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一单元一、二课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7年 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一单元一、二课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一单元一、二课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共40分)
1.根据迄今发现的史料,世界上最早以成文法典形式来加强对平民和奴隶进行统治的国家是(
)。
A.中国的夏朝
B.古代埃及
C.古代巴比伦王国
D.古代印度
2.学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把“亚非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确定为小组研究的课题,下列选项不属于本课题研究对象的是(

A.古代希腊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巴比伦王国
3.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下列为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基础的是(

A.
B.
C.
D.
4.印度电影《阿育王》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国。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5.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等级,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有资格从事上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古代印度的四个等级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6.小明同学考试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A.道家
B.法家
C.儒家
D.墨家
7.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司母戌鼎、甲骨文等文物,我们可以了解我国哪一时期的历史(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8.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征战激烈,加剧分裂趋势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周王室中兴,推广分封制
9.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主要是当时(

A.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B.秦王发起统一中国的战争
C.诞生了孔子等精英人物
D.出现了稷下学宫等学术交流中心
10.“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反映了西周的(

A.礼乐制度
B.分封制度
C.宗法制度
D.等级制度
11.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12.为了方便记忆,小明画了下面这张关系示意图,此图反映的内容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1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其中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4.
中国商朝的青铜制作技术非常精湛。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最大的青铜器就诞生在商朝。它是(

15.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开始于(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春秋
16.西周统治阶级以那些制度为工具,巩固其统治(

①分封制
②县制
③古代礼乐制度
④.世袭制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7.下列关于老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期鲁国人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而且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D.其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中
18.
《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允许工商业者入仕为官
B.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19.香港某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提道:“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材料中的“诸侯”产生于(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奴隶制
20.下面关于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咸阳的李某发迹的故事,你认为不可能的是(

