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新文化运动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1新文化运动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5张PPT。1.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2. 罗斯福总统的新政核心内容是( )
3. 面对严重的失业问题,罗斯福政府采取( )的办法,如位于美国东南部的( )水利工程。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探索三个阶段学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学器物学制度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洋务运动(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背景:1.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欢迎。2.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极力推行尊孔复古政策。二、新文化运动4.代表人物: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 适(蔡元培)
1915 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兴起标志 :2.口 号: 3.主要阵地:《新青年》 6.内容: 四提倡、四反对“民主” “科学” (德先生、赛先生)
5.活动中心:北京大学7.性质: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资反封)8.影响:9.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全面否定或肯定10.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背景: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 (赛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胡适像《文学改良刍议》 1917 年
明确提出要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狂人日记》1918年
把反封建的内容同白话文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孔乙己 》
《 阿Q正传》
《药 》
《祝福》等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宣传民主和科学)有什么意义?白话文易慬,能为广大人民接受,便于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新世纪的曙光
1、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李大钊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北大为什么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积极影响:局 限 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让军阀混战的中国响起了思想启蒙的声音。
5.怎样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使人们的思想,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获得极大解放, 从而更广泛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五四运动爆发做了思想准备;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