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广东省要求各地各部门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湖北省结合纪念建党90周年开展了“红歌传唱,童心颂党”等活动。两省的做法共同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培育“四有”公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B.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C.发展大众文化,丰富人民文化生活
D.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A【解析】两省的做法共同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培育“四有”公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A符合题意。
1.全面理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是什么
①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②大力发展科学事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③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为什么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②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怎么样
(1)从国家角度①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②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③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④根本途径: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进行文化创新。调动亿万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从个人角度当代中国青年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原因:①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根本途径,离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就谈不上文化创新和精神文明建设。
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只有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如此才能明确文化建设的方向,明确自身的地位、性质和功能,才能更好地汲取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有利于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全面兴盛。否则,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城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们需要
①积极借鉴外来文化
②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根本任务
③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④杜绝外来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近几年来,各地农村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移风易俗,破除封建迷信活动,破除农村陈规陋习,倡导计划生育新风,倡导简约和谐的绿色消费观,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提倡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奢侈浪费、大操大办,形成了文明向上的良好风气。这表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
①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②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③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群众共建共享
④以加强科学文化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近年来,某市建设了多座“漂流书亭”,投放几万册图书,用“带一本书来,换一本书走”的方式,让该市“满城书香”。这一举措旨在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我国文化市场
B.展示多样民族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C.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转变文化消费方式
D.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4.“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挥更大威力。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是
①福建开展生态治水,计划5年建成万里安全生态水系统
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
③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完全免费向社会开放服务
④开展全城寻找“最美家庭”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1.B
【解析】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就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科学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②③符合题意。应积极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和有益成果,①说法不准确;④是封闭主义的表现,排除。故选B。4.D
【解析】福建开展生态治水,计划
5年建成万里安全生态水系统属于经济建设,①不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不是文化产业,②混淆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别,不选;③④的做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应选;故选D。
。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