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一次测试卷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亲爱的考生: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2.答题前,请认真看清答题纸,按规定地方答题。祝你成功!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小明要随爸爸去埃及旅游,他可以看到的景观是A.清真寺B.金字塔C.圣索菲亚大教堂D.赵州桥2.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的时间和人物分别是A.公元18世纪、汉谟拉比B.公元前18世纪、美尼斯C.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D.公元前3000年、美尼斯3.在一部反映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中,符合印度种姓制度的史实是A.刹帝利命令婆罗门率兵出征B.婆罗门在主持祭祀活动C.吠舍在法庭上审判犯人 D.首陀罗在自家的农田里劳动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及其建立者分别是 A.西周纣B.夏朝启C.商朝汤D.夏朝禹5.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司母戊鼎、甲骨文等文物,我们可以了解我国哪一时期的历史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汉6.西周统治阶级以()制度为工具,巩固其统治。①分封制②礼乐制③禅让制④郡县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7.“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A.宋襄公B.齐桓公C.晋文公D.秦穆公8.《论语 乡党篇》记载,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马夫属于“圉”,为最下等级的人。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C.孔子“仁”的主张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9.元首”一词最早用于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则历史上第一位“元首”应该是A.伯利克里B.凯撒 C.屋大维 D.查理曼10.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古代希腊,你可能做到的事情是柏拉图在街上辨认②到剧场看戏③和凯撒大帝讨论国家大事④欣赏奥林匹亚运动会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1.参与实践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下列行为中不属于社会实践行为的是()A.衣来伸手饭来张口B.参与学校劳动C.植树节全家一起去植树D.上敬老院慰问老人12.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 http: / / www.21cnjy.com"\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化的过程,社会化要求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作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学习社会知识②了解社会③认识社会④离开社会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3.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社会发展,或者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这说明()我们在与社会交往,认识社会我们已经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管理亲社会应该亲力亲为,不应该只是关心只是一部分人这样做,更多的是不作为14.十一放假期间我参加学校组织的上敬老院( http: / / www.21cnjy.com"\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看望老人活动;在假期我与同学一起捡拾垃圾;我还与父母一起出去旅游;写完作业我就和奶奶一起外出散步。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B.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C.在社会实践中成长自己D.作业写完,无所事事,就找点事做15.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既有利又有弊。因此青少年在使用网络时应该()A.浏览全部信息B.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C.邀请家长时刻监督自己,预防网瘾D.拒绝一切信息16..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做有益的事情。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网络献爱心B.网上旅游C.沉迷网络游戏D.利用网络査询信息17.当前,临海市正在开展“创建全( http: / / www.21cnjy.com"\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创建国家5A城市”的活动。中学生要学会关心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要成为一名好市民,就要把自己融入社会,亲近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做到()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②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热心帮助他人 ④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8.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 http: / / www.21cnjy.com"\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年之际,广西大学大二女学生刘欣然用当下流行的网络直播方式重走长征路,追寻红色足迹。最近,这则新闻在中央台《新闻联播》播出后,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积极关心社会变化,参与社会实践B.家事国事天下事,要事事关心C.刘欣然的直播行为是为提高网络人气,博取名气D.刘欣然具有社会责任感,有利于自身健康发展19.八年级同学小青通过网络认识了许多天南地北的网友,( http: / / www.21cnjy.com"\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有大学生、初中同学和老师。学习之余,上网聊聊天,遇到问题,在网络上向同学、老师请教,非常方便、快捷。这说明了()A.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B.网络交往有利无弊C.网络交往改变了我们的人生价值D.互联网实现了海量知识的共享20.网络是把双刃剑。下列属于正确使用网络的是()A.上网看新闻,查资料B.在网络上从来不说真话C.利用网络抄袭答案,完成作业D.利用网络滥交朋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60分)21.请将下列古代文明的名称与发祥地和诞生时间的顺序对应起来(10分)古代文明发祥地诞生时间①古代希腊A印度河流域a约公元前3500年②古代中国B尼罗河流域b约公元前2070年③古代埃及C长江、黄河流域c约公元前2500年④古代巴比伦D爱琴海d约公元前8世纪⑤古代印度E两河流域⑥古代罗马F意大利半岛例⑥Fd①②③④⑤、22.(共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享有特权)。——《史记 商君列传》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战国策 秦策一》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司马迁在《史记》材料四:右图是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的一座古墓中发掘出来的“牛尊”。从牛尊来看,牛鼻穿有鼻环。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次变法?