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3讲 特殊三角形(学生版)A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02-03讲 特殊三角形(学生版)A4

资源简介

依米书院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直角三角形
一.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为).
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定理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推论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推论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
题模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例1.1.1如图,中,,,平分,则的度数为(

A.
B.
C.
D.
例1.1.2如图,在中,,,为上一点,过作,垂足为,连接,若,则的长为________.
例1.1.3已知: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是边上的中线.
(1);
(2)若,求证:.
题模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例1.2.1已知:如图所示,在中,,,.
求证:是等腰三角形.
随练1.1如图,在中,,,分别过点,作过点的直线的垂线,,若,,则______.
随练1.2如图,是的平分线上的一点,,垂足为,交于点,若,,则_______.
随练1.3如图:,,过点,于,于,.求证:.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条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和腰的夹角叫做底角.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两条腰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证明:是等腰三角形,,作底边的高,
由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高是的对称轴可知,
对称轴左右两边的三角形完全相等,即,得,.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及其逆定理:一个三角形如果一条边上的中线,高线以及这条边所对角的平分线有两条互相重合,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着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补充:1.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题模一:等边对等角
例2.1.1如图,在中,,为斜边上的两个点,且,,则的大小为____________.
例2.1.2如图所示,已知O是四边形ABCD内一点,OB=OC=OD,∠BCD=∠BAD=75°,则∠ADO+∠ABO=____度.
题模二:等角对等边
例2.2.1已知:如图,平分,.求证:是等腰三角形.
例2.2.2如图,在中,,、分别是和的角平分线,且,,则的周长是_______
题模三:三线合一
例2.3.1如图,△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且,则的度数为(

A.
B.
C.
D.
题模四: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知二推一
例2.4.1如图,在梯形ABCD中,AB∥DC,∠ADC的平分线与∠BCD的平分线的交点E恰在AB上.若AD=7cm,BC=8cm,则AB的长度是____cm.
题模五:等腰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综合
随练2.1如图,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BD平分∠ABC,∠A=36°,则∠1的度数为(  )
A.36°
B.60°
C.72°
D.108°
随练2.2如图,在△ABC中,,,AD平分,于G,交AB、AC及BC的延长线于E、M、F,则______________.
随练2.3如图,在△ADC中,AD,BE分别为边BC,AC上的高,D,E为垂足,M为AB的中点,N为DE的中点,求证:
(1)△MDE是等腰三角形;
(2)MN⊥DE.
等边三角形
一.等边三角形的概念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三.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判定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判定2:有一个角是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四.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证明:,,延长至使,则有垂直平分,所以,因为,所以是等边三角形,所以,即.
五.等边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综合
等边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综合问题主要分两种类型:
一是以等边三角形为载体来考察全等三角形的综合问题;
二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证明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不管是哪种类型都要注意60°角和边的等量关系的应用,尤其是后面学习旋转之后,会出现一些比较难的等边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结合的问题.
题模一: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例3.1.1如图,等边△ABC的周长是9,D是AC边上的中点,E在BC的延长线上.若DE=DB,则CE的长为____.
例3.1.2在等边△ABC中,D是边AC上一点,连接BD,将△BCD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AE,连接ED,若BC=5,BD=4.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E∥BC
B.∠ADE=∠BDC
C.△BDE是等边三角形
D.△ADE的周长是9
题模二:等边的判定
例3.2.1如图所示,AD是的中线,,,把沿直线AD折叠后,点C落在位置,则的长为________.
例3.2.2已知:如图,点为线段上一点,,都是等边三角形,交于点,交于点.
(1)求证:;
(2)求证:为等边三角形.
题模三:30°的角直角三角形等于斜边的一边
例3.3.1如图,已知中,,,,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为(

A.
B.
C.
D.
例3.3.2如图,,OP平分,于D,交OA于C.若,则__________,
__________.
题模四:等边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综合
例3.4.1如图,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且.以为顶点作一个角,使其两边分别交于点,交于点,连接,则的周长为____
例3.4.2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8,P是BC边上一点,连接AP,若AP=7,则BP的长为__________.
随练3.1如图,点P是∠AOB内任意一点,OP=5cm,点M和点N分别是射线OA和射线OB上的动点,△PMN周长的最小值是5cm,则∠AOB的度数是(

