们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铭记历史,珍惜当下的和平年代等(言之有理即可)(4)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肯定毛泽东军事上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危急时刻挽救了党、红军及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0、(1)日本偷袭珍珠港;绥靖政策;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2)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法西斯德国陷入盟军的两面夹击之中。(3)雅尔塔会议,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作战。(4)霸权主义或恐怖主义等。(5)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我们要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