A.他在一次战斗中杀敌有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他用多余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
C.他辛勤耕种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他的徭役
D.后来他卖掉了所有的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一中④处所示古文明发祥于哪些大河?(2分)
(2)图一中②处出现的文明古国名称是什么?(2分)
(3)图二文明古迹出现在图一①、②、③、④所示的哪一地方?(2分)曾经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的文明古国又地处①、②、③、④中的哪个地方?(2分)
(4)综合四大文明古国形成的自然条件,其中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至少一个)(2分)
22.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1分)
(1)三幅图反映的内容分别产生于哪个文明古国?(3分)
(2)请描述图一、图二两部法典的历史地位。(4分)
(3)图三从侧面体现了当时该国实行的是怎样的政治制度?请你谈谈对这种制度的看法。(4分)
23.将左边的历史人物和右边的历史事物连线。(10分)
墨子
法家学派
“视人如已,互助友爱“
韩非子
墨家学派
“以“德”
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老子
儒家学派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
兵家学派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孔子
道家学派
“法与时移”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有一位21世纪的学生穿越时空回到古代,这里正在进行最杰出人物的评选。下面的几段选词:
A、我是太阳神之子,在我手里建成了最大的金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字塔……
B、我是著名的治水英雄,各部落首领都向我朝贡……
C、我统一了两河流域,还制订了最古老的成文法典……
这位学生听了一知半解,亲爱的同学,你能帮他吗?
(1)A是哪国国王?该国国王被称为什么?最大的金字塔是谁的陵墓?(3分)
(2)B是谁?他的儿子破坏了民主推举首领的制度,而用一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代之,以巩固王权,你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制度吗?(3分)
(3)C
是谁?统一后定都在哪里?你知道他在位时制定的法典代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
(3分)
25.(10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力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 商君列传》
(1)卫鞅的观点属于哪家的学说?他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2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的哪些内容?(3分)
(3)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曾将上述材料中的主人公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请从这次变法产生影响的角度看,说说梁启超做出这样评价的理由。(2分)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直接推动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变的措施是哪一条?(2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成为千古流传的名言,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我们最需要体现名言的哪种精神?(1分)
26.(10分)【追寻中华早期文明】
材料一:春秋形势图:
材料二:A诸侯国现在所在省会城市有一个泉城广场的文化长廊中有12尊该省历史名人雕像,其中有四人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们是孔丘、孙武、墨翟、孟轲。
材料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1)请你写出材料一中A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的名称。(1分)
(2)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思想家孟轲提出“春秋无义战”,战国时期的其他学派思想家中,与战争有关的论著和主张分别有哪些?(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体现了孔子的哪些思想观点?(2分)有人说:“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儒家。”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
(4)材料二中四位思想家所生活的时期,人们的思想解放,在众多领域提出了各种思想理论,后人称之为什么?它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中有何影响
(3分)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一单元一、二课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B
B
A
B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D
D
A
A
B
B
D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
(共10分)(1)黄河、长江。(2分)(2)古巴比伦。(2分)
(3)①;(2分)
③。(2分)(4)都发祥于亚洲或非洲的大河流域。(2分)
22.
(共11分)(1)图一:古罗马
图二:古巴比伦
图三:古希腊(雅典)(各1分,共3分)
(2)图一:《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渊源,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2分)
图二:《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2分)
(3)民主制度。(2分)
从积极的方面看,它具有专制统治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从消极的方面看,这一民主制度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邦人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2分)
23.将左边的历史人物和右边的历史事物连线。(10分)
墨子
法家学派
“视人如已,互助友爱“
韩非子
墨家学派
“以“德”
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老子
儒家学派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
兵家学派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孔子
道家学派
“法与时移”
24.(1)埃及;法老;胡夫
(2)大禹;以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汉谟拉比;
巴比伦;奴隶主阶级
25.(1)法家(1分)
新兴地主阶级(1分)
(2)商鞅变法(1分)
奖励军功(1分)
奖励农耕(1分)
(3)秦国从此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2分)
(4)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分)
创新(1分)言之有理即可
26.(1)齐国(1分)
(2)论著:《孙膑兵法》或《墨子》。(1分)
主张:非攻。(1分)
(3)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2分)
赞同,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2分)
(4)百家争鸣。(1分)诸子百家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1分)或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1分)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一二课练习(答题卷)
语文答题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0][1][2][3][4][5][6][7][8][9]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和测试号填写清楚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缺考(考生禁填)
[
]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用2B铅笔填涂右面的缺考标记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
A
]
[
B
]
[
C
]
[
D
]2
[
A
]
[
B
]
[
C
]
[
D
]3
[
A
]
[
B
]
[
C
]
[
D
]4
[
A
]
[
B
]
[
C
]
[
D
]5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7
[
A
]
[
B
]
[
C
]
[
D
]8
[
A
]
[
B
]
[
C
]
[
D
]9
[
A
]
[
B
]
[
C
]
[
D
]10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12
[
A
]
[
B
]
[
C
]
[
D
]13
[
A
]
[
B
]
[
C
]
[
D
]14
[
A
]
[
B
]
[
C
]
[
D
]15
[
A
]
[
B
]
[
C
]
[
D
]
16
[
A
]
[
B
]
[
C
]
[
D
]17
[
A
]
[
B
]
[
C
]
[
D
]18
[
A
]
[
B
]
[
C
]
[
D
]19
[
A
]
[
B
]
[
C
]
[
D
]20
[
A
]
[
B
]
[
C
]
[
D
]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总分60分)
21.(10分)
(1)(2分)
(2)(2分)
(3)(4分)
(4)(2分)
22.(11分)
(1)(3分)
(2)(4分)
(2)(4分)
23.(10分)墨子
法家学派
“视人如已,互助友爱“
韩非子
墨家学派
“以“德”
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老子
儒家学派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
兵家学派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孔子
道家学派
“法与时移”
24.(9分)
(1)(3分)
(2)(3分)
(3)(3分)
25.(10分)
(1)(2分)
(2)(3分)
(3)(2分)
(4)(3分)
26.(10分)
(1)(1分)
(2)(2分)
(3)(4分)
(4)(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