A.25°
B.30°
C.35°
D.40°
随练3.2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平分∠ABC,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CE=1,∠E=30°,则BC=___________.
随练3.3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边上,且AE=CD,AD与BE相交于点F.
(1)求证:△ABE≌△CAD;
(2)求∠BFD的度数.
勾股定理的应用
一.求线段长
常用的方法有:
1.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求另外一条;
2.通过设未知数,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解方程;
3.通过特殊三角形的比例关系来计算(仅限于选择、填空题中的快速计算);
如图1,;如图2,
4.面积法:当所求的线段为三角形的高时,利用面积相等可求得对应高的长度;
如上图,,.
5.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通过全等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来求线段长;
6.做辅助线: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添加适当的辅助线,如垂直等进而解三角形.
二.勾股定理与最短距离
在立体图形中,往往会涉及到求某两点之间的最短路程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画出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然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勾股定理”求出最短距离.
三.两点间距离公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意给定两点,.过点A、B分别向坐标轴作垂线,则,,由勾股定理可得,.(初中阶段解答题中不能直接应用,如果需要,应提前说明“由勾股定理得”)
题模一:求线段长
例4.1.1在Rt△ABC中,∠C=90°,AC=9,BC=12,则点C到AB的距离是(  )
A.
B.
C.
D.
例4.1.2如图.在Rt△ABC中,∠A=30°,DE垂直平分斜边AC,交AB于D,E是垂足,连接CD,若BD=1,则AC的长是(  )
A.2
B.2
C.4
D.4
例4.1.3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cm,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则CD等于(

A.2cm
B.3cm
C.4cm
D.5cm
题模二:最短路径问题
例4.2.1如图,点A的正方体左侧面的中心,点B是正方体的一个顶点,正方体的棱长为2,一蚂蚁从点沿其表面爬到点的最短路程是(

A.3
B.
C.
D.4
随练4.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6cm,8cm,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  cm.
随练4.2在Rt△ABC中,∠ACB=90,∠BAC=30°,BC=2,以斜边AB为一边,作等边△ABD,则线段CD的长为__________.
随练4.3如图所示,在Rt△ABC中,∠A=90°,BD平分∠ABC,交AC于点D,且AB=4,BD=5,则点D到BC的距离是(  )
A.3
B.4
C.5
D.6
随练4.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B(,0),点C在坐标轴上,且AC+BC=6,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C的坐标____.
作业1如图,,于,于,且,点从向运动,每分钟走,点从向运动,每分钟走,、两点同时出发,运动_______分钟后与全等.
作业2已知:如图,在中,,垂足为点,,垂足为点,为边边的中点,连接、、.
(1)求证:为等腰三角形;
(2)若,求的度数.
作业3如图,将△ABC放在正方形网格图中(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B,C恰好在网格图中的格点上,那么△ABC中BC的高是(

A.
B.
C.
D.
作业4如图,D为外一点,,BD平分的一个外角,,若,,则BD的长为(

A.1
B.1.5
C.2
D.3
作业5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
A.13
B.26
C.47
D.94
作业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120°,∠C=60°,AB=2,AD=DC=4,则BC边的长为      .
作业7如图,长方体的高cm,一只小蚂蚁从A点爬到BC上某一点P,再爬到D点去吃糖,如果小蚂蚁走的最短路程是13cm,则____cm
作业8如图,已知:△ABC中,,D是BC上一点,且,,求∠BAC的度数.
作业9如图,在等边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BE与AD相交于点P,于点Q.
(1)求证:;
(2)请问PQ与BP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
知识精讲
题模精讲
随堂练习
知识精讲
题模精讲
A
B
C
D
E
随堂练习
M
知识精讲
题模精讲
A
C
D
B
随堂练习
知识精讲
题模精讲
随堂练习
自我总结
课后作业
A
B
C
D
A
B
P
E
Q
D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