该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哪家思想 (2分)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该变法的具体措施。(4分)这次变法的成功其根本原因是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趋势。请问材料四反映了我国哪一项生产技术的改进?这项生产技术大致出现在什么时候?它的出现使当时社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23、(共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如下图AB材料二:法典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就不用任何赔偿。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惩罚;被人打掉牙齿,就要敲掉对方的牙齿。材料三:材料四:造物神梵天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材料一A和B是历史上最早的法治与民主政治的代表,它们分别出自于哪个国家?(2分)材料二是A国哪部法典规定的内容?这一内容体现了该法典的什么特点?(2分)材料三是B国的一项民主制度,请说说该制度的名称和目的分别是什么?(2分)材料四是哪个国家的制度?这一制度名称是什么?颁布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分)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1分)24.2017年多校组织开展“保护( http: / / www.21cnjy.com"\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环境、爱护家园”巾帼志愿服务活动。5月初,结合“五一劳动节”,组织中小学生,到新城区前草坪捡拾垃圾。通过开展此项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文明素养,更能够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新风。(1)处于走向社会关键时期的我们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3分)(2)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哪些益处?(3分)亲社会行为在什么中养成?(2分)为此,我们应怎么做?(2分)25.大学生小李是玩电脑的高手,一次,为( http: / / www.21cnjy.com"\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了验证自己的技术实力,他破译了某证券公司的保护程序密码,并修改了网络主页上的数据,在短短的一小时使证券交易公司损失了几百万元,并造成证券交易公司的一度混乱。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迅速侦破了此案,小李最终受到了法律严厉的制裁。(1)小李的这种行为为什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4分)据你的了解,在网上,还有哪些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4分)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26.某校八年级(2)班有些同学沉湎于( http: / / www.21cnjy.com"\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游戏机房或网吧,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存在怕动脑筋,抄袭作业的现象。为了帮助这些同学,班委会决定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请确定班会的主题。(1分)(2)请谈谈沉迷于网络有哪些危害?(3分)(3)青少年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6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B2.C3.B4.D5.B6.A7.B8.C9.C10.D11.A12.D13.A14.D15.B16.C 17.D18.C19.A20.A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请将下列古代文明的名称与发祥地和诞生时间对应起①D、d②C、b③B、a④E、a⑤A、c22(共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商鞅变法法家(2)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3)牛耕技术春秋时期产生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23(共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A古巴比伦B古希腊(2)汉莫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2分)(3)陶片放逐法为了防止某些人权力过大而破坏民主制度(2分)(4)古印度种姓制度保护奴隶制贵族的特权和地位(3分)(5)都是奴隶主政权颁布的,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1分)24(1)青少年处在走向社会的关键期,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 http: / / www.21cnjy.com"\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 http: / / www.21cnjy.com"\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25(1)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小( http: / / www.21cnjy.com"\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李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社会安定,妨碍了他人的正常生活,损害了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因此,会受到法律的制裁。(2)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侮辱他人人格,进行诈骗活动;泄露国家秘密;制造、传播病毒,利用网络破坏公共设施;等等。(3)网络无限,自由有界。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26(1)合理利用网络,健康成长;珍惜青春,远离网络陷阱。(符合题意即可)(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 http: / / www.21cnjy.com"\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3)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的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③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法统练一(答题卷)语文答题卷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和测试号填写清楚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缺考(考生禁填)[]缺考考生,由监考员用2B铅笔填涂右面的缺考标记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11[A][B][C][D]12[A][B][C][D]13[A][B][C][D]14[A][B][C][D]15[A][B][C][D]16[A][B][C][D]17[A][B][C][D]18[A][B][C][D]19[A][B][C][D]20[A][B][C][D]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总分60分)21.(10分)(1)(2分)(2)(2分)(3)(2分)(4)(2分)(5)(2分)22.(10分)(1)(2分)(2)(4分)(3)(4分)23.(10分)(1)(2分)(2)(2分)(3)(2分)(4)(3分)(5)(1分)(10分)(1)(3分)(2)(3分)(3)(4分)(10分)(1)(4分)(2)(4分)(3)(2分)(10分)(1)(1分)(3分)(3)(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社法.doc 答案.doc 答题卷